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聚焦乌鲁木齐“7·5”事件 加强民族团结
[专题要点]
1.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7月5日发生在乌鲁木齐的暴力事件是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疆独”组织“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指挥煽动的。目前,公安部门已抓捕1434名参与打砸抢烧杀嫌犯。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迅速平息了事态。目前,新疆社会大局总体趋于稳定。。考-资。源。网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 雌雄性别差异是生物界最普遍、最引人注意的现象,连呀呀学语的幼儿都区分叔叔阿姨的外部特征。除了外部特征外,还有许多遗传现象与性别有关,而且在自然情况下,生物的雌雄个体比例大约1:1。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性别的特征及其差异呢?性别的决定与遗传物质又有什么关系? |
思考。 |
引出性别决定。 |
一、性别决定 讲解: 性染色体的发现历程。 (1)1891年,德国细胞学加亨金在观察半翅目昆虫的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时,发现了一条特殊的染色体,在一半精子中有这条特殊的染色体,而在另一半精子中没有。由于对这条染色体的性质不理解,就取名为“X染色体”但没有与性别练习起来。 (2)1902年,美国的麦克朗第一次讲“X染色体”与昆虫的性别联系起来,揭示了生物性别决定的奥秘。 此后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雌雄个体细胞中都具有的相同的染色体--常染色体。 另一类是在雌雄个体的细胞中是不同的染色体--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决定有直接关系。 出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 1.常染色体。 2.性染色体:每种生物有两种形态。 3.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主要类型:XY型和ZW型。 (1)XY型性别决定: 人类、全部哺乳动物、很多昆虫、某些鱼类、某些两栖类及很多雌雄异珠的植物。 XX-雌性 XY-雄性 人体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23对(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则体细胞内染色体如何表示?精子和卵细胞内染色体又如何表示? (2)ZW型性别决定: 鸟类、爬行类和蛾蝶类 ZW-雌性 ZZ-雄性 |
发挥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让学生讲解染色体的发现之路。 学生认真听讲。 读图辨析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区别。 让学生进行复述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区别。 学生听讲。 学生阅图理解。 启发学生阅图,写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雌性:22AA+XX 雄性:22AA+XY 精子:22A+X或 22A+Y 卵细胞:22A+X 学生思考回答: 雌性:22AA+XX 雄性:22AA+XY 精子:22A+X或 22A+Y 卵细胞:22A+X 学生阅图理解:男女比列为1:1。 学生听讲理解:ZW型性别决定并知道ZW型生物种类等情况。 |
了解性染色体的发现之路。 培养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材料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培养识图能力。 让学生充分理解两种类型的性别决定。 理解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和异源部分。 掌握细胞内染色体的表示方法。 同上。 充分了解自然情况下雌性与雄性之比约1:1。 |
二、伴性遗传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叫伴性遗传。人的色盲症遗传、血友病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正确识别色调,不能识别色调,医学上称为色盲。 2.伴性遗传的种类 (依据基因位于哪一条性染色体) a.伴X染色体 遗传 --伴X显性 遗传和伴X隐性遗传 b.伴Y染色体 遗传 3.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先讲解正确的写法> 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的符号,再在性染色体上的右上角标明基因符号。 提问: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为什么男性患者远远高于女性患者? 4.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现象 a.正常女性和男性色盲患者婚配(略) b.女性携带者和男性正常婚配(略) c.女性携带者和男性色盲患者婚配(略) d.女性色盲和男性正常婚配(略) e.女性色盲和男性色盲患者婚配(略) 5.其它伴性遗传 果蝇:眼睛的颜色 红色(XW),白色(Xw) 女娄菜:披针形叶(XB),狭披针形叶(Xb) 鸡:芦花鸡(ZB),非芦花鸡(Zb) 6.人类的其它伴性遗传病: 伴X显性:抗VD佝偻病 伴X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先天 性白内障 伴Y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 |
听讲。 观察、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模仿书写一遍,加深印象。 XBXB 正常女性 XBXb 正常(携带者)女性 XbXb 色盲女性 XBY 正常男性 XbY 色盲男性 理解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现象。 分析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原理和规律。 遗传规律(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1.一般地说,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即隔代交叉遗传。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 |
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测试学生眼睛的色调。 熟练掌握遗传图解过程。 掌握遗传规律和原理。 知道其它伴性遗传现象。 知道人类其它伴性遗传病。 |
课堂内巩固: 例1.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母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最终是由谁传给他的?外婆。 |
分析回答。 |
巩固色盲遗传原理的理解。 |
小结: 拓展1: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发病几率雌雄不等,Y染色体只传雄性。 2.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之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
分析总结回答。 回答问题 |
更深层次的让学生对伴性遗传规律与两大遗传规律的认识与区别,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
拓展2: 例2.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了一个既是白化病又患色盲的女孩,问: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 (2)再生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的几率?1/16 |
启发思考回答。 |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等解题的能力和技巧 |
作业:略 |
|
|
(1) 教学重点:
a、XY型的性别决定
b、伴性遗传基因型的写法:先写性染色体的符号,再将基因符号写在性染色体符号的右上角。如:XBXB XBXb XBY XbY 等。
c、 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2) 教学难点:
a、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特点
(1) 知识目标:
a、知道染色体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
b、知道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及性染色体的类型。
c、 理解性别决定及其主要类型(XY型性别决定和ZW型性别决定)。
d、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及在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e、 掌握红绿色盲为代表的伴性遗传的原理和特点。
