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大楼挺气派
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1个巨大的半球形会议中心气势恢弘;数百亩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弋……
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区域,就是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办公新址。5月底,当网友将这个外观状似“白宫”的政府办公新址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后,其山水景观式的建筑格局和530亩的占地规模,引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声。
4、统计数据不能拿国情当遮羞布
在基尼系数问题上,舍“国际惯例”而取“中国国情”,怎么看都有拿国情当遮羞布的嫌疑。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超国际警戒线,也就是说,贫富悬殊程度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标准。这对于一贯强调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尴尬的事实。而用城乡分别统计的方法去“降低”基尼系数,字面上的基尼系数可能是降了,但贫富悬殊的事实并不会改变。这样的“国情折扣”,说穿了不过是“鸵鸟政策”而已。(《中国经济时报》6月15日 作者:莫林浩)
[时文选萃]
你,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巨人
作者:安崇民
美国《时代》周刊16日评选出2006年度人物,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正在上网的“你”。这家杂志说,正是千千万万个网民浏览网站,创建博客、视频共享网站和交友网站,才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推动传媒进入大众唱主角的时代。
一句话,《时代》周刊认为,每个使用互联网的网民才是2006年度影响力最大的人。
《时代》周刊编辑列夫·格罗斯曼说,普通网民当选2006年度人物的理由是:把握了媒体全球化的脉搏;推动传媒进入公众个体唱主角的时代;无偿工作,而且在专业媒体从业者自己的老本行上打败了他们。
这期《时代》杂志封面图案是一面镜子。对此,《时代》周刊编辑理查德·施滕格尔解释说:“你们,而非我们,改变了信息时代,镜子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一点。”
《时代》周刊从1927年以来每年评选年度人物,选择标准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对于新闻媒体和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不管这种影响是好是坏;能够代表本年度最重要的新闻事件,无论这种事件是好是坏。”
个人不知道《时代》周刊评选年度人物以来是否推出过“没姓没名”的人物,个人从不认为上了《时代》周刊就是“世界知名人物”。但今年《时代》周刊评选的“你”,按既定的评选标准,按今年评选的理由,无疑是2006年度影响力最大的人物!
每一个上网的你,可以随时知道万里之遥外一个角落、一个社区……新近发生的事情;每一个上网的你,可以随时将身边或个人新近发生的事情告知地球上的人;只要愿意,你可以和地球另一边的人聊天,可以和死了几千年的人对话;当所有一切都成为事实,你恍然大悟:哦,世界原来可以这么小--就在键盘的敲击中!哦,全球媒体原来这么脆弱--一次“回档”就能够搞定!可以“无限制”地唱主角、可以扭转乾坤、可以改变一个时代--那就是你!传播信息不是你的职业,传播信息也不是职业者的专利,当一切发明都将在“知识专利”里买卖的时代,惟有你的思想和信息是无偿的--却又威力无比地从买卖里胜出,有益于人类和时代。
每一个上网的你,不可能尽善尽美、也不可能避免恶意、更没有一成不变客观的是非;每一个你各说各话,每一个你各执己见,每一个你各有分辨;每一个你看到的花儿都有各人眼里的美,每一个你感受的冷暖都有各自的差异,每一个你对身外的鉴别都有特殊的见地,这,才是个人主角的珍贵。惟有这珍贵,你才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命运的主人、机遇的主人、幸福的主人。惟有你是主人,你才有别于机器、有别于动物、有别于植物、有别于空有人身而无人格的奴隶。
每一个上网的你,也许恶搞、也许杜撰、也许悲情、也许倦厌、也许怨毒、也许……;每一个上网的你,也许开怀、也许清闲、也许逗趣、也许明快、也许憨厚……。输入的信息一般是海洋里悠忽不见的滴水,总在海里;键入的字码偶尔激起一朵绽放七彩的阳光浪花,终会消弭;录进的符号或成飓风肆虐喧嚣,还将无息。悄悄进来又无声无息退出、亦或把地球抡翻了一回身,在海洋在大地象是那么回事,放进时空大不了闪烁了一阵。做自己的主人别希冀是别人的主人,改变自己的一切不期待改变别的主人,踏实了的你永远是时空一瞬。做细微之主始能为自己生存之主,吸附于时代之主始能立足自己之主;小自我始能成众大,视自悠忽始能成众之永恒。吃饭睡觉有次数,思维发散无止境;细微处个人得见民众明天久远,悠远广阔里公众视野显微私自存高绝;小独立于大小始成大,忽离别于悠忽始聚悠;镜子其论,评选其立。
没有每一个上网的你,就没有信息的海洋汇聚;没有每一个上网的你,就没有传媒的进入大众主体。你活跃了思想,思想活跃了你;你交互了信息,信息交互了你;你造就了时代,时代造就了你。益害有论,益害无定,益害从眼前长远,益害在时空更替。有心无心,在你,你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巨人。
2007届高三补习班晨读材料(48)
2007-1-4
[抚摸经典]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他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后又中博学宏词科。做过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王叔文革新集团,在藩镇、宦官等势力的反扑下失败以后,刘禹锡被贬为郎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被召回,因为玄都观的题诗触犯了执政者,再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以后又先后改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直到五十六岁,才调回长安,任主客郎中等闲散职务。后来又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晚年为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终年七十一岁。
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他的好友柳宗元、白居易对他的诗歌成就极为称赞,并常与之酬答和唱。著有《刘宾客集》。
[品评]
这首《西塞山怀古》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两句是对当年历史的回顾。西晋咸宁五年(279),司马炎为完成统一的大业,下令伐吴。在东起滁州西至益州的辽阔战线上,组织了数路大军,向东吴发动了全面进攻。当时身为龙骧将军的王浚,在益州造战船,“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处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晋书·王浚传》),此即诗中所言之“楼船”。船造好后的第二年,王浚带兵从益州出发,沿江东下,很快攻破金陵,接受了吴主孙皓的投降,从此东吴灭亡。
诗人把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纷纭复杂的历史过程全部删去,只截取了王浚发兵和吴国灭亡这两个开始与结束的场面,便集中概括了历史的全部过程。“下”与“收”二字,连贯而成,相互呼应。前者表明王浚兵来之迅猛;后者写出东吴政权覆灭之命运,冠以“黯然”,更见惨凄。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是承上联具体地写出金陵政权“黯然收”的景况和原因。“千寻铁锁”是东吴在西塞山下江险碛要处的设防。它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孙皓政权尽管腐败,但还是不愿轻易失国,而进行拚死抵抗的;二是渲染王浚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当时的东吴,为防御晋武帝的讨代,曾在西塞山一带筑营垒,设江防,并用铁锁链横截长江,以阻挡王浚的楼船。但王浚用木筏数十,上载麻油火炬,烧融了铁链,直抵金陵城下,迫使吴主孙皓举“降幡”投降。从历史上看,当时的东吴,非兵不多,将不广,城不固,地不险。只因孙皓不修内政,荒淫误国,致使“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三国志·孙皓》),所以必然要导致“铁锁沉”“降幡出”的下场。这个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不能不令人感慨深思。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
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滚滚东流。可是当年在金陵的帝王都哪里去了呢?
