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实验原理:多用电表由表头、选择开关和测量线路三部分组成(如图),表头是一块高灵敏度磁电式电流表,其满度电流约几十到几百A,转换开关和测量线路相配合,可测量交流和直流电流、交流和直流电压及直流电阻等。测量直流电阻部分即欧姆表是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原理如图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并调节R使指针满偏时有
Ig=
=
(1)
当电笔间接入待测电阻Rx时,有
Ix=
(2)
联立(1)、(2)式解得
=
(3)
由(3)式知当Rx=R中时,Ix=Ig,指针指在表盘刻度中心,故称R中为欧姆表的中值电阻,由(2)式或(3)式可知每一个Rx都有一个对应的电流值I,如果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对应的Rx的值,那么当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就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它的阻值。
由于电流和电阻的非线性关系,表盘上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对应的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电阻的零刻度在电流满刻度处。
实验器材:多用电表,标明阻值为几欧、几十欧、几百欧、几千欧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小螺丝刀。
实验步骤:
①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
②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③短接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④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⑤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⑥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的最高挡,拔出表笔。
①多用电表在使用前,应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电流表的零刻度,若有偏差,应进行机械调零。
②测量时手不要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③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中间刻度附近(可参考指针偏转在~5R中的范围)。若指针偏角太大,应改换低挡位;若指针偏角太小,应改换高挡位每次换挡后均要重新短接调零,读数时应将指针示数乘以挡位倍率。
④测量完毕后应拔出表笔,选择开头置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电表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电。
2.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目的:
⑴知道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进一步感受电源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
⑵经历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学会根据实验合理外推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⑶进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误差的分析,了解测量减小误差的方法。
⑷培养仔细观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恰当处理数据等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实验原理: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不能直接进行测量,但电源在电路中,路端电压和电流与电动势和内阻可以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建立联系,因此,通过测量路端电压和电流,可以计算电动势和内阻。由于有电动势和内阻两个未知量,所以要改变路端电压和电流至少获得两组数据,才能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建立两个方程,解得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方法:
⑴由(E=U+Ir)可知,测量器材为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开关
⑵由(E=U+Ir)变形(E=IR+Ir)可知,测量器材为一个变阻箱、一个电流表、电源、导线、开关
⑶由(E=U+Ir)变形(E=U+Ur/R)可知,测量器材为一个变阻箱、一个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
1.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目的:用伏安法间接测定某种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
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实验器材: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50Ω),电键,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米尺。
实验步骤:
①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②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③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
④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断开电键S,求出导线电阻R的平均值。
⑤将测得的R、、d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
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⑥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①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②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③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电键、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④闭合电键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⑤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I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八)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长江、黄河、松花江、淮河、雅鲁藏布江的流域水量平衡值,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0分)
河流流域 |
流域面积(km2) |
年降水量(mm) |
年径流量(mm) |
年蒸发量(mm) |
① |
557180 |
525 |
145 |
380 |
② |
75443 |
492 |
76 |
416 |
③ |
269283 |
929 |
191 |
738 |
④ |
1808500 |
1055 |
542 |
51 |
⑤ |
453690 |
1438 |
772 |
666 |
⑥ |
240480 |
699 |
474 |
225 |
1.上表数码代号中表示长江流域的是 ,判断理由是 。
2.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为蒸发系数,上表各河流域中蒸发数最低的是 ,该河流域蒸发系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3.表中①河一年中有两次汛期,其中较早的汛期出现在 季,此时河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4.我国各河流域差异很大,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北方与南方河流流域的差异是 。
5.表中各河流中降水量最大的是珠江,与另外五条河流相比珠江的汛期最大,其原因是
。
(七)读“南美洲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利马年平均降水量为 ,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① ;
② 。
2.利马以南,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都比大陆西岸高,原因是:
① ;
② ;
③ 。
3.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纬40°以南大陆西岸降水量超过 mm,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该地区大陆西岸比大陆东岸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
4.秘鲁的印加文化属于世界文化圈中的 文化圈,中国属于 文化圈。
5.某些年份,秘鲁沿岸表层海水温度会常上升,引起气候异常,这一现象称为 现象,当该现象发生时,下列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
A.秘鲁寒流上升现象明显加强
B.赤道逆流有明显增强的现象
C.南美洲西海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D.秘鲁渔场捕鱼量明显增加
(六)读右图(太阳日照图)并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的情况,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
2.图中,①地和②两地均位于晨昏线的 线上。①地日出时间是 点钟,白昼时间是 小时。
3.按图中所示情况,此时北京时间是 点钟。②地是 点钟,在这一天中②地旗杆影子的变化顺序是 (单项选择)
A.西南→正南→东南 B.东南→正南→西南
C.西北→正北→东北 D.东北→正北→西北
4.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
A.北京 B.广州 C.①地 D.②地
(五)读中国两大地区图,完成要求(10分)
1.图1中数码代表不同的山脉,其中地处地势三级阶梯交界处的是 。处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处的是 ,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处的是
。(以上空格用数码填写)
2.山脉②西侧的地形区是 ,分析该地区地面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是
3.关于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
A.①的南侧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B.②的东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C.③的北侧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D.④的北侧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河西走廊
(四)中国最大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1船于3月14日从海南三亚启航执行渔政管理任务,15日抵达西沙群岛,该船将主要担负起在中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护渔护航的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南沙群岛的岛礁从成因上看多属于 岛。
2.下列国家可能在南海海域与中国发生领海争端的有(多项) ( )
A.菲律宾 B.日本 C.文莱 D.印度
3.图中A、B、C三处,最易形成大渔场的是 ,请说明判断理由:
(3分)
4.甲、乙两图中,表示2月水温分布的是 图,请说明判断依据 。
5.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分布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 ,主要原因是
。
6.在中国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主要原因是 。
7.甲图中, 海的等温线自南向北呈舌状凸出,原因可能是 ( )
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大陆的影响 D.径流的影响
(二)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回答问题。(16分)
1.我国雨涝区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试从地形和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
2.图中A地区为我涝区,试从有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原因:
。
措施:
。
3.B河为 河(填河流名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说明其地理意义 。
4.根据水系、地形、气候因素分析B河所在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5.请从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为B河流域预防洪涝灾害提出合理化建
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