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没有遵从客观规律的结果。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2.我国的宗教政策①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其一,交待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其二,阐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中国共产党人是唯物论者,要宣传无神论,但绝不简单地把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和政治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承认并允许信仰上存在差异。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宗教,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加干涉。其三,强调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保护宗教信仰者正常的宗教活动,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侵犯公民信仰自由这项基本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其一,所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这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其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③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宗教要坚持这一原则,是基于我国曾经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有的宗教被帝国主义控制和利用的历史事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宗教摆脱了帝国主义控制,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其赖以存在的阶级根源也基本消失,宗教已成为我国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宗教活动受国际因素影响越来越大,这便要求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动摇。一方面,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宗教交往,增进与各国人民及宗教界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坚持抵御并揭露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政治和思想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绝不允许境外任何宗教组织、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宗教事务。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其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存在客观基础的,这就是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我国各宗教自身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其二,要明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如教材所述,实现“两个要求”、“两个支持”。教学中要结合情景导入的三个镜头把问题讲明白。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⑴从国家与地区的区别认识主权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共有196个主权国家,还有20多个地区,如格陵兰等。地区一般也有人口、领土和政权组织,但它并不具有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主权,而主权国家都是具有国家主权的。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点,从中可以认识主权的重要性。⑵从现实政治生活看,台湾一直以来图谋加入联合国,但最终未能得逞,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拥有独立的主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神圣的领土。⑶从历史上的某些事实看,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1932年,在中国东北地区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但因其主权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其图谋未能得逞。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地缘、意识形态等。其中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概念较为抽象,讲解时有一定的难度。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理解当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的关键,是人们正确观察和判断国际政治现象的一个重要依据,掌握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国家利益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捍卫我国的国家利益有积极的作用。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中诸多矛盾的两个聚焦点,是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只有把握和平与发展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当代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的宗旨等问题。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能否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综合国力,说到底就是国家力量,即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正确认识综合国力的竞争,有助于坚持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和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和延伸,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其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反映,而且是实现国家对外职能的手段。因此,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屈辱外交的历史,开始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新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不仅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这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与日常的国际政治息息相关,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讲述这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归纳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原则。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⑴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即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出现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所谓经济文化化是指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文化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化经济化是指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文化越来越具有经济价值,文化开始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文化不但已经形成一门产业,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是指三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共同发展。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历史证明,经济在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文化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水平,科技的每一次创新和进步,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总是相应地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出现经济建设的高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文化这一伴随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社会现象,对当代社会经济生活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制约力。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联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密不可分。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越来越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光彩,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鲜活的亮色。饮食文化琳琅满目,服饰文化五光十色,器具文化斑斓多姿,技术美学深入各个产业领域,管理文化、营销哲学、企业精神更是经济界的热点话题。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不仅是经济价值或使用价值,还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文化赋予商品的精神内涵,往往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商品附加值的重要依托。所有这一切,使得全部经济过程,从生产到管理、服务、营销、消费,每一个环节都注入了文化的内涵,渗透着文化的因素,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生产力在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今世界,文化既是精神力量,也是经济实力。文化产业的迅速勃兴,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密切联系、相互渗透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是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看到,越是发达国家,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并日益成为其支柱产业。例如,日本的娱乐业经营收入已超过汽车工业的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约占GDP的五分之一,其音像制品出口超过航天工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制定了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新产品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经济结构的变化,无不体现着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体现着文化对经济的重要作用,也预示着人类生产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我们已经看到: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有人甚至断言:在21世纪,各国竞争的胜负决定于文化产业。⑶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从个人来说,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水平的高低,通过社会政治意识直接影响政治文明发展的程度。公民政治意识的提高是以一定的文化素养为前提的。公民的文化素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包括政治、法律、民主等方面的知识。公民的政治觉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的意识等无不与其文化素养息息相关。列宁认为,俄国文化的不发达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他指出:“只要在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政治。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言偏见,而没有政治。”毛泽东说:“文化是精神的东西,它有助于政治民主。”公民文化水平特别是政治意识的提高,对于增强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和责任意识,增强报效祖国和人民,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的意识,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自觉地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②从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来说,文化中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直接指导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变革。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举起了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大旗,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成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⑷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从国际来说,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一方面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模式,推行强权政治。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超强的经济、科技实力,向外输出其文化,从音乐到媒体,从电影到快餐,从语言到体育,它的文化裹挟着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无孔不入地对外扩张,渗透到“地球村”的各个角落,其咄咄逼人的态势不仅对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构成极大的威胁,而且对别国的国家主权和政治安全构成潜在的巨大的威胁。例如,美国利用自己的文化霸权地位,对那些违逆其政治意志的国家和民族加以妖魔化。欧洲朝野不断发出抵制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呼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的文化霸权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因为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邓小平深刻地指出:“贫弱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国权经常被他们侵犯。他们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的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的。”另一方面,借助单边主义政治和经济科技优势,无视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民族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肆意扩张,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为自身的战略利益任意发动战争。如果听任这种倾向继续发展下去,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就无从谈起。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
