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1331  291339  291345  291349  291355  291357  291361  291367  291369  291375  291381  291385  291387  291391  291397  291399  291405  291409  291411  291415  291417  291421  291423  291425  291426  291427  291429  291430  291431  291433  291435  291439  291441  291445  291447  291451  291457  291459  291465  291469  291471  291475  291481  291487  291489  291495  291499  291501  291507  291511  291517  291525  447090 
(五)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径五个省区,总长1075.6千米。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自西向东与宁西铁路交会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   )

A.焦柳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一浙赣线  

B.焦柳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一京沪线

C.宝成线一京九线一京广线一京沪线  

D.陇海线一焦柳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

13.宁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   )

    ①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④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铁路网的灵活性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下列各组旅游胜地均位于宁西铁路所经过省区的是                      (   )

     A.庐山、长江三峡、杭州西湖、延安、张家界

     B.黄山、庐山、云岗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长江三峡

     C.黄山、秦始皇陵兵马俑、黄鹤楼、龙门石窟、明孝陵

     D.承德避暑山庄、岳阳楼、云岗石窟、明孝陵、嵩山

试题详情

(四)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0-11题。

10.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   )

     A.城市化过程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11.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   )

     A.甲-A        B.乙一B        C.甲-B         D.乙一F

 

试题详情

(三)右下图中的数字表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数字①代表的工业部门属于 (   )

     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劳动密集型

8.下列符合工业部门④特点的工厂是(   )

     A.制糖厂        B.家具厂

     C.纺织厂        D.钢铁厂

9.在技术投入的推动下,工业部门④的发展

趋势是             (   )

    A.④-①-②     B.④-②-③     C.④-③-①     D.④-①-③

 

试题详情

(二)谚语、对联和诗歌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完成4-6题,

4.“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这是河套平原的真实写照。河套平原成为米粮川的主要原因是                                 (   )

    A.引黄灌溉      B.土地肥沃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5.上联“万里故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

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

   A.四川、福建     B.河北、河南     C.北京、河南     D.山西、安徽

6.“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内蒙占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术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试题详情

  (一)读中国部分地区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处发展种植业的一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2.图中②处所在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3.图中③处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热条件好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试题详情

孙犁与他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有他自己独到的地方。总的说来,孙犁的作品具有特殊的美感,他的作品,不仅有美的乡土、人物,美的思想感情,还有美的语言、文体,有人称他的小说为“散文化的小说”,甚至“诗化的小说”,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使孙犁的小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品位,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孙犁的成就,是他生活、思想、艺术长期积累凝聚的结果。

首先,孙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他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与他们同呼吸,共患难。他对生活的体验、分析和研究,就是感情积聚的过程。理解这一点,可以从他篇幅短小的作品入手。他的作品,未必有宏大的场面,曲折的情节,可是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能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孙犁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中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这是对他的小说最好的诠释。

其次,孙犁善于表现生活中的美。孙犁的小说,不写那些残酷的战斗,激烈的场面,血腥的遭遇。用他自己的话说,写的是“战争对人的生活,对人的心灵的影响”。这可以说是孙犁选取题材、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也就是独特的艺术角度。他更愿意写战争环境中人民群众多方面的丰富的生活情态,尤其热衷抒写女性的真善美。她们也参加战斗,但她们有他们的生活以至爱情;她们面对残酷灾难,她们更珍惜自己的希望和盼求、欢乐和幸福。而对这希望、盼求、欢乐、幸福的描写,正是孙犁作品中最美、最有特色的篇章。他在《孙犁文集自序》里说:“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她们。”这道出了他善于写妇女形象的根由。

不可否认,人民一心抗日,支持战争,对胜利的信念,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成长,迎击敌人的英雄气概等等,这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而孙犁的小说,正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些本质的某些方面。如果承认生活是广阔的,本质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那么我们既需要正面描写战争并充分表现其残酷性、艰巨性的作品,也需要孙犁这种深刻描写“战争影响”的作品。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生活,也丰富文学的宝库。

另外,孙犁重视创作技巧、表现能力,他的小说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牢固基础上的,是生活的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但作品又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浪漫的色彩。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写的是乡土人物,但创作中很少方言土语,也不借用民间通俗文艺的手段。这些都表明他的创作是精雕细刻,追求美丽的。

试题详情

这篇小说,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那双土气而又特别厚实耐用的袜子,做袜子要用布,所以小说就从布写起,不是写那块做袜子的布,而是写在解放后的天津买一块布带给乡下来的农民代表,作品由此写到过去生活和战斗过的阜平乡下以及乡下的值得怀念的人。这种倒叙的写法,一方面给人特别真实亲切的感受,凸现出作品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巧妙地烘托出当年的半块布头、一双袜子的深情。

试题详情

孙犁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现代文学史上,仅凭语言习惯和风格就可以判断出自那位作家之手的作品并不多,屈指可数的几位如鲁迅、沈从文……孙犁无疑也是其中之一。语言,尤其是对话,是孙犁创作中极为精心的方面。他的语言文字总是清新、明快、流畅,能描尽乡土生活的诗情画意,含蓄的情感又常真挚得深沉、浓郁,能表现出独特的文体美。缺少这些语言对话,便没有鲜明美好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这些动人的小说。

有些对话看似平淡,其实蕴涵深情(这一点要特别强调,或努力启发,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会,否则马虎的学生就会失之交臂)。例如下面这段对白:

“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这一组对话中,并无什么优雅的辞藻,可真是活灵活现,今天读来,只感到人物还栩栩如生,“我”的话,句句仿佛是被动的回答,但巧妙地交代了时代或生活背景,女孩子的话,一开始仿佛在试探,进行得很“慢”,等她知道了明确的答案,节奏突然变得很“快”。“我”可以帮你做,“我”家在什么地方,“我”有布(也愿意给你使),尽管中间加入了不可或缺的动作,还是几乎没有余隙。仿佛不容对方考虑,事情就这么定了。可是等到“我”真的前往时,女孩子又说“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就来了”。从这里,我们分明看到女孩子美好的心灵和矫羞的情态,真是回味无穷。

即使是交代性的语言,作家也不是随便苟且。例如小说的最后说:“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当年的女孩子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可是美好的心灵和要强的性格没有变,由此可见,“我”怀念她,就是因为她的美好和进步,决没有什么个人的情愫。寥寥数语,包含的内容很丰富。

试题详情

任何小说都离不开环境描写,《山地回忆》自然也不能例外。但是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实在精彩。说它精彩,就精彩在简要上。“要”是不可或缺,“简”则是干净利落,仿佛稍多一点的描写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损害小说的精练完美。例如开头的部分有处描写:“阜平的农民没有见过大的地块,他们所有的,只是像炕台那样大,或是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地。在这小小的、不规整的,有时是尖形的,有时是半圆形的,有时是梯形的小块土地上,他们费尽心思,全力经营。他们用石块垒起,用泥土包住,在边沿栽上枣树,在中间种上玉黍。”不多的几句话,既可见冀中人民的生活艰辛,也可见冀中人民的勤劳智慧,还可见冀中人民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支援抗战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品德,真是一箭数雕,言简而意无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