“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
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具有政治家头脑的刘禹锡,对这一点自然理解得很深,所以他积极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团,奋起改革时弊,力求挽救衰败的唐王朝。可是残酷的现实,使自己的愿望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使自己与集团其他诸人都屡遭迫害与打击。
所以这里的“几回伤往事”,不仅有对前朝兴亡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一个“伤”字,确谓痛矣!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对往事的“伤”是根于今世的忧,伤往事是次,忧今世是主。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的局面,但是几代皇帝都宠信宦官,排挤忠臣。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如诗人认为,这种情势若继续维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败,重蹈历史的覆辙。所以“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心叹喟。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西塞山怀古》一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真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时事卡片](2006年7-8月)
[焦点人物]
杜照宇:当地时间7月25日晚,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袭击,造成包括杜照宇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7月26日清晨,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杜照宇不幸遇难事件作出重要指示。8月7日,解放军总参谋部在京举行大会,沉痛悼念杜照宇烈士。国防部长曹刚川代表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向杜照宇烈士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其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杜照宇是国防部中校参谋,1972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获硕士学位。他曾任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武官助理,于2005年12月被派往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执行维和任务。
樊纲:8月11日,樊纲被任命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作为其中唯一的专家学者(其他委员都为财经部门的副部级官员),樊纲的任命引人注目。
樊纲1953年生于北京,1985年至1987年赴美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92年,他被破格晋升为社科院研究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他著有多部学术专著和近百篇学术论文。曾主持多项国家及国际机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近年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聘为经济顾问。
任志强:7月26日,他在一次业内论坛上说,“开发商不是傻瓜,如果房价会下降,那就不盖了……”此论一出,即招来网上如潮骂声和雪片般檄文。任志强山东掖县人(今山东莱州市),1951年出生,上世纪80年代初即从事房地产业,现任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真正让被喻为“地产巨鳄”的任志强声名大噪的,还是其近年来屡屡引发争议的“惊人”言论:“房产品牌暴利说”,买卖有理、炒房无罪,禁止炒房就是违宪,“房价疯长论”“富人优先论”等。
施明德:8月12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宣布发起“百万人倒扁运动”,旨在通过号召群众在陈水扁办公场所前静坐,迫使陈水扁主动辞职。
1941年出生于高雄市的施明德,1962年因被控涉入“台湾独立联盟案”被判入狱15年。1980年又因“美丽岛事件”被判无期徒刑,1990年才获释出狱。陈水扁、苏贞昌、谢长廷等人当年正是担任施明德等要犯的辩护律师才声名鹊起,进而涉足政坛。1993年11月,施明德接任民进党主席,并于1994年5月蝉联第六届党主席。1996年3月请辞党主席。2000年10月宣布退出民进党。
安倍晋三:9月20日,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将举行新一轮总裁选举,在可能参选的候选人各种民意调查中,一直居于绝对领先位置的安倍晋三赢得这场选举并当选日本下届首相的胜算相当高。
安倍晋三1954年9月出生,出生于日本政治世家。曾祖父安倍宽为众议院议员,外祖父岸信介是原日本首相,外叔祖父佐藤荣作也是日本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首相,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相。安倍晋三曾先后在森喜朗和小泉内阁中出任要职,并于2003年出任自民党干事长要职,成为小泉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金秉准:8月7日,继韩国“黄禹锡造假丑闻”被揭露后,刚刚就任副总理兼教育人力资源部长官的金秉准也因抄袭论文等造假丑闻而引咎辞职。
现年52岁的金秉准曾任总统府政策室室长,被誉为韩国“政府管理和经营”问题“专家”。今年3月,卢武铉还将金秉准列为国务总理的主要候选人之一,以接替因“高尔夫球丑闻”辞职的前国务总理李海瓒。
金秉准今年7月就职后,韩国一家媒体率先披露,他任韩国国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时,在198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剽窃学生收集的研究数据。此后,相继又有媒体报道涉及他的一系列丑闻,包括重复刊发学术论文、夸大研究成果、骗取政府研究经费以及学位交易等。随后,包括在野党在内的政治势力对金秉准施加压力,要求他辞职。
[新闻广角]
人命关天 别用道德困境挑战人性底线
作者:郭之纯
短短4天时间,两个男孩、一位母亲,先后死伤于车轮之下。他们先是被撞伤,紧接着,肇事司机踩动油门,第二次向他们碾压过来。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10岁,脆弱的生命瞬间消逝于车轮下。路上,残留着孩子惊恐伤痛的最后叫喊,残留着一道血痕。它们,会很快消散,而那些藏于死伤者父母亲人心里的痛,何时散去?
如果这是一个偶然事件,我们或许可以叹息命运无常;可很明显,“撞伤不如撞死”似乎已经成了某种潜规则,阴魂不散。我们可以批评现有的交通事故赔偿方式,责备制度的缺陷;但是,请注意,永远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在制度不完备时,在好制度诞生之前,人的良心、人的道义、人的底线,是最靠得住、最有力的支撑。
我们需要检讨制度,我们同样需要审视人性的善恶。
12月20日到23日,短短4天时间,在四川便发生了两起车祸后“二次碾压”事件。一名3岁男孩和一名10岁男孩,先被撞伤,后被碾死。同时因“二次碾压”受重伤的,还有10岁男孩可怜的母亲。这两起事件一经报道,迅即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新闻,也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在诸多评论中,我看到了一种貌似“理性”实则荒唐至极的论调:有人又开始从所谓的法律不完善入手,对司机何以产生“撞伤不如撞死”的逻辑进行所谓的分析;进而便是对相关法律进行责难,甚至认为是不完善的法律诱使司机作出了如此的疯狂行为……
正如有评论文章所指出的那样:“撞伤不如撞死”只不过是对法律的幻觉。文中强调,撞伤一个人可能比撞死一个人赔偿更多,但那只存在于某种理论上的极端情况下。而且,不让一个人为无意之过承担几辈子都还不起的赔偿,初衷是法律的人性化。所谓“撞伤不如撞死”,是人性之恶对人性化规定的故意曲解。其实,还有一种幻觉该文未能指出,或是认为不必指出:将人二次撞死,便已经是故意杀人。在中国杀人是要偿命的。难道死刑的代价要比经济赔偿小吗?
与“法律不完善”论如影随形、如出一辙的另一种认识方式,是将此当作道德命题,认为司机在利益算计之下,难免出现“撞伤还是撞死”的道德困惑,这是司机的道德两难……为此,新浪网专门搞了一个“撞伤不如撞死的道德困境”专题。
道德困境?看到这样的题目,笔者不禁后背发冷。也许,相关法律确实还存在很大的漏洞,赔偿方式不尽合理。如果法学家们事后将此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写出论文,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将此写入议案、提案,都无可厚非。但作为现场的观者和论者,面对如此血淋淋的惨剧,首先需要关注的,显然是人性何以会如此沦陷。而所谓道德困境的表述,却令人感觉“二次碾压”这种如此人性灭绝的举动,竟然有了某种“不得已”的苦衷!