f、 了解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和Y染色体遗传等遗传特点。
(2) 能力目标:
a、通过对果蝇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通过观察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图解,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3) 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性别决定,让学生了解子代性别的决定取决于精子的类型,培养科学的认识生命规律现象。
b、通过学习伴性遗传,让学生理解禁止近亲结婚、优生优育政策。
性别的决定和伴性遗传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是伴性遗传的基础。性别是有染色体决定,染色体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主要讲述的是遗传学中的特殊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过程,这部分知识建立在第一节两大遗传规律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前面学习的两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知识、染色体、基因等相关知识,本节知识点学习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性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与常染色体是一致的,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它在高中生命科学的遗传教学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是了解遗传病的基础知识之一。
6. 课后反思
我因为这堂课获得了“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的一等奖,其中离不开我的导师:特级教师周维镐先生的悉心指导。
最初我提出想试试在遗传学教学中引入果蝇实验,但是觉得难度很大,又非常担心课堂的时间有限,周老师知道后积极地鼓励我展开尝试,他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野生型红眼果蝇较易获得,而白眼果蝇却通常只有研究机构,大学中才有,周老师帮我跑了不少地方才拿来了白眼果蝇,并指导了果蝇遗传实验中的一些重要的细节,如,处女蝇的获得,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果蝇的性别等。正是这些前期工作的准备到位,才保证了这节容量较大的课能够如期顺利地完成。
本节课前要求学生以大组为单位,在一个月内培养果蝇并连续观察三代的性状,学生们往往会开动脑筋,自觉地产生出诸如“如何配制培养果蝇的培养基”“如何观察果蝇性状”“怎样快速统计子代果蝇性状”等问题,并能在一个月的时间中安排好本组各成员的“工作”,定时,定人进行观察统计。这样的形式不仅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生命科学实验态度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试讲的过程中,周老师发现学生们关于讨论色盲这种伴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时,发言不是非常踊跃,有些冷场。针对这个现象,他推荐我尝试一下教室中的“虚拟教室讨论平台”,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再将结论在全班范围内讨论,而这种“网聊”的形式也许会更受学生欢迎。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果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课后评委也对此进行了赞扬。
通过虚拟教室讨论平台,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而且与由于屏幕总是实时更新的,前一个同学的意见会被班级所有同学了解,有时一个小小火花会被不断扩充,小错误也能迅速被更正,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大大增加,主动性也随之被大大激发,同学对问题的认识在深度与广度上均有所增加。
如,下图为部分讨论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彼此间的双向信息流通是通过“学生语言”得以畅通的,因而学生对交流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更顺利地完成学生个体的意义构建。在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环境中,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实现共享,知识实现有序的内化,意义建构因此而得到优化,学生的学习由感性认识阶段向理性认识阶段发展。
5.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行为 |
学生活动 |
||||
一、提问果蝇实验探究进程,导入新课。 |
课前安排学生“长作业”:全班同学共分四个大组,每组分发2对果蝇作为亲本(红眼雌蝇,白眼雄蝇),要求学生培养观察P、F1、F2性状。课堂提问学生一个月来培养情况 |
学生代表用PPT介绍一个月来培养果蝇的基本过程(包括制作培养基,放入亲本果蝇,观察F1代性状,发现均为红眼。) |
||||
二、果蝇眼色伴性遗传的探究 |
观察F2的眼色 |
布置任务:统计本组实验中F2的不同眼色的果蝇个数,性别。 |
小组内分工合作,准确统计本组内果蝇个数,雌雄性别数。并将数据上传,汇总到教师电脑。 |
|||
得到实验结论,展开讨论 |
PPT展示全班学生汇总上来的数据 提出问题: 1.从全班同学统计出来的数据可以总结出怎样的特点? 2.如何解释这个实验结果呢? 要求小组内讨论, 给出本实验中果蝇基因型的假设(A\a)来解释果蝇的遗传现象 根据不同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归纳:果蝇的眼色遗传是伴性遗传。 |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F2中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均为雄性。 如图 学生联系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思考,展开热烈讨论,有的小组用AA,Aa,aa基因型来进行解释;有的小组提出质疑,无法解释白眼果蝇均为雄性;于是有的小组尝试用XAXA XAXa ,XAY ,XaY来解释 学生听讲 |
||||
三、色盲的遗传规律 |
过渡 |
展示几幅图,请同学们自己观察。 如 |
观察,听讲 |
|||
|
|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一种遗传病,是与果蝇的眼色遗传类似的遗传病,请同学分别色觉写出正常男性、女性;色盲男性、女性的基因型。 |
学生巩固知识,填写色觉正常男性、女性;色盲男性、女性的基因型。 |
|||
分析不同婚配方式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落实书本基础,强化伴性遗传基因型写法。 |
写出下列几级婚配方式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用红笔圈出色盲的个体。 |
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写出每组婚配情况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部分同学上黑板书写。 |
||||
三掌握规律,学会运 用 |
总结伴X遗传病遗传规律 |
对同学们分析的不同婚配方式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进行点评和讲解。 提问:根据同学们自己写的情况,请总结一下色盲这种伴X隐性遗传病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如致病基因传递有何特点? 与性别联系体现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将各自的结论通过“虚拟教室讨论平台”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共享 |
小组内部先进行讨论,再将各自的结论上传到“虚拟教室讨论平台”,参与全班讨论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1.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 父亲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3. 母亲的致病基因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
|||
分析遗传图谱 |
提问
如图,王超发现爸爸也是色盲,而妈妈正常,所以他认定是爸爸将色盲基因传给他。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
独立思考,推理,回答问题。 |
4.教学难点
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