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5006  295014  295020  295024  295030  295032  295036  295042  295044  295050  295056  295060  295062  295066  295072  295074  295080  295084  295086  295090  295092  295096  295098  295100  295101  295102  295104  295105  295106  295108  295110  295114  295116  295120  295122  295126  295132  295134  295140  295144  295146  295150  295156  295162  295164  295170  295174  295176  295182  295186  295192  295200  447090 

60.他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这里误解为“观察不细致”。)

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目无全牛”出自《庖丁解牛》,形容技艺高超,动作纯熟。与“忽视整体利益”没有联系。)

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串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把“目无全牛”理解为“不能整体把握”。错。)

试题详情

59.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洞若观火。(洞若观火,形容有敏锐的观察力,非常清楚地看出事物的本质,好象看火一样。用在这里不合语境。这里可以用“了如指掌”。)

试题详情

58.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细想起来,这也有点子虚乌有。猪八戒长的丑陋,但敢照镜子,有什么可指责的呢?(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问答。用在这里,看不出要表达什么意思。)

试题详情

57.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后文有“听不进群众的批评”,说明态度明确。前后矛盾。)

试题详情

56.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意思用对了,但“求全责备”不能带宾语,要说成“对……求全责备”。)

试题详情

55.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走向。(顺水推舟,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常讽刺不坚持原则。不能表示按规律办事。)

试题详情

54.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它。不比喻言行不一。)

试题详情

52.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如履薄冰,比喻行事特别谨慎,存有戒心。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

试题详情

53.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记者严阵以待,准备对付谁呢?)

试题详情

51.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侧目而视,又恨又怕地看着。不能形容骄傲自满。)

在很短的时间内,张明老师就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侧目而视”形容又怕又恨地看着。不合语境。)

这一伙侵吞巨额财产、败坏党纪国法的“硕鼠”被押进法庭时,人人侧目而视,嗤之以鼻。(侧目而视,形容又怕又愤恨。但对“硕鼠”无须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