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
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
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
所占比重相近
5、有关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东部、南部较少
B.20世纪60年代以来到现在,东北、华北一直是我国天然气的主要工业基地,其储量、产量仍在持续上升
C.东部海上油气区成为我国油气区的新的的战略接替区
D.西部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受限的因素主要是政策
4、据图中反映的比例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必要性是
A.天然气所占比重低 B.东部地区能源缺乏
C.与世界能杯润费物成接轨 D.夭然气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3、有关能源C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污染较小的能源 B.是可再生能源
C.分布普遍 D.利用技术难度很大
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988万吨标准煤、130297万吨标准煤。读图3回答4-8题。
2、能源B 的最大产区在
A.拉丁美洲 B.非洲 C.亚洲 D.欧洲
1、能源A是
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D.水能
2、以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图文资料或统计资料为命题的背景题材,从多角度考查中国资源调配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后果。
[例 题]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回答1-3题。
1、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1.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________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_____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_________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结合所学简述图示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
(3)粤北山区设立的产业转移园区主要有哪些比较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汽车产业生产布局的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教与学后记
产业转移答案
1-5D B CDD 6-10ADCD D 11-15B D ADC16-20 DCDBC
21(1)劳动密集 加工 销售(2)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 措施: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创新环境、防止工业污染(答出两项即可)(4)布局特点:汽车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厂在地理上集聚(以集群方式布局) 形成原因: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协作与技术创新
产业转移答案
1-5D B CDD 6-10ADCD D 11-15B D ADC16-20 DCDBC
21(1)劳动密集 加工 销售(2)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 措施: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创新环境、防止工业污染(答出两项即可)(4)布局特点:汽车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厂在地理上集聚(以集群方式布局) 形成原因: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协作与技术创新
产业转移答案
1-5D B CDD 6-10ADCD D 11-15B D ADC16-20 DCDBC
21(1)劳动密集 加工 销售(2)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 措施: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创新环境、防止工业污染(答出两项即可)(4)布局特点:汽车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厂在地理上集聚(以集群方式布局) 形成原因: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协作与技术创新
产业转移答案
1-5D B CDD 6-10ADCD D 11-15B D ADC16-20 DCDBC
21(1)劳动密集 加工 销售(2)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 措施: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创新环境、防止工业污染(答出两项即可)(4)布局特点:汽车整车厂及其零部件厂在地理上集聚(以集群方式布局) 形成原因:及时交货、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协作与技术创新
20.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
A.化工厂
B.食品厂
C.电子元件厂
D.家具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