人命关天!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利益算计,将人二次碾压至死,都已经是故意杀人,已经逾越了人性和兽性的界限!这是对基本人性的挑战,绝不是什么“道德”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困境。如果为了所谓“利益困境”,就可以故意杀人,而这竟然也能成为道德范畴的问题,则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恶行不能找到“道德两难”的借口?矿主保障矿工安全和增加安全投入是“两难”;企业在开动环保设备和节约成本之间是“两难”;拆迁者在与被拆迁户谈判与提高效率之间也是“两难”……显然,如果这种逻辑可以成立,则无论抢劫绑架等暴力犯罪还是医院见死不救等,都可以归结为“道德困惑”、“两难”了。
所以,说什么撞伤不如撞死是道德困境,其荒唐程度简直无以言表。说过分一点:如果说那个倒车将孩子碾死的司机毫无人性的话,那么以所谓困境来讨论此事者,如果不是思维不清,忘记了基本的人性原则,就多少有点儿看客心理了。
对“撞伤不如撞死”的讨论,既体现出一些人对法律的幻觉,同时也体现了道德标准的混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貌似理性实则毫无原则的一味寻找“外部因素”的评价和判断方式,近年来甚嚣尘上,甚至已经严重腐蚀了人们的道德感,混淆了对事件的判断标准。时下,类似的极端事件之所以屡屡发生,冷血司机--进一步则是假药、毒食品等制造者越来越多,与这种对法律和道德判断标准的扰乱、对人性底线的混淆,有很大关系。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文选萃]
“感动”的时尚元素
作者:魏剑美
岁末年头,为了配合中央电视台的“十大感动中国”,全国各省市照例竞相推出“十大感动”的地方版。笔者所在的湖南省算得此中高手,每年推举出的“十大感动湖南”人物,总有一二可以最终成功“感动中国”。这不,2006“十大感动湖南”列出的候选阵容依然十分抢眼,既有文花枝这样的“红色导游”、李春华这样的“优秀大学生”,也有袁隆平这样的“科技巨擘”,还有尚雯婕这样的“时尚新贵”。懂得传媒游戏规则的人一看这个名单就明白此中大有学问:在抓住“眼球经济”的同时,还紧密贴近着“时代脉搏”,其时尚元素的充沛和主流姿态的昭然足以让它八面讨巧、无往不胜。
当然,欠缺游戏精神的人照例要对这个名单提出质疑,譬如袁隆平尽管是功绩卓著的大科学家,给他颁发科技奖项无可争议,但怎么让人家一个埋头科技的人一再出来“感动中国”?(2004年他已经“感动中国”一次了)尚雯婕不就是一个超女冠军嘛,她怎么就“感动了湖南,更感动了中国”?评选举办方解释说因为相貌普通、歌艺平常、面部表情一般的尚雯婕,在成都、杭州赛区中相继被淘汰后仍未气馁,最终在广州赛区胜出并最终成功问鼎总冠军,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那么湖南那个辗转10余个省市报考公务员的女硕士更有理由“感动中国”,一再被炒鱿鱼但仍四处“揾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们更有理由“感动中国”!但是傻瓜都知道,此类活动的举办方是不去做这种横向比较的,“十大感动”这样的活动一开始比较的就是“时尚元素”,其“感动指数”和“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一样从来就是一个看不懂的魔方,只有幕后的操作者才知道怎么玩法。
在“感动湖南”活动中遥遥领先的文花枝是个笑容灿烂的女孩,谁看了都要受其笑容的感染,更何况她“来自一代伟人的故乡”,就连名字都来自于“伟人”诗词,这样的一个“红色导游”在遭遇车祸的时候喊出一句“别管我,先救游客”,并最终“因为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而落下残疾,当然足够感人。也正因此,她被各级领导接见,全国各地巡回讲演,“全国十佳青年”等荣誉名至实归,还获得最好的假肢安装并且免试读大学等等。
在被文花枝“感动”之余,我总是忍不住想到另外一个救人英雄:湖南芷江农民刘桂华,这个身患小儿麻痹症的48岁农民在2006年10月的一次车祸中不顾自己肾挫伤出血、腰脊椎骨折,带头营救了11名伤员。同样“因为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而最后晕倒,并在治疗期间数次尿血的他,在被媒体有限地报道了几次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如果我们将他和文花枝做一个比较的话,同样是车祸,同样都是自身受伤,同样都首先想到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但与身为导游、对游客负有一定责任的文花枝不同,刘桂华并没有任何职责上的义务,而且从道义上讲,他本人还是一个需要首先被救护的残疾人。也正因此,他比文花枝似乎更有理由“感动湖南”和“感动中国”,更有理由赢得社会的尊重。
但现实的情况是,频频出镜的是文花枝而不是刘桂华,对此,官方、媒体也许都有着各自的充分理由。但在笔者看来,其实质还是刘桂华自身“时尚元素”的欠缺:他既没有可以吻合“红色旅游”时势的身份背景,也没有可以宣讲道德情操的出众口才,更没有传递娱乐精神的青春面孔或者趣味故事。作为一个残疾农民,他的家境还算殷实,因此连“家贫如洗”、“贫病交加”这样的“感人情节”都没办法套上去。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也就彻底丧失了“感动中国”的资格。
毫无“时尚品质”和“时尚元素”的刘桂华没有“感动湖南”,更没有“感动中国”,但其拖着残腿转移伤员的情景却实实在在感动了眼见那一幕的每一个人。也许,这,才是“感动”的本意所在。
2007届高三补习班晨读材料(49)
2007-1-9
[抚摸经典]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品评]
宝历二年(826 )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阳,途经金陵。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诗大概写于次年初春。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暮景。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 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究竟在哪儿呢?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殆尽了。日暮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当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也早已销声匿迹。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
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便紧扣题意,自然而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这里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借以形象地表达诗人对盛衰之变的认识。看哪,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位于江心的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面对着滔滔江流,诗人想起了东晋军阀苏峻曾一度袭破金陵,企图凭借险阻,建立霸业。不久陶侃、温峤起兵在此伐叛,舟师四万驻扎在蔡洲。一时舳舻相望,旌旗蔽空,激战累日,终于击败苏峻,使晋室转危为安。他还想起幕府山正是由于丞相王导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驻守而得名。但曾几何时,东晋仍然被刘宋所代替,衡阳王刘义季出任南兖州刺史,此山从此又成为刘宋新贵们祖饯之处。
