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26-28题。
26.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27.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 )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28.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 )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读我国的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据此回答24-25题。
24、农谚可能分别适用于( )
A、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 B、南疆和松嫩平原
C、汉江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D、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区
25、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跟第二则农谚吻合的是( )
A、a B、b C、c D、d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22-23题。
材料1: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材料2: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22、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2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读右图并回答19-21题。
19、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0、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
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
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21、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15~18题。
15.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 )
A.干旱的气候条件 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 D.过渡放牧
16.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17.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裸岩 D.次生盐渍化
18.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
B.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C.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12.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 D.便捷的交通
11.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10.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9.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严重污染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