①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两个着眼点:一是从人们所处文化氛围的影响来看;二是从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看,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出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家庭、学校、社区、企业等特定文化环境必然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形成有着共同特征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需求、消费观念等。具体地说,文化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方法和标准。在中国,虽然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产生影响。 潜移默化不等于消极被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而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结果。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所谓“深”,主要是就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而言;所谓“远”,主要是就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而言;所谓“持久”,则主要指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也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一是从文化习俗的表现看,二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看。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对生活在其中的人具有普遍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虽然不具有法制手段、行政手段那样的强制性,也没有经济手段所具有的物质刺激性,但是它在人类生活中常常显示出巨大的渗透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不是说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终生不变。随着人们生活阅历的变化,人们的文化素养会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世界文化多样性第一,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形成的原因及表现。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第二,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第三,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共同遗产。失去了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的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人类的文化必将停滞下来,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最终走向灭亡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首先,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传统文化的功能。文化既是人们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产物,同时又是新生一代进行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它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只能被学而知之,不能通过遗传方式获得,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说人类的繁殖过程是人类种族的传递、保存和延续的过程,那么,教育则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保存和延续过程。同时,教育对人类文化有活化作用,即将储存形态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的文化。只有通过教育完成了这种转化,才能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它的生命力和价值,才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统文化的功能。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之后,教育选择文化的功能就日益突出。人类文化发展的速度愈快,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愈频繁,内容愈广泛,一个文化体内的亚文化群体越多,社会对教育选择文化的要求越高。教育选择文化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的:一是精心选择教育内容;二是精心选择教师;三是精心选择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教育对文化进行选择的同时,它同样也整理着文化。教育通过选择和整理,使得人类文化去伪存真,逐步系统化,其精华得以突出,从而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呈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再次,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的途径很多,如移民、战争、贸易、旅游等,但教育是最有效、最积极的途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同文化体内的人们在语言、文字上的沟通和理解,而语言文字上的沟通和理解又很大程度上依靠系统的教育。通过教育来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去其劣质,求其精华,因而最为有效。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年一代,他们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文化模式。教育,使各民族文化得以相互吸收、融合和创造更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首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其次,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①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②要对传统文化超越创新,就意味着突破,意味着创造一种既适应时代要求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的新文化、新文明。在这里,超越创新和批判继承是相辅相成的,批判继承是超越创新的基础。没有批判继承,所谓超越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反过来,超越创新是批判继承必然要求,没有超越创新,所谓批判继承就毫无意义。所以必须既坚决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倾向的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论,又高度地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保守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③对我们来说,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汇点上,坚持把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既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使之内化为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又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意义,使之同时代精神相融合,努力开拓、创造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同时还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如何理解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①创新不仅关系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未来。②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文化是凝固的文化、僵死的文化。不创新,文化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五千多年而不衰,就是自身有一种吐故纳新的能力,有一种求变图强的精神。现在,世界文化格局风云变幻,各种文化潮流相互激荡,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社会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才能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对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冷静的审视和深入的反思,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第一,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行创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敏锐发现并引领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使文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目的的认识,统筹城乡、区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全面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发展环境。第二,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倾听群众呼声,反映人民愿望,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文化品种、样式、载体、风格的极大丰富,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第三,顺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进行创新。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具有世界眼光,用更加宽阔的视野来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时了解掌握国外文化发展动向,积极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扬弃升华,使中华文化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兴盛发展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大胆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又不简单模仿、照抄照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之路,使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第四,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创新。科技与文化历来紧密相连,如影随形。可以说,谁占有先进科学技术,谁就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生产传播效率。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努力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使中华文化的影响通过网络得以广泛延伸。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一,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第二,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第三,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华文化长期以来以其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上演“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化虽未受到远自欧洲、西亚、南亚而来的威胁,却屡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如春秋以前的“南蛮与北夷交侵”,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明末满族入关。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这些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与先进的中原文化接触过程中,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或飞跃。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而是征服者的文户依和文化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第一,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通过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会通交融,获得新的营养而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者的神可以并祀于一堂,这一点,在《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都可以看到三者合一的许多描写。以唐朝为例,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教、景教、伊斯兰教、医术及至马球运动等,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虽然这时的中国已渐趋保守,文化的包容性有所减弱,但许多有识之士,仍提出了“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刻同文算指序》)的主张。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第二,中国文化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汉代北方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司马彪:《读汉书·五行志》)。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方民族文化,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盛唐是中国最为开放的时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首都长安更是“胡化极盛一时”,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第三,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并把它当做文化发展的理想境界。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春秋战国是中国农耕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界诸子竞秀、百家争鸣的兴盛时期,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静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各家尽管主张不一,但是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儒道融合,综汇百家,中国文化得到新的发展。“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精华相互包容荟萃的历史事实。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文化因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而日渐衰微?
