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5245  295253  295259  295263  295269  295271  295275  295281  295283  295289  295295  295299  295301  295305  295311  295313  295319  295323  295325  295329  295331  295335  295337  295339  295340  295341  295343  295344  295345  295347  295349  295353  295355  295359  295361  295365  295371  295373  295379  295383  295385  295389  295395  295401  295403  295409  295413  295415  295421  295425  295431  295439  447090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例4中的“孰美”和例5中的“孰为好学”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试题详情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试题详情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试题详情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试题详情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试题详情

4、门下有毛遂者。(《史记·平原君列传》)

--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试题详情

3、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

试题详情

2、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试题详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

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

--宋国人有个担心庄稼长得太慢就去拔苗助长的。

试题详情

8、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

--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这恐怕是诸侯强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