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关于力下列说法中确的是 ( )
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③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物体A的质量为10 kg,物体B的质量为20 kg,A、B分别以20 m/s和10 m/s的速度运动,则 ( )
A.A的惯性比B大 B.B的惯性比A大
C.A、B的惯性一样大 D.不能确定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力一定运动,力停止作用后物体也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速度越大
C.物体受力不变时,其运动状态也不变
D.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其速度一定改变
2.以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B.枪弹在枪筒中做匀加速运动
C.沿斜坡匀速下滑的汽车 D.汽车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弯
1.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
A.位移的变化 B.速度的变化 C.加速度的变化D.质量的变化
2.保持拉力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数据的分析:设计第二个表格,把不同物体在相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填在表中。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质量优越大,加速度a越小。这可能是“a与m成反比”,但也可能是“以与m2成反比”,甚至是更复杂的关系。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人手,检验是否“a与m成反比”。在数据处理上要用到下面的技巧。
板图:“a与m成反比”实际上就是“a与1/m成正比”,如果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根据a-1/m图象是不是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断加速度以是不是与质量m成反比。
(实验前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数据输人计算机。(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
各实验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情况得出结果。
板书:a∞1/m
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根据日常经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首先猜想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及它的质量有最简单的关系,即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a∝F、a∝l/m。
如果这个猜想是正确的,那么,根据实验数据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和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作出的图象,都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描出的点有些离散,并不是严格地位于某条直线上,用来拟合这些点的直线也并非准确地通变原点。
这时我们会想,自然规律真的是a∝F、a∝l/m吗?如果经过多次实验,图象中的点都十分靠近某条直线,而这些直线又都十分接近原点,那么,实际的规律很可能就是这样的。
可见,到这时为止,我们的结论仍然带有猜想和推断的性质。只有根据这些结论推导出的很多新结果都与事实一致时,它才能成为“定律”。本节实验只是让我们对于自然规律的够究有所体验,实际上一个规律的发现不可能是几次简单的测量就能得出的。
作业设计
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
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教师引导提问:怎样才能直观地反映出口与F是否成正比呢?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借助图象,用横轴表示拉力,用纵轴表示加速度,通过采集数据作a一F图象。如加速度随拉力的变化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说明n与F成正比。
实验数据的分析:设计一个表格,把同一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填在表中。为了更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力F的数量关系,我们以以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如果不是这样,则需进一步分析。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报出实验数据并输人计算机。(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
教师引导各组代表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得出结论。
板书:a∞F
9.不对,力作用于物体,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这说明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需要力的作用。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物体不论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受力与否、在何地理位置都具有相同的惯性,可见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它不是力。因此,物体的惯性不会被改变或清除,更不能说“克服”惯性。物体由于受力作用而由静止运动起来的时候,惯性表现为阻碍这种运动状态的改变,并没有被“克服”。点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概念常被误解、误用的原因是它不像物体的其他性质那么具体而已。
8.突然减速运动
7.如果不系安全带,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了,但人因惯性而仍然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系上安全带后,人虽然因惯性向前运动,但受安全带的约束,不致发生危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