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有 ( )
①严刑,则民亲法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兼相爱,交相利 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板块挤压地壳上升 B.气候变暖
C.植被遭破坏 D.围湖造田
10.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①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1.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下面为“不同纬度一年中昼长变化拆线图”,a、b、c为三个不同纬度上所做出的折线,①②③④为一年内特殊的节气,读图判断7-8题。
7.在a纬度附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一年中有大半年为极昼
B.每天夜晚均能用北极星确定方位
C.经常可以看到极光
D.终年高温多雨
8.若b地在北半球,则在③日期前后 ( )
A.北京地区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B.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C.黄河和叶尼塞河同时出现凌汛
D.此日过后天津的昼小于夜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观测站。据图中信息完成4-6题。
4.观测发现M、N两河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沿岸有寒暖流交汇,有著名渔场分布
B.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C.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D.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5.乙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甲站,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A.旱季较不明显 B.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C.上游修建水库 D.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和支流较多
6.甲乙两河流域园艺业水平高,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夏季光照充足
C.西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以园艺业产品为原料的酿造业发达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如果图示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8平方厘米,而其代表的实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据此完成1-3题。
1.这幅图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 ( )
A.1:5000 B.1:1000
C.1:2500 D.1:50000
2.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是 ( )
A.100-200米 B.200-400米 C.300-400米 D.100-300米
3.河流上游的剖面图可能是 ( )
(三)小结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
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
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
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
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
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