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变异呢?没有,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字下得醒目突出,情景交融,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警示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在这一联里,诗人思接千里,自铸伟词,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后来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二:“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无双。”即由此化出。足见议论之高,识见之卓。
尾联“《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六朝帝王凭恃天险、纵情享乐而国亡,历史的教训有没有被后世垂鉴呢?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诗含蓄地把鉴戒亡国之意寄寓于一种音乐现象之中,可谓意味深长。
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便是脱胎于此。
《贞一斋诗说》说:“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看古人名作可见。”刘禹锡这首诗就是这样,首联从题前摇曳而来,尾联从题后迤逦而去。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而不是为了追怀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
这种手法,用于咏史诗、怀古诗中,颇为高明,足资借鉴。
[年度盘点]
潮叩中国
--《南方周末》2007新年特刊
[新年致辞]
从今天起,我们更要彼此珍惜
这是2006年12月28日,时光的渡船穿越三百多个日子,穿越大江南北,又回到岁末终点,将开始新的轮回。
这是2006年的渡轮,这一年的中国潮起潮落,令人感慨万千。
这一年,中国经济继续一骑绝尘快速向前,国家实力明显提升。东盟十国聚首广西,中日政治突破多年坚冰,中非论坛“所有通往非洲的路都要经过中国”,中美战略对话驱使白宫三分之一的首长齐聚北京……世界,终于看到一个在和谐中崛起的中国。
这一年,房价续涨,股市翻身。欲望浮现,热度升腾。有人欣喜,有人踌躇,有人叹息。纸业出身的张茵成了中国女首富,自由市场的活力造就了一个个财富传奇;楼宇预售处前排起了久违的长队,不甘做房奴者,却一个个被迫做了房奴;毒多宝鱼、红心鸭蛋、欣弗事件,局部领域的失范频频示警,规则重建迫在眉睫……
这是2006年的渡轮,坐在船上的人们,冷暖自知。她承载的是人民,穿越的是时代,经历的是中国。面对人民,我们常常觉得有千万种方式来表达,有时却沉默得无话可说。
这一年,中央的最高层关注民生,我们看到了对百姓的珍惜。这一年,千年农业税成为历史,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学杂费全免,以公平为指向的新医改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设计。熊彼特说,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就是她的意识形态。诚哉斯言。
这一年,虽然历经波折饱受争议,物权法毕竟已进行史无前例的第七次审议,对私产的保护早已深入人心。入世初人们颇含忐忑,但在入世第五年,全面开放与融入世界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这一年,各种贪腐大案被一一掀开,从上海的陈良宇到北京的刘志华到郴州的李大伦,人们看到了公共财富被个别官员侵吞的丑行,更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这一年,我们不停地问自己,我们拥有一个怎么样的中国?
经过百年激荡,三十年变革,这是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大潮、却又相伴着许多难题的中国。
这是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但又始终顽强地向上生长的中国。
这是个全社会深深地被各种欲望搅动,但同时又发自内心地渴望和谐、正义与真实幸福的中国……
这是2006年的渡船,一条阔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渡船,因此,我们不得不彼此珍惜,因为我们彼此相连。
我们不得不问自己,是否忘记对那些无助者表示善意与怜悯。
我们不得不问自己,是否因为恐惧和冷漠,而不敢对不平事发出一声呐喊。
我们不得不问自己,是否忘记怎样去对朋友表达爱,甚至也不习惯对我们的妻子、儿女、父母去表达……
这是2006年的渡船,载着梦想和期待,将要重新上路。这时候,请让我们祝福你,朋友。我们彼此有情,互道珍重。
让我们再次上路,愿你我、愿这个国家一路平安,路都通畅,桥都坚固,隧道都很光明。从今天起,我们更要彼此珍惜。
[面孔2006]
■医生陈晓兰
从过期药到“光量子”
陈晓兰“打假”,应该从1996年举报医院高价出售“过期药”开始。
孙家瑞,陈晓兰的病人,妻子因病去世,生前曾服用同心地段医院所开的阿斯匹林,但无效果,遂对该药生疑。陈晓兰让他将药取来,发现已经过期。陈晓兰立即到楼下药房询问,药房称,是院长让进的,找院长,回说是上面领导布置下的任务。
陈晓兰向市卫生局实名举报,并留下“过期药”的样品。其时医院“以物代药”(即医生将劣质人参蜂王浆、三无小家电等物品以药品名义开给病人,由企业劳保结算)盛行,陈晓兰一并举报。
过期药一事一直没有下文,陈将样品索回时,发现上面的注册标志已被撕去。“以物代药”事后由卫生部发文,规定凡出现此现象者,院长就地免职,此风方在上海刹住。
1997年7月24日,陈晓兰在广中医院首次发现“光量子”治疗仪,此时该仪器在上海各医院风靡一时,被誉为“摇钱树”。她很快发现了问题:光量子发明者“上海医科大学陆应石”并不存在;陈晓兰做试验发现,该仪器伴丹参(中药名)使用时,会产生一种不明絮状沉淀物;一名叫施洪兴的病人,在使用该疗法时出现尿血伴全身皮下大出血,虽经抢救脱险,但由此落下慢性肾衰的终生疾患。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名称的治疗仪是合法注册的医疗器械,而这种疗法又是经上海市卫生局同意,且当时全市大小医院都在推广使用。这让陈晓兰一度投诉无门,而在此期间,有关陈晓兰是“神经病”的说法不胫而走,加上陈所反映问题的敏感,不少职能部门视她如瘟疫,避之惟恐不及。
在一位热心记者提示下,陈晓兰开始走“上层路线”。她通过《新民晚报》记者、全国人大代表李葵南向有关市领导反映。此时,陈晓兰是“神经病”说法达到鼎盛。李葵南将信将疑,在接待陈晓兰后发现对方逻辑严密,表达流畅,方才放心。
1998年6月,“光量子”在广中地段医院被禁止使用。然而在其他医院却照行不误,导致本院医务人员收入降低,这让陈晓兰在医院又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她将其他医院使用“光量子”的情况向上海医药管理局反映,一位处长告诉她,由于她不是其他医院职工,无权举报。她问谁有权举报,回复称“受害者”。
陈晓兰决定让自己成为“受害者”。1999年2月,她三天内接受四家医院“光量子”治疗,取证后向上海市医药管理局举报,结果仍未受理。她决定起诉。
1999年4月15日,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医疗保险局、医疗管理局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宣布了禁止使用“光量子”决定。但除上海以外的全国各地此疗法依旧在使用,直至2005年3月,即卫生部发文整顿并严格禁止此疗法为止。
“难得的”工作机会
举报过期药和“光量子”时,陈晓兰曾去过检察院。一位检察官对她讲:医务人员收入低,你们院长打打擦边球,增加你们的收入,情有可原。陈晓兰大惊--医务人员的实际收入并不低。她将自己的全部收入情况寄给税务部门,后者到医院调查,并对广中医院处以追缴所欠税款。此后,税务机关从1998年开始对上海市医院职工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陈晓兰也由此成为“公敌”。
1998年3月,陈被广中地段医院要求“全脱产自学”,1998年11月被该院以“自动离职”为名开除。
