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3119  293127  293133  293137  293143  293145  293149  293155  293157  293163  293169  293173  293175  293179  293185  293187  293193  293197  293199  293203  293205  293209  293211  293213  293214  293215  293217  293218  293219  293221  293223  293227  293229  293233  293235  293239  293245  293247  293253  293257  293259  293263  293269  293275  293277  293283  293287  293289  293295  293299  293305  293313  447090 

1.类型: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类型 
位置
流向
补给
分布
深度和水质
潜水
(重力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
从高处流向低处
雨水和地表水
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埋藏浅,易开采,易污染
承压水
(自流水)
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
从压力大处流向压力小处
潜水
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埋藏深,水质好,流量稳定

试题详情

6.气候对水文的影响

   多雨型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随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河流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出现汛期,有时易出现洪涝灾害。

   干旱型气候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气温最高的夏季,流量最大,出现汛期。

   气温较低地区:冬季气温低于0℃以下,河流出现结冰期。冬季寒冷而漫长的地区,河流冰期较长。

   气温较高地区:冬季气温高于0℃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

试题详情

5.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

   地形类型、地势落差、坡度决定河流流速、支流发育情况。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

   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

试题详情

4.河流地貌:①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②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试题详情

3.河流水文特征:①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②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④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⑤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⑧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

试题详情

2.河流水系特征: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地貌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流经地形区。

试题详情

1.河流与等高线地形图:①河流与等高线弯曲的关系,河流在山谷中发育,等高线弯曲处指向高值区;②河流与地势高低的关系是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③河流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等高线密集,流水速度快,水能丰富,等高线稀疏,流水速度慢,航运条件较好。

试题详情

16.运动器感觉昼夜更替周期的计算: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减)。

试题详情

15.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试题详情

14.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