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40.读“人类与环境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人口子系统通过 与社会-经济子系统发生关系。
(2)社会-经济子系统通过提供 与人口子系统发生联系。
(3)环境要素如 、 、 、 等变化可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反过来,生态系统的变化对环境要素也会产生影响。
(4)人类活动从环境系统中获取 和 ,通过生产、消费又向 排放废弃物;而各环境要素的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 系统。
(5)图中“状态”指由于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压力”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响应”显示社会为减轻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所采取的对策。据此将下列内容序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内:
①工厂 ②水污染 ③某些物种消失 ④某地发病率上升 ⑤使用清洁能源 ⑥工人
(6)图中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和 ,说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和 。
.. 41.读部分国家灌溉土地盐碱化情况表,回答。
国 家 |
印度 |
中国 |
巴基斯坦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伊朗 |
土库曼斯坦 |
埃及 |
受盐害的灌溉面积 (百万平方千米) |
7.0 |
6.7 |
4.2 |
4.2 |
2.4 |
1.7 |
1.0 |
0.9 |
占总灌溉面积的% |
17 |
15 |
26 |
23 |
60 |
30 |
80 |
33 |
(1)表中盐碱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灌溉水源是 ,简要分析这两个
国家土地盐碱化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2)分析表中数据,中国与美国相比灌溉总面积大的是 ,从气候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原因。
(3)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江淮地区则出现在 月,为什么?
答案:
(1)冰雪融水2 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技术落后4(2)中国2 中国西部非季风区降水少,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差异大,东西部都需要灌溉4;美国东部降水较均匀,灌溉面积少4。(3)春、(秋)季 7、8月 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风大,蒸发旺盛;江淮地区7、8月伏旱,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8分
答案
38.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读图回答:
(1)按产品用途分类,该经济模式属 农业,在我国 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2)该经济模式与澳大利亚类似的农业地域类型相比,有哪些显著差别?
(3)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哪些积极的环境意义?
3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上面“可持续发展的三项原则基本内容的结构框架图”补充完整。
(2)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 观、 观、
观的变革,公众既是 者,又是 者,也是环境的 者。因此公众是否 、 并 ,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
|
(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3)读下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4)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34.结合所学知识,读下面地理关联图,将下列地理事物前的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①酸雨 ②围海造田 ③不合理灌溉 ④排放氟氯烃 ⑤过度开采地下水
⑥水土流失 ⑦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⑧破坏植被 ⑨排放大量二氧化硫
⑩全球气候变暖 11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
A.a一粮食 B.b -养禽
C.c一秸杆 D.d发电
33.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实现秸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B.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C.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D.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读下面“人口相等的四座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图”,完成30-31题。
30.有关这四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①<③<②<④
B.人口自然增长率①>③>②>④
C. 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④
D.人口数量增长最少的是③
31.①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预期寿命延长
C.鼓励晚婚晚育
D.已进入“低低低”的增长模式
29.下表是对来杭州市旅游的国内客源情况调查统计,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客源地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其他省区 |
占游客总数的比重 |
40% |
37% |
10% |
13% |
A.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们的出游动机与出游条件
B.对某旅游资源来讲,其市场距离是有限的
C.杭州市旅游市场的范围明显小
D.杭州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低,对其他省区游客吸引力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