陈晓兰踏上上访路。在时任上海市长的徐匡迪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刘云耕分别批示之后,2000年6月22日,上海市信访办、卫生局、公安局等7部门联合召开协调会,为陈晓兰解决问题。会上,有关部门就陈晓兰在举报过程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向其道歉。同时决定设法将她调至闸北区彭浦地段医院理疗科工作,药监部门也奖励其两万元(此款于今年5月刚领到)。一位官员私下对陈晓兰说,这是上海市信访办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道歉”。
陈晓兰到新单位报道时,某部门的几位干部陪同,特意嘱咐陈晓兰要珍惜这次工作机会。陈晓兰闻后深感委屈,禁不住号啕大哭。此时,距离其母亲去世刚好一个月。住院期间,母亲曾嘱陈晓兰全力举报“光量子”,不必陪床。
在有关部门向市领导上报陈晓兰一事的处理结果时,也出现“希望陈晓兰同志珍惜这次工作机会”字句。时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的谢丽娟阅后,在此句下面用红笔标出,并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而这次“难得的”工作机会,陈晓兰还是未能珍惜。调入彭浦医院不久,上海市各医院出现另一种“摇钱树”: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陈晓兰发现后,犹豫良久,最后还是将举报材料和样品交与为其奔走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李葵南,李葵南在2002年上海市人代会期间转交至上海市有关领导。
2002年3月,与氦氖激光治疗仪配套使用的假冒光纤针(鼻激光针)被上海市药监局以“非法使用未经注册产品”名义查处,全上海各使用医院受到罚款处理,合计109万元。
鼻激光被查之后,陈晓兰发现另一种名为“光纤针”的器械,代替鼻激光与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相配套使用,使用方法与“光量子”大同小异,一样是伴随输液使用。陈晓兰为自己的举报后悔不已---鼻激光只是骗钱,而光纤针则可能致命。
不得已,陈晓兰只得再次冒险“以身试针”,取证后照例将各医院告上法庭,但均遭败诉。一直到2005年3月,卫生部发文禁止“血疗”,氦氖激光治疗仪方才失去市场。但由于该类产品均由国家药监局注册,注册号至今未撤销。
我从未孤独过
2002年,陈晓兰被彭浦地段医院以“工人编制”身份强令退体,由于当年调入时的手续交接存在问题不能解决,无法办理退休手续,至今仍无退休金和其他有关待遇。
然而陈晓兰“退而不休”,她多次往返北京,赴国家药监局和卫生部等部门举报。每月的第一个周一,是国家药监局例行的局长接待日,陈晓兰几乎从不错过。迄今,国家药监局五位副局长全部接待过陈晓兰。
2003年12月,上海市激光学会召开座谈会。会上,多位上海激光医学专家为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正名。一位专家就此事向上海市政府报告,报告称上海共有8家医院在使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陈晓兰与李葵南到各医院暗访,发现使用该疗法的医院远不止8家。
2004年1月14日,在受到国家药监局领导接待之后,就光纤针使用的合法性问题,陈晓兰赴北京参加论证会。在这个由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主持召开的论证会上,地段医院医生陈晓兰舌战个别专家和企业代表,并最终赢得多数与会专家的赞同。
然而这次一边倒的论证会并没有让光纤针倒掉。一个月后,国家药监局再次召开同样内容的论证会,不同之处在于,此次邀请了多名上海激光专家参加,陈晓兰则未被列入名单。此次会上,认可了氦氖激光血管内治疗的合法性。
在下一个局长接待日上,陈晓兰当着出席接待会的各司、处长面,将医疗器械司主持召开的两次论证会情况向国家药监局任德全副局长汇报,任德全当即责问下属:提出问题的全国就陈晓兰一个人!论证会为什么就不邀请陈大夫参加?你们有那么多专家,为什么就怕一个陈大夫?
国家药监局另一位曾接待过陈晓兰的副局长,在听完陈的情况汇报后,曾问她:现在像你这样的医务人员还多不多?陈答:我从未孤独过。
生命寓言
2004年7月15日,上海市卫生局领导同时签发了两个与陈晓兰有关的文件,一是《严禁在激光血管内照射同时进行药物输液的紧急通知》,下发至各区县卫生局和各医疗机构。另一个是《关于对本市光子氧透射治疗等问题调查和处理情况的报道》,仅印15份,上报上海市市政府,该报告一方面表示将严肃处理激光疗法使用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为陈晓兰在扭曲事实真相,混淆视听,并建议有关部门对其予以“训戒”。
上海市政府并未对陈晓兰进行“训戒”,而在以上两个文件下发后仅过几天,时任上海市卫生局局长的刘俊被免去职务。
同年7月,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被刑拘,后因受贿罪等被判刑15年。
2004年11月2日,陈晓兰在上海市一家三甲医院的老干部病房中发现一种名为“静舒氧”的问题医疗器械,她再次向上海市和国家药监局分别举报。该器械很快在上海被叫停,国家药监局后来连发四个文件予以查处。
然而就在陈晓兰的举报一次次受到肯定之时,一股暗流也在涌动。今年上海市两会期间,李葵南列席会议时,再次仗义执言,将陈晓兰因举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问题公之于众。
之前,曾有人放话,称若非李葵南站在背后,十个陈晓兰也被搞死。
看似乌云密布之时,陈晓兰的“运气”悄然而至。2005年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报道陈晓兰的事迹。几乎同时,《当代医学》杂志将陈晓兰列为“影响中国医改二十年”的二十名代表之一。
今年3·15晚会上,陈晓兰被中央电视台授予“质量先锋”奖。领奖时陈晓兰说:我们不可能永远都是医务人员,也不可能永远都是监管者,但我们注定都会成为病人---请大家关注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闻罢,台下掌声四起。
还是这一年4月,上海市市长韩正在社区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陈晓兰。他也是陈晓兰打假十年以来,继获得市长徐匡迪高度评价之后,又一位公开肯定其行为的上海市领导。之后,陈晓兰顺理成章地成为上海市药监局和上海市医保局的监督员。
陈晓兰“打假”的脚步也未停息。今年,在上海长江医院,陈晓兰又发现一种名为“恒频磁共振”的问题医疗器械,并迅速向国家及上海市药监局举报。此次举报前所未有地顺利,这个由河南郑州一家家庭作坊式企业生产的合法医疗器械,很快被上海市药监局发文停止使用。迫于压力,企业主动撤销了代表其合法身份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打假十年,陈晓兰偶尔回顾,不禁心生感慨,她无意中踏上这条不归之路,还将继续行走下去。
■台湾“倒扁”三剑客
邱毅和他的揭弊团队,仰仗媒体支持,日复一日地爆料,揭开了台湾“第一家庭”一系列贪渎弊案的遮羞布。
施明德应势而起,领导百万“红衫军”和平静坐,跨越蓝绿,不分族群,将民众中日益漫溢的“倒扁”情绪,组织为有序而有力的行动。
而陈瑞仁,在“国务机要费贪渎案”侦结后,最终认定台湾“总统”陈水扁涉嫌贪污与伪造文书,并起诉“第一夫人”吴淑珍为共犯。
从新闻介入,到民众实践,到司法发力,三人合力书写了一段华人社会的历史。
“御史大夫”邱毅
“3月份的时候,我搞了陈哲男的‘炒股黄牛案’,他现在已被判刑。5月初,我揭发了陈水扁女婿赵建铭的‘台开股票内线交易案’,最后他被收押。5月底6月初‘SOGO礼券案’,6月底是‘国务机要费发票案’,‘第一夫人’吴淑珍一干人终于以‘贪污共犯’被起诉。11月,我又揭发了陈水扁的儿子陈致中的海外账户,这一仗打了整整一个月……”
西方圣诞节前的平安夜,在电话那头隐约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中,台湾国民党籍“立法委员”邱毅,一件一件地梳理着自己揭发的弊案,语调平缓,时有停顿。
与此刻讲述时的平静不同,整整一年来,他一直在媒体面前保持了另外一种形象:激越、攻击性、高亢的语调、连贯反复地质问“陈水扁‘总统’,吴淑珍女士,请你们跟百姓原原本本地讲清楚,说明白,你们到底有没有……”
也正是在这样的质问中,从陈水扁的顾问,到台湾“总统府”的主要官员,到陈水扁的儿子、女婿,到陈水扁夫妇本人,邱毅单枪匹马,几乎掀动了陈水扁的整个执政集团。
直到这个平安之夜,当“倒扁”游行已落幕,对“第一夫人”贪渎的起诉硝烟正酣时,已到“知天命”年纪的邱毅,却在问自己“走这条路是对的吗?”
