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2267  292275  292281  292285  292291  292293  292297  292303  292305  292311  292317  292321  292323  292327  292333  292335  292341  292345  292347  292351  292353  292357  292359  292361  292362  292363  292365  292366  292367  292369  292371  292375  292377  292381  292383  292387  292393  292395  292401  292405  292407  292411  292417  292423  292425  292431  292435  292437  292443  292447  292453  292461  447090 

12.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有        (   )

   ①严刑,则民亲法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板块挤压地壳上升         B.气候变暖

   C.植被遭破坏            D.围湖造田

10.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①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1.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试题详情

   下面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拆线图”,a、b、c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做出的折线,①②③④为一年内特殊的节气,读图判断7-8题。

7.在a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一年中有大半年为极昼

   B.每天夜晚均能用北极星确定方位

   C.经常可以看到极光

   D.终年高温多雨

8.若b地在北半球,则在③日期前后    (   )

   A.北京地区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B.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C.黄河和叶尼塞河同时出现凌汛

   D.此日过后天津的昼小于夜

试题详情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观测站。据图中信息完成4-6题。

4.观测发现M、N两河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沿岸有寒暖流交汇,有著名渔场分布

   B.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C.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D.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5.乙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甲站,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旱季较不明显           B.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C.上游修建水库           D.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和支流较多

6.甲乙两河流域园艺业水平高,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夏季光照充足

   C.西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以园艺业产品为原料的酿造业发达

试题详情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如果图示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8平方厘米,而其代表的实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据此完成1-3题。

1.这幅图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       (   )

   A.1:5000     B.1:1000    

   C.1:2500     D.1:50000

2.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是         (   )

   A.100-200米   B.200-400米   C.300-400米   D.100-300米

3.河流上游的剖面图可能是                        (   )

 

试题详情

(三)小结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试题详情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 

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试题详情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

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

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

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

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试题详情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