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例如魏晋时,它吸收老、庄,形成玄学;宋明时,又吸收佛学,形成理学等。但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变化,儒学都没有超出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围,其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也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危机。⑵在长期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民族曾经历过几次严重的民族危机。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汉民族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但是,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文化危机感。以明清之际来说,当时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如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站在汉民族立场上,认为明清间的鼎革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亡天下”,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他们从文化上探寻明朝灭亡的原因,指出明朝实际上是亡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理学末流。他们并没有对儒家文化产生危机感。相反,他们认为,明末之所以学风空疏,是因为丧失了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要纠正这种弊端,只要恢复经世致用的精神就可以了。⑶儒家文化的稳定性,源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在鸦片战争以前,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没有受到过有力的冲击,更没有从内部发生动摇,因此,作为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传统文化就不会发生危机。⑷鸦片战争改变了这种状况。鸦片战争不同于以往发生过的任何一次战争。当时的英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已经在世界上建立起庞大的殖民主义体系,鸦片战争就是英国为了向亚洲扩张而发动的一次殖民主义战争。由此而引起的中华民族的危机是极为深刻的:中华民族不仅遇到了通常意义上的“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而且遇到了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传统文化的危机。⑸面对危机,传统文化不能不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已不可能按照原来的轨道进行,因为客观历史条件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专制制度也随之发生动摇。而作为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反转过来为之服务的传统文化,已不能有效地回答和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迫使传统文化不能不革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这种形式表现为新的经济成分即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逐渐发展,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不断成长,这样,传统文化就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方向转化了。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入,西方工业文明也随之涌入。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时,就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弱点和弊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日渐衰微。
如何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是中华文化凝聚力的具体表现。西周时期,中华先民便有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表达了从文化心理特质上的自我确认。到了近代,中国人更自觉地认识到: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之可决也。正因为如此,直到今天,国内56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不必说,就是在海外,数以千万计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有的虽已在异国他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为什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⑴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强有力的支撑。⑵中华民族精神,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为我们民族和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⑴中华民族精神是伟大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依靠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15世纪以前一直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后来逐渐落后了,特别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中重新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振奋和弘扬了民族精神,并以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宝贵品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革命正气。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振奋和弘扬民族精神,并以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为民族精神增添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
为什么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今天,以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背后则是文化力的角逐和较量。一个民族、国家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凝聚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竞争力的强弱。作为文化力的核心,民族精神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精神风貌和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有没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和国家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在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物质装备远远不如强大的敌人,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战胜一切困难、不怕牺牲一切的精神气概发挥出了强大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生产力相当落后、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当低下,帝国主义以为我们只有乞求它们才能生存,但是,英勇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现在的经济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主要是由它们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也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的。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使发展中国家经常面临着经济风险。因此,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趋利避害、化解风险、维护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浪潮扑面而来,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但是,与此同时,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社会思想产生了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作为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还面临发达国家多方面的压力。⑵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始终没有放弃其强权政治和掠夺政策。因此,经济全球化并不会带来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如果应对不好,经济全球化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会带来巨大的政治风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没有应对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江泽民指出:“从十月革命以来,西方国家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各种攻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与西方国家长期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有关系。”⑶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经常利用经济全球化,以帮助和推动经济改革为借口,试图将它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西方敌对势力已经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千方百计利用我们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企图扰乱我们思想和阵脚。他们凭借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其价值观念,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实施打压和冲击,以期达到使我们在精神上解除武装的目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文化传承、培育和发展着民族精神。能不能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繁荣我国的民族文化,能不能顶住超级大国文化霸权的压力,有效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清醒地面对这种形势,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坚持好社会主义制度,就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回答是否定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与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上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但是,中国的发展不是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依靠经济掠夺、军事扩张实现现代化的民族扩张主义道路,而是通过振奋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平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吸取世界各国的长处,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而不是掠夺和侵略。