“50岁了,失去了婚姻,何苦呢?还要引起那么多争议,何必呢?”他似乎在回答自己。
“他就像古时的御史大夫,风闻奏事。”国民党中常委帅化民这样评价邱毅。
而据报道,看邱毅如何曝料,已经成为民进党主要人物每天的重要功课,以掌握第一手信息,而不至于在第一时间陷入被动。
“媒体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力量。”邱毅说。
事实上,他最早就是在台湾TVBS电视台的“2100全民开讲”节目中出示了前台湾“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哲男涉嫌“高雄捷运弊案”的关键证据,一张陈哲男在赌场豪赌的照片最终使这位陈水扁的“大内总管”丢官入狱。
这甚至让陈水扁撂下了“要TVBS关门”的狠话,但在媒体开放近20年之后,“总统”的这一威胁只是换来了TVBS“求仁得仁”的声明。而邱毅和张友骅、李涛等其他“揭弊英雄”一起,开始揭开台湾“第一家庭”一系列贪腐弊案的层层幕布。
“我们应该给他掌声。”台湾政治学者盛治仁说。
但是,持续的爆料给邱毅带来的,并不只有掌声,还有质疑。
他的朋友说他“比较幼稚”,而其他一些人则批评他“过度操弄”,“过犹不及”,“是为了公益,还是为了自己”。国民党党团也没有提供办公室给邱毅使用,因为“不愿意卷入揭弊案是非”。
“我时常在彷徨,时常在后悔,在矛盾。”邱毅说,“我每一刻都想逃离。”
“经过这么多的风雨,我现在‘技巧’更成熟了,更聪明了。”邱毅说,“但总觉得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可爱了,那时候起码还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傻劲。”
但他还是没有逃离,这种“傻劲”继续成就着邱毅的宿命。他最近的一场“战役”,是揭发陈水扁的儿子陈致中在美国银行以个人姓名开户,存款1650万美元,还在美国拥有3栋豪宅。
“这是陈水扁真正的命根子。”说这话的时候,邱毅的语调重新激昂了起来。
“邱毅的爆料,引发了民众对陈水扁的不满,这种不满,正是后来施明德带领百万‘红衫军’上街的前提。”台湾《中国时报》主笔杨渡说。
“斗士”施明德
台北凯达格兰大道,正对“总统府”,街边竖立着胡适的雕像。这里是台湾选举政治的中心,每在选前,各党派候选人的“造势大会”在这里轮流上演。然而从9月9日开始的近一个月里,这里没有了“蓝”、“绿”、“橙”,只有一种颜色,“红”。
白天,这里聚集了带着小朋友的家庭主妇、退休老人,黄昏一到,下了班的“上班族”匆匆赶来,“为自己加班”,下了课的大中小学生也走进队伍中,“补习公民教育”。
一个两岁的孩子,用天真的口吻,背诵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在他的周围,四个大气球飘扬在台北的天空,上书“礼”、“义”、“廉”、“耻”。
所有的民众,都身着红衣,头绑红布,他们被称为“红衫军”。在“红衫军”中,你只要喊出“阿扁”二字,立刻就有一大群人配合着大喊“下台”,因为“要陈水扁知耻”是他们共同的诉求。
从9月9日开始“倒扁”静坐,到9月15日超过100万“红衫军”“围城”大游行,以全台湾2300万人的总数,上街人数所占比例已经创下世界纪录。
而那时那刻,施明德,激动落泪,跪谢长天。
“我当天晚上就觉得:此生,我死可瞑目了!”施明德说。
这位台湾民进党前主席,因不满陈水扁当选“总统”后日盛一日地向“金权”靠拢,他又于2000年退出了民进党。
一年来,邱毅的团队揭发了整整29宗贪腐弊案,其中没有任何一宗,陈水扁能“说清楚,讲明白。”这终于让施明德这位怀有最纯粹的理想主义情结的“斗士”,在动完了肝癌手术后几天,亲笔写下致“老战友”陈水扁的公开信,既震撼了希望“倒扁”却苦于没有组织者的民众,也震撼了整个台湾政坛。
在信中,施明德写道:“最大的危机,在于人民失去了信心和信任!”
