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题)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图完成13-14题。
13.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
A.新疆、山东、北京 B.湖南、福建、海南
C.广东、浙江、上海 D.上海、新疆、云南
14.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答案 13.C 14.B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据此完成11-12题。
1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12.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使东北人口金字塔最有可能接近于图中的 ( )
答案 11.B 12.A
读“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7-10题。
7.曲线②表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
A.乡村→城市 B.城市→乡村
C.城市→城市 D.不固定
8.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所属的模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气候因素
10.人口的迁移往往造成的影响有 ( )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 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③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力
④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7.B 8.A 9.C 10.D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回答5-6题。
年龄 |
0-14 |
15-60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 |
2 000 |
6 500 |
1 500 |
10 000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3.7 |
|
乙 |
人口数 |
3 500 |
6 000 |
500 |
10 000 |
死亡率(%) |
0.75 |
0.7 |
2.2 |
3.65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
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
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5.C 6.B
(2009·陕西汉中模拟)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 )
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
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
4.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增长率高
答案 3.B 4.D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变化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其中老龄化进程加快,出现较多长寿村和城市化水平发展较快以及人口迁移率明显上升等我国人口变化的重要特征。据此回答1-2题。
1.“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 )
A.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2.(2007·山东文综)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 )
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答案 1.C 2.A
17.(2006江苏25题)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循环系统实现光分解水制氢。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光电池提供,反应体系中I2和Fe3+等可循环使用。
⑴写出电解池A、电解池B和光催化反应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⑵若电解池A中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试计算电解池B中生成Fe2+的物质的量。
⑶若循环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电解池A中流入和流出的HI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光催化反应生成Fe3+的速率为c mol·L-1,循环系统中溶液的流量为Q(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溶液体积)。试用含所给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溶液的流量Q。
16.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Cr2O72-的酸性工业废水,采用下面的处理方法: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NaCl,以Fe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Cr(OH)3和Fe(OH)3沉淀生成,使废水中的铬含量达排放标准。
⑴ 试写出两极上的电极方程式;
⑵ Cr2O72-的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试写出Cr2O72-转变成Cr3+的离子方程式;
⑶ 废水由酸性变为碱性的原因是什么?试写出生成两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⑷ 能否改用石墨电极?为什么?
15.将铝制品与另一种材料作电极,以某种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通电后在铝制品和电解液的接触面上逐渐形成一层Al(OH)3薄膜,薄膜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小孔,电流从小孔通过并产生热量使Al(OH)3分解,从而在铝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上述原理,以铝制品和铁棒为电极,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为电解液进行实验。
⑴ 铝制品表面形成氢氧化铝薄膜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电解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太大或太小)的原因是 ;
⑶ 使用NaHCO3溶液为电解液,会减缓阴极区溶液pH的增大,能说明这一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是 。
14.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右图的电解实验可制得纯净的Fe(OH)2沉淀。两电极的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⑴ a电极材料应为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⑵ 电解液c可以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⑶ d是苯(C6H6),其作用为_______,在加入C6H6之前对c应如何进行简单处理?_______;
⑷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编号)
A.改用稀硫酸做电解液 B.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压
C.适当减小两电极间距离 D.适当降低电解液的温度
⑸ 若c用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Fe(OH)2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电解,除在电极上可以看到气泡外,混合物中另一明显现象为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