西方国家一些人害怕我们因为弘扬民族精神而发展得更快,就居心叵测地将弘扬民族精神污蔑为搞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只不过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一个翻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学说,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具体特点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同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民族的风格和气派,浸润着中华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也是经过马克思主义改造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我们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要热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会削弱而只会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发挥“主心骨”的核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外国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只有自觉地坚持这个“主心骨”的指导地位,才能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挑战,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创造了为世人所惊叹的灿烂文明,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民族精神源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蕴涵着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我们要批判继承。毛泽东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只有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陶冶情操、塑造民族品格、强基固本。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充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任何民族精神,如果僵化保守,固步自封,就会走向狭隘和衰落,失去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只有博采各民族之所长,才能使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只有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才能使民族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洗礼中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指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我们既不能因为它带来机遇而丧失警惕,更不能因为它带来挑战而畏缩不前。坚强的民族品格、不屈的民族精神、强大的精神支柱都不是在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风雨中经受磨炼而不断发展的。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全会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 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倾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在这个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涵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必须指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决不是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更不允许动摇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见证了这一点。因此,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理想而共同奋斗。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裕,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⑸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一是要从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实践中,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综合了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三个一”,就成为鲜明的、贯通的、完整的统一体。二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三个方面的新的伟大觉醒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表明,党在新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通过思想理论上三个方面了不起的伟大觉醒实现的。第一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我们党从新时期启动拨乱反正进而全面改革开始,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勇敢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并且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伟大觉醒。在这个过程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及其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界定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样从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党就启动了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回答,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世纪之交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正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并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这就反映了我们党更加自觉地进入了从新的历史高度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全面加强自己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第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则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式现代化,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战略的“两个大局”,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小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直到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连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把发展的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新时期以来党在这三个方面新的伟大觉醒,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三是要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以贯之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又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就告诉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既是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个角度来说的,又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这个角度来说的,更重要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新的实践中所体现的巨大威力这个角度来说的。因此,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⑴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一个人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荣辱观。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以出身的贵贱、特权的大小和占有奴隶的多少为荣辱标准;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更是把特权和等级作为划分荣誉高低的标志。恩格斯曾经精辟地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树立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从而起着引领社会风尚、提高道德素质、引导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⑷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它概括精辟、内涵深刻,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对当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⑸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觉弘扬。中华民族是富于道德追求的民族,对荣辱问题历来给予高度关注。从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到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论述,以及荀子的《荣辱》篇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关于荣辱问题的丰富思考,铸就了明荣辱、知礼义、尊德性等宝贵的民族性格。“八荣八耻”继承了中华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们党优
40.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当1mol它和足量NaOH完全反应时,可反应的NaOH有:
( )
A. 2mol B. 3mol C.4mol D.5mol
39.邻羟基苯甲酸,俗名为水杨酸,结构式为 ,
它与物质A的溶液反应生成化学式为C7H4O3Na2 ,A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NaCl B.Na2SO4 C.NaOH D.NaHCO3
38.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L气体X和1L气体Y反应后可得到1LSO3 (g)和1LNO,且Y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物质之一。则X、Y两种气体是 ( )
A.SO2 N2O4 B.SO2 NO2
C.H2S N2O3 D.SO2 N2O
37.标况下,两种金属的混和粉末15克,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时,恰好得到11.2升氢气。下列各组金属不能构成符合上述条件的混合物的是: ( )
A.Mg和Ag B.C和Mg C.Al和Fe D.Mg和Al
3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 ② B.② ④ C.③ ④ D.② ③
35、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A、H2 + 2OH- - 2e-=2H2O B、O2 + 4H+ + 4e- = 2H2O
C、H2 - 2e-= 2H+ D、O2 + 2H2O + 4e- = 4OH-
3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
① 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 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 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