5日后,施明德开始号召民众捐100元(新台币),作为“倒扁基金”,只10天,就有110多万人到邮局汇款。他和百万“红衫军”一道,从邱毅手中,接过了“倒扁”的接力棒。
不论结果如何,对需要他的民众,施明德已尽心尽责。从募款到预演,从“9·15围城”到10月10日“天下围攻”,当“红衫军”群情汹涌时,施明德默默沉思下一步的规划,当滂沱大雨稍稍浇熄民众的热情时,施明德大踏步走上主席台,不发一语,只高举右手,四指握拳,拇指向下,刹那间又使“阿扁下台”的口号声震彻天际。
而对他自己,施明德写好了遗书。“因为这次是要扳倒台湾最有权势的人。”他说。
时任“倒扁”总部发言人盛治仁说,从一开始施明德就很明确,上街头不是革命,而要在正常的民主体制内,重新找回社会的公义。所以,当对吴淑珍的起诉书终于出台后,施明德就明白,该是退场的时候了。
从12月5日开始,施明德“自囚”于台北市的一处公寓。把“倒扁”的接力棒交给检察官陈瑞仁之后,施明德开始兑现诺言---静坐到陈水扁下台为止。
在里外两间的公寓中,施明德比照曾经历了25年的牢狱作息,除非必须外出看病,或者“红衫军”有重大活动,他将一直待在这间斗室里。
检察官陈瑞仁
陈瑞仁开始着手调查“国务机要费发票案”时,台湾司法界在民众中残存的一点信任,已经风雨飘摇。之前,“三·一九枪击案”经过了整整两年的检调,却还是成了一桩“无头案”。
陈水扁的副秘书长和女婿,虽已在各自的弊案中被定罪,但他们和陈水扁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却被视而不见,直接牵涉到吴淑珍的“SOGO礼券案”,检调机关最后的结论居然是送礼券者有罪而收礼券者无辜。
所以,直到陈瑞仁公布起诉书的前一刻,施明德警告,如果还有对“第一家庭”的任何包庇,他就将“率领”红衫军包围“司法部”。
然而,当检察官陈瑞仁历经4个多月,传讯276人次,详细核对超过700张发票的来龙去脉,并最终将调查起诉书呈到了全体台湾民众的面前时,大家读到了这样的话:
陈水扁“涉嫌贪渎犯罪”,但因其“受‘刑事豁免权’保障,将待其被‘罢免’或解职后,再行诉究其刑事责任”……“吴淑珍虽不具公务员身份,然其与具有公务员身份之人共同实施犯罪”……
认定陈水扁贪腐,起诉“第一夫人”为“共犯”,“他展现了司法界的良知、良能和道德坚持。”对陈瑞仁,国民党中常委帅化民不吝溢美之词。
台湾《联合报》更称陈瑞仁“以无比的勇气……把自己写入历史”。
诚如台湾媒体所说,陈瑞仁完全可以相信陈水扁的说词,而以“国家机密”为由,不做任何查证,不向社会公布内情。
但他选择了对他的职业负责,对历史负责。
“做检察官要有检察官的样子。”陈瑞仁说,“国家要强大,就是大家要把本分做好。”
陈瑞仁的父亲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难者,母亲留学日本。在台湾的政治板块中,他是“深绿”,学生时期就参与了反对国民党的党外运动。然而他现在起诉的,正是绿营的“领袖”。
陈瑞仁说,检察官应该坚持用法律思考,而不是用政治思考,“离开投票所的布幔,心中就没有了颜色”。
“此案事实上开创了台湾‘独立检察官’的先例。”有评论说。
“陈瑞仁实际上经受着来自权力系统和街头运动的两股压力。”盛治仁说。
陈瑞仁读过的中学,已将他列入“校友荣誉榜”。不少他的学弟在学校的网站留言,称“以学长为荣”,更有人因他而萌生“读法律系”的念头。
而他似乎并不愿享受这份为他带来荣誉的工作。“一场噩梦终于结束了。”完成起诉书后,他这样说。
就在陈瑞仁完成起诉书后两天,以为官清廉、办案正直著称的台湾前“法务部长”陈定南过世。在“检察官改革协会”的网站上,陈瑞仁留言道:“在这黑暗时刻,我们更加怀念光明磊落之人。”
时近2007年,邱毅和他的揭弊团队还在搜集线索,查证陈水扁儿子、女儿在美国的巨额账户。“因为所有的资料几乎都在美国,我们的搜证很困难,但是绝没有放弃的可能。”邱毅说。
施明德依然静坐在自设的“囚牢”中。坐在“总统府”里的“总统”其实是囚犯,囚禁在这里的反而是自由人。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系教授本杰明·巴贝尔的一席话,施明德觉得“深得我心”。
至于陈瑞仁,他起诉“第一家庭”贪渎的案件,正在台北地方法院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陈瑞仁说,如果有必要,他将亲上法庭,和辩护者对质。
尽管各有局限,这三个人,连同他们的团队,连同媒体、自发的民众、司法界的工作者,在值得记住的2006年,在台湾这个2300万人口的岛屿上,完成了一段历史。
(未完待续)
2007届高三补习班晨读材料(50)
2007-1-11
[抚摸经典]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品评]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旅的生动纪录。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相当不易的。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点染,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出来,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涵的诗意。“和”字下得精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融境界。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 流荡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了读者。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非常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相映成趣,也就没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聚焦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新颖,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置山水于方寸之中。“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别致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卓然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远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若无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是难以如此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足见大家手笔。
[年度盘点]
潮叩中国
--《南方周末》2007新年特刊
[面孔2006]
■易中天“品三国”
成名、走红、致富,对易中天是如此突然。在安静的大学教了几十年的书后,即将退休的他,因一档叫《百家讲坛》的电视节目红过“超女”。
所以在岁末年初,他的忙碌可想而知--先在天津录了和中学生对话的电视节目,然后领取了2006年度《新周刊》新锐人物奖。接下来又赶回北京,现身《实话实说》年终盘点节目,并准备下一期《品三国》的录制。
有人把谈论他的文章编成书,结集出版《说不尽的易中天》;有批评者出版了《给易中天补牙》。他在北京签名售书,动用了几十个警察维持现场秩序;他在某大学的礼堂作演讲,场内坐满了场外还围了几百人。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都在谈论他和他讲的《品三国》,记者和导演都在找他做采访做节目。
电视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和传播作用让易中天感到意外,也让他感到自己这些年走出书斋选择的传媒道路没有错。作为上世纪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武汉大学中文系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易中天之前是新疆建设兵团的一名中学老师。他没有上过大学,直接考的研究生。
厚实的生活阅历,使得易中天做学问有别他人。当时的武大把读过大学、以正式毕业本科生身份考上来的学生们称为“正规军”,把易中天、邓晓芒这样一批人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去插队靠自学考上的研究生称为“土匪”。
毕业时按照当时政策,易中天得回新疆,当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说,“人才难得”,坚持要把易中天留下来。为此惊动了当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起了一场纠纷。最后,武大给了新疆5个本科生,易中天留校任教。
易中天的自傲和书生意气,他在武大处境并不好。留校任教10年,但职称仍然是讲师,住房问题也一直得不到解决,一家三口人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简易教工宿舍里,冬天只能靠烧煤取暖,妻子还因此煤气中毒。
这使得易中天后来下决心去厦门大学。但这里的学术之路也不顺畅,大学教授研究题目主要靠申请科研经费,因为他做的跨学科研究被称为“野路子”、“不学无术”,所以拿不到经费。他到北京出差,连招待所都住不起,只能住以前的学生家里。
在大学里教书,易中天带的课也不多,基本上他的课都能排在一天之内上完。即使他的《闲话中国人》、《品人录》、《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等4本“随笔体学术著作”出版,也并不能赢得同事们对他的专业认可。
但这些书的出版,改变了易中天的命运。一些喜欢他的报纸编辑开始向他约稿,《文汇报》、《解放日报》出现了他的专栏。随笔和专栏虽然换不来职称,但至少还是能换来稿费。易中天把这称为“生产自救”。在这个过程里,易中天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以最简单明了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术走向市场、走向社会,为“人生而学术”。对于易中天的这种选择,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赞同的人认为学术本来就应当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走向市场。反对的人认为他应该呆在书斋里好好做他的学问,现在不务正业整天在外奔忙。
