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0485  290493  290499  290503  290509  290511  290515  290521  290523  290529  290535  290539  290541  290545  290551  290553  290559  290563  290565  290569  290571  290575  290577  290579  290580  290581  290583  290584  290585  290587  290589  290593  290595  290599  290601  290605  290611  290613  290619  290623  290625  290629  290635  290641  290643  290649  290653  290655  290661  290665  290671  290679  447090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考向: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析:解答该题,一要结合语境,看该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二要结合句子内容,看该句在表达文章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作铺垫。

试题详情

19.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详情

18.(5分)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F。

答案:(1)我认同这一说法(1分)。小说的构思(结尾)讲究含蓄,小说的主题避免直白,但小说的最后一段却以作者的议论抒情直接揭示了小说主题,读者没有了想象思考的空间。(4分)

(2)我不认同这一说法(1分)。小说结构讲究完整性,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女主人公形象还未丰满,小说主题存在太多的不定性,更缺少了深刻性。(4分)

(答“认同”或“不认同”可得1分;如能从小说构思、结构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可得2分;若能从小说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也可得3分;若能从两方面结合说明理由的,可得4分,合共6分。)

试题详情

17.(6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E。

答案:构思(结构)上,“蓝窗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的发展紧紧围绕“蓝窗帘”展开(3分)。内容上,“蓝窗帘”象征女主人公对平和、宁静、温馨的生活的追求。(3分;若说是在文中和“绿窗帘”形成一种对照或变化,衬托或暗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给2分))

试题详情

16.(4分)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品味,能力层级D。

答案:(1)她想看到自己当年精心留下的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却没有看到(2分)。

(2)她想在这里回到自己逝去的青春的梦幻却没有找到(2分)。

试题详情

15.观点:在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当代文化进程中,这样的不同品格应该被特别强调,不应该尽量去消弭,使得全人类只有一种知识分子。依据:中国知识分子在独立与自由问题上如果没有中国原创性理解,就不可能弥补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和独立性质因文化错位而带来的“价值有限性”,可以引导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中国问题”的视角下进行深入追问。(观点2分,依据3分)

试题详情

14.西方知识分子:对抗现实;(1分)中国知识分子:穿越现实(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1分)积极意义:①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1分)②与现实的关系会变得从容而大气,对世界具有一种宽和理解进而平静的心态。(1分)

试题详情

13.答案:D.(解析:原文只是说突破道家式的“恬淡人生”和“忘知美学”,故说“完全摆脱了道家思想的束缚”有误)

试题详情

12.答案:C、D.(解析: C作者认为以“尊重现实”为前提去“穿越现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的“中国品格”,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D.原文讲苏轼“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

试题详情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