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9011  289019  289025  289029  289035  289037  289041  289047  289049  289055  289061  289065  289067  289071  289077  289079  289085  289089  289091  289095  289097  289101  289103  289105  289106  289107  289109  289110  289111  289113  289115  289119  289121  289125  289127  289131  289137  289139  289145  289149  289151  289155  289161  289167  289169  289175  289179  289181  289187  289191  289197  289205  447090 

28、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内在一致性是(  )

A、坚持反封建                         B、清除清朝残余势力  

C、反对尊孔复古                  D、开展文学革命

试题详情

27、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其实质是反对  (  )        

A.儒家传统道德          B.儒家思想文化 

 C.孔子思想学说          D.封建专制制度

试题详情

26、19世纪晚期一家西方报纸称“甲午战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之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指(    )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 和革命派

试题详情

25、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这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相互交融、共生共长

试题详情

24.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在学习西方时经历了的演变(  )

 A.英日式一美法式一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一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一美法式一英日式

试题详情

2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书中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心,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这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里的“官制”指(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立宪君主制

试题详情

22、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  )  

 A.改变孔子儒家宗师的形象       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

 C.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D.弘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试题详情

21、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先进的中国人对于救国道路的探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试题详情

18、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推断,该刻石使用的一定是(   )

A.篆书      B.草书      C.楷书      D.隶书

19“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

B.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之一

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D.艺术交流可以调和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

20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   )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 对市民阶层精神需求的满足

C 、长安、东京、大都、北京的繁荣      D. 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试题详情

17、吴倩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