正是报纸上的这些专栏和后来那本《读城记》,让易中天接触到了电视传媒:凤凰卫视的王鲁湘找到了他,请他上《纵横中国》系列节目。《百家讲坛》的策划人就是看到这个节目里的《湖北篇》时,别的嘉宾学者都一本正经,只有易中天在大讲武汉街头的热干面,然后找到了他。
当时,央视推出了“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考核机制,“收视率”决定节目生死。而《百家讲坛》改变制作思路。易中天走进了《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里的汉武帝。而在当年,阎崇年出山靠《清十二帝疑案》救了这个栏目,
制片人万卫对易中天的表现非常满意
3、应给基尼系数打一个“国情折扣”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但我国不能照搬国际统计口径,因为我国城乡差距大是造成基尼系数较大的原因。目前分别来看,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统计都低于0.4,“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基尼系数到了0.45也没有引起社会动荡的原因”,应该正确认识基尼系数,给基尼系数打一个“国情折扣”。(《中国证券报》 6月14日)
2、房产巨头的社会责任走向
据《经济观察报》6月10日报道,19名中外地产巨头召开“闭门会议”,达成5点共识,其中一条是“房地产企业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不仅是投资者、参与者,还应当是建设者,我们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耳边听惯了“商人不该考虑穷人”之类的嚣张之语,如今听说这些向来我行我素的大佬们突然要高举“社会责任”的旗帜,还真有点不适应。
在强大的商人趋利力量面前,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力量,只靠舆论压力和商业伦理,有几个企业家主动扛过“社会责任”的特例?政府的纵容,只会让企业的责任感丧失殆尽,只有政府的屁股真正坐到了老百姓一边,商人的责任感才会“倍增”。 (《北京青年报》6月12日)
“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时事卡片](2006年6月)
[焦点人物]
金春明:6月6日,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本溪市支队明山区大队特勤中队一班班长金春明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雷锋式消防战士”荣誉称号。金春明197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一个偏僻小山村。5岁就成为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入伍11年来,忠于一名消防战士的职守,在1650余次灭火战斗、抢险救援中,这位瘦小的消防战士总是置生死于不顾、冲在最前面,他从高空、水中、井下、山崖、高速公路等各种灾害现场救出65名群众。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百姓的保护神”。
黄健翔:6月27日晚,在世界杯1/8决赛中,意大利队在比赛的最后关头凭借一个点球以1∶0战胜澳大利亚队,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高喊:伟大的意大利!意大利万岁!不要给澳大利亚人任何的机会!他们该回家了……对黄健翔的现场解说观众毁誉不一,并激起了“观众需要怎样的解说员”的讨论。央视体育频道世界杯报道的总负责人张斌,以“失声、失态、失礼、失常”评价了黄健翔的解说。黄健翔今年38岁,毕业于外交学院,现为一级播音员。2001年曾获央视十佳主持人称号。
王永庆:6月5日,担任台塑集团董事长达半世纪之久的王永庆卸任。王永庆有“经营之神”美誉。他1917年出生于台北,祖籍福建安溪。曾做过茶园杂工、米店徒工。1954年创办台湾塑胶公司。目前台塑关系企业旗下计有台塑、南亚、台化等20余家企业,在岛内外多地设厂,是岛内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他在台湾100家大富豪排名榜上名列前茅。台塑集团近年来在祖国大陆建立了30多家企业,投资额达数十亿美元。多年来,王永庆先生积极兴办公益事业,帮助祖国大陆部分特困生完成学业。
杨子恒:6月20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行活动,庆祝大陆旅英学者杨子恒教授当选为2006年度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旅英华人。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科学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学术团体之一。杨子恒1964年出生于甘肃,1987年和1992年先后在北京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和农学博士学位。他现为伦敦大学学院统计遗传学教授。杨子恒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分子进化论、分子分类学、计算机生物及生物信息学。
刘志华:6月11日,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因生活腐化堕落被免去职务。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对其立案审查。刘志华现年57岁。据“首都之窗”网站介绍,刘志华原工作分工为协助负责规划方面工作,负责建设、国土房管、体育、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工作。他兼任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危旧房改造和古都风貌保护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指挥、北京市足球运动管理委员会主任等。
李文和:6月2日,美国政府及5家新闻机构就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控告其违反隐私法侵犯自己私人权利案与李文和达成和解协议。李文和获赔164.5万美元。李文和1939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屏东,1974年加入美国籍,曾在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洛斯阿拉莫斯核试验和核技术实验室工作20年。1999年,因为被怀疑所谓“向中国提供机密”而受到美国的司法调查。尽管没有找到李文和“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但美国司法部和能源部仍于1999年12月10日提出了针对李文和的59项指控,正式对他提起诉讼。李文和被判处278天监禁。
巴菲特:6月26日,素有“股神”之称的美国第二大富豪沃伦·巴菲特宣布将他在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近370亿美元资产捐给5家慈善基金会,从而成为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一笔个人慈善捐款。然而,巴菲特不会就此停止慷慨解囊。据美联社7月2日报道,巴菲特剩余的7万多A级股价值近70亿美元也很有可能捐给慈善机构。现年75岁的巴菲特是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据《财富》杂志报道,巴菲特目前拥有的财富为约440亿美元。
[观点]
1、“房产新政”别跟百姓玩“文字游戏”
九部委提出的“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要占开发总面积的70%”这一新政,让城市中低收入者兴奋了没几天,就被浇上一盆凉水--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解释了一番套型建筑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说90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积约等于100-105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说实话,对于他说的一大堆概念和公式,我等普通老百姓真的是一头雾水,只知道销售面积差了10平方米,就要多付出五六万元血汗钱。
中央部委出台政策怎么能朝令夕改(变通仍是变相的朝令夕改)?我们的官员们把事情想清楚了再说不行吗?今天为了勉强讨好老百姓放出一点“狠话”,明天又为了照顾利益集团的情绪而把那一番言犹在耳的“狠话”收回去。原本“90平方米以下占七成”的“房产新政”,经历了如此意想不到的变通,难怪网友感慨:如今就连房地产主管部门也像开发商那样大玩文字游戏而“忽悠”老百姓了! (《中国经济时报》 6月15日)
5、C、世上少有赞叹别人的文人,更鲜有批评自己的文人,巴金却对自己的作品说“不”。他曾对《巴金全集》编辑王仰晨说过,他的作品百分之二十不合格,是废品。
4、D、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3、A、含义 疑窦 参差不齐
2、B、缜密 洽谈 世外桃源 黄粱美梦
1、B、肄(yì)业 吮(shǔn)吸 里弄(lòng) 得主忘筌(quán)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