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3029  293037  293043  293047  293053  293055  293059  293065  293067  293073  293079  293083  293085  293089  293095  293097  293103  293107  293109  293113  293115  293119  293121  293123  293124  293125  293127  293128  293129  293131  293133  293137  293139  293143  293145  293149  293155  293157  293163  293167  293169  293173  293179  293185  293187  293193  293197  293199  293205  293209  293215  293223  447090 

45、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回答“必不得已而去”时,最后保留了“民信之矣”。下列与孔子的观点一致的是:www.k@s@5@               高#考#资#源#网

A.软实力即精神力是综合国力中重要的部分  B.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提高综合国力

C.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D.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试题详情

44、当国际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拖入“寒冬”之时,我国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屡创佳绩。进入2009年以来,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呈现强劲攀升态势。这说明

A.我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B.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C.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D.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试题详情

43、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话动。开展这项带动,有利于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42、“ 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4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通过汉字“人”的体形,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蓝色之水的体色,表达“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海宝”与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形象上各自不同,在承载和传递文化的任务上也各有侧重。所以有人说“海宝”是海文化的折射,“福娃”是京文化的体现。下列对于“海宝”、“福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两者都有着较大的社会价值 ② 两者的差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③ 两者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④ 两者的差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40.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礼仪为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 

试题详情

39.到韩国参加第二十二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与会代表都得到了由组委会赠送的两张光盘,一张是《民歌,阿里郎》,收录了在韩国各地流行的不同时期的十三首民歌阿里郎;另一张是《世界歌曲,阿里郎》,收录了十三首世界各国改编的歌曲阿里郎。这启示我们 

①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 ②要重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系统整理  ③应允许和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试题详情

38.某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要求各班教室张帖标语口号、班标、奋斗卡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其依据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试题详情

37.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和而不同”。这表明

A.中华文化因包容性而不断同化其他民族文化B.传统文化一脉相传,一成不变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D.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先进的思想

试题详情

36、许挺说,以前古孝称“父母在,不远游”但现在为了求学、为了事业,许多年轻人都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别的城市去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孝,只要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父母就很满足。

A.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B.传统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应彻底否定

C.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D.传统文化应随着个人的需求相应变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