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真正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节约能源和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1.在发挥市场作用基础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知识综合]
经济常识:
3.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资。源。网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长期根本指导方针,也是指导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时代精神、服务现行方针政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高考文综命题的根本“立意”思想。2010年文综命题将会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选取鲜活材料、创设新颖情景、设置精巧提问。从宏观上来讲,命题的总体思路是: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为核心,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科学发展)、着力点(改革创新)、落脚点(和谐惠民)。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复习时必须掌握好科学发展观的知识体系,理清重大时政热点知识之间、实际问题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关系,主动地有意识地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去整理、归纳所学知识,去思考分析实际问题。从微观上讲,命题会按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来理解现实问题,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复习备考时,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知识体系的统领下,结合教材知识,全面了解熟悉、认识分析热点问题的生动个例,训练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涉及到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的许多主干知识。今年高考命题会通过图表、漫画、数据和典型事例等多种形式进行,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都会有所体现。一般会运用“一题多理法”分析其所反映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考-资。源。网
具体来讲,2010年高考对科学发展观的命题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改善民生”、“保增长”等主题,从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进行“为什么?”“怎么做”?多角度进行设题。高☆考♂资♀源?网
[教法指引]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资源大量消耗、生态恶化,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不协调,在这种背景下,针对那种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8.着眼点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高☆考♂资♀源?网
7.核心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