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9899  289907  289913  289917  289923  289925  289929  289935  289937  289943  289949  289953  289955  289959  289965  289967  289973  289977  289979  289983  289985  289989  289991  289993  289994  289995  289997  289998  289999  290001  290003  290007  290009  290013  290015  290019  290025  290027  290033  290037  290039  290043  290049  290055  290057  290063  290067  290069  290075  290079  290085  290093  447090 

4.如果f(a+b)=f(a)•f(b)且f(1)=2,则+++…+等于       (   )

    A.1002          B.1003          C.2004          D.2006

试题详情

3. 已知,则下列函数的图象错误的是(  )

试题详情

2.反函数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1.下列各组中,函数f(x)和g(x)的图象相同的是                     (   )

A.f(x)=x,g(x)=()2    B.f(x)=1,g(x)=x0C.f(x)=|x|,g(x)=D.f(x)=|x|,g(x)=

试题详情

36.(20分)图19所示为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光滑的水平导轨MN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4.0m,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皮带以恒定速率v=3.0m/s匀速传动。三个质量均为m=1.0kg的滑块A、B、C置于水平导轨上,开始时滑块B、C之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滑块A以初速度v0=2.0m/s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可认为A与B碰撞过程中滑块C的速度仍为零。因碰撞使连接B、C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滑块C脱离弹簧后以速度vC=2.0m/s滑上传送带,并从右端滑出落至地面上的P点。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滑块C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大小;

  (2)求滑块B、C用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弹簧的压缩情况相同,要使滑块C总能落至P点,则滑块A与滑块B碰撞前速度的最大值Vm是多少?

 

徐闻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卷 (物理部分)2009.12.6

一选择题(单选题13-16,每题4分,共16分。双选题17-21,每题6分,共3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34.(18分)
Ⅰ(8分)①   (2分)②       (2分)
                   (2分)
                  (2分)
 Ⅱ(10分)(1)①       (1分) 
                (2分)  
               (2分)
(2)      (1分)      (1分)
35.(18分)解:(1)
 
 
 
 
 
 
(2)
 
 
 
 
 
 
(3)
 
 
 
36.(18分)解:
(1)
 
 

 
 
 
(2)
 
 
 
 
 
 
(3)
 
 
 
 
 
 
 
 

徐闻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试题详情

35.(16分)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粗糙的圆弧轨道,其半径R=0.4m,轨道的最低点距地面高度h=0.8m。一质量m=0.1kg的小滑块从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时以一定的水平速度离开轨道,落地点距轨道最低点的水平距离x=0.8m。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求:

(1)小滑块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

(2)小滑块运动到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滑块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试题详情

34.(18分)Ⅰ(8分)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① 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       (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②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

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       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      ,横轴表示的是      

Ⅱ(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原理”。如图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试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   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 _______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期中M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E3=    W3=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表1,请在图13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

 

试题详情

21.如图4所示,一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航天器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航天器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则该航天器(   )

A.运动到A点时其速度如果能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那么它将不再围绕地球运行

B.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

C.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D.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远地点B的加速度

徐闻中学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82分)

试题详情

20.如图3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B.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对他做的功小于跳板的作用力对他做的功

C.在这个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

D.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试题详情

19.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图2所示的v-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在5s-10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C.在10 s-20s内,观光电梯在减速下降,说明该同学的惯性在变小

D.在20 s-2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