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6153  296161  296167  296171  296177  296179  296183  296189  296191  296197  296203  296207  296209  296213  296219  296221  296227  296231  296233  296237  296239  296243  296245  296247  296248  296249  296251  296252  296253  296255  296257  296261  296263  296267  296269  296273  296279  296281  296287  296291  296293  296297  296303  296309  296311  296317  296321  296323  296329  296333  296339  296347  447090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考查的成语多为平时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常见成语,而试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在语境中加以辨析。在解题时要紧扣语境,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1)、注意积累成语,从形、义、来源出处等方面加以把握,这是解题的基础。

   (2)、成语的使用涉及范围、意义、色彩、对象等方面,特别是一些两用成语;另外,特别要重视对一些常用成语中的关键语素的把握,如“首当其冲”的“冲”,“不负众望”的“孚”,“不刊之论”的“刊”,提高准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是高考命题的习惯性角度。

  (3)、紧紧把握词语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加以思考辨析,要考虑成语本身的意义、色彩、范围、对象与语境是否一致,这是解题的关键。

  (4)、注意把握成语的比喻意义。高考试题所涉及的成语有许多是要从成语的比喻意义考虑,为此,在积累成语使用成语的时候,要多结合它的比喻意义来理解和分析。如“揠苗助长”用来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度,反而把事情弄糟;“刻舟求剑”用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的守旧思想;“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火中取栗”比喻被人利用,干冒险的事情,而没有得到好处。像以上这些成语,一旦了解了它的比喻意义,那么,其感情色彩、使用范围等都不难把握了。

试题详情

3、2003年高考北京卷第4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B.在拍摄大片动辄耗资过亿的今天,该剧组仅用了200多万元就拍出了一部极具观赏性的电影,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C.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意为“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是中性词,符合语境,当为正确。A中的“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而语境没有“可贵”之意;B中的“不可同日而语”意为不能在同一时间进行比较,与语境的“今天”矛盾;C中的“细大不捐”的“捐”并非“捐献”的意思,而是“抛弃”,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当然使用错误。答案:D

试题详情

2、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4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协议。

“薪尽火传”原指火永远不灭,比喻学问技术代代流传,符合语境要求。正确项当为A。B、D两项的用词错误不难理解,“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买椟还珠”从字面解释为“买了匣子,把珍珠退还给人”,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两个成语都与语境不合。C中的“信手拈来”是“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但这个解释与“化典入词”的语境不合。答案:A

试题详情

1、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试题第4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润泽和古钱的班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四个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都是很普通的,使用频率比较高,但越是平常可能越容易被忽视,使用时就会出错,判断正误时越有可能把握不了。A项的“不三不四”是说不象样子;B项的“不遗余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C项的“班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使用都没有问题;而D项的“指手画脚”一般是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而句子中却来修饰动作操练,不合语境。答案:D

试题详情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解析]“美仑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仑”有高大之意,“奂”有众多之意,一般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的,现在用于形容石刻作品上花鸟虫兽人物形象的神态,显然不合适。“炙手可热”容易犯习惯性毛病,把它理解为是指“热门”之意,其实是用来形容权势气焰之盛的;“一劳永逸”也 说“一劳久逸”,意思是说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 ,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D项中用这个成语来说“局势”,显然不对,因为“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而这些情况决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它随时都在变化发展之中。

[答案]A

     备课资料汇编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特殊语言单位。由于成语言简意赅、结构整齐,符合汉民族语言的特点,所以使用广泛。本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道题。

试题详情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二恶英成了当令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写成“二恶英”,有的写成“二恶因”,有的写作“二巫英”。

  B.刚刚兴起跳交际舞的时候,我和妻子极看不惯,不但自己不入“舞流”,而且还颇有微言

  C.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D.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解析)试题把实词和成语一起考查,重点是要结合语境辨析。“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多含贬义,切合语境。“微言”该是“微词”或“微辞”的误用,微词是书面语,指隐晦的批评,结合语境的“极看不惯”,应用微词。“蠢蠢欲动”是贬义词,指策划或开始进行攻击破坏活动,不合“外商投资”的褒义语境。“首当其冲”关键是“冲”字的落实,整个成语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题意中是说尾气排放量大,是导致污染的第一位罪魁祸首,显然不合。

(答案)A

试题详情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的意境醍醐灌顶似的激荡着他,一股强烈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挑战。

  B.老王这个人是个远近闻名的评书迷,听评书经常听得黯然消魂,有时候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C.长篇小说要把众多的人物、事件组织成一个完整严谨的艺术整体,因此它的结构更为作家处心积虑,刻意经营。

  D.在强调终极关怀时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如此迫不及待

(解析)“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在语境中指“新的意境”启发了他,使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看到了方向,使用正确。“黯然消魂”并非是“舒畅、神魂颠倒或听得入神”之意,而是形容人极度悲伤或愁苦,不合语境。“处心积虑”是一个贬义词,结合语境还是用“殚精竭虑”为好。“迫不及待”即“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用来形容人的心里焦急;此处形容形势紧迫,当用“刻不容缓”。

(答案)A

试题详情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B.登山途中,大家被绊倒了又爬起来,前仆后继,终于登上了山顶。

  C.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也不肯下来。

  D.如果,和风细雨、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与反批评再也不需要有人为之奔走呼号,那么,中国学术界灿烂的春天就将来临了。

(解析)“身无长物”形容很贫穷,不能形容“无本领”。“前仆后继”中“仆”为倒下、死去之意,用来形容革命志士从事革命活动的勇敢态度,爬山不能用“前仆后继”。“受宠若惊”指受到过分宠爱的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惊”即“惊喜”,而语境在强调熊猫受到“惊吓”,故用词不当。

(答案)D

试题详情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瘦削的肩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是没用,仍然打颤,噤若寒蝉

  C.我到南方这个小城市已经一年多了,甭说山东人,就是见到一个北方人,也像空谷足音,倍感亲切。

  D.时有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莫衷一是

(解析)“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密集而且整齐,不能来形容“群山”。“噤若寒蝉”并非打寒噤,而是指由于害怕恐惧等而不敢开口,不符合语境。“莫衷一是”指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结合语境,扣住“不懂”,当为“莫名其妙”。而“空谷足音”是只因稀少而难得之意,符合语境要求,强调见到同乡人的困难程度。

(答案)C

试题详情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刚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儿,以休养生息

  B.棋盘上自己的棋子已经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C.小张在商店看到一件新颖的运动衫,爱不释手,可惜带的钱不够,不得不忍痛割爱,回家后饭都懒得吃。

  D.聪明的人吃一堑长一智,而他则是光吃堑不长智,问题出在他对别人的善意建议总是置之度外

(解析)“休养生息”是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恢复元气,不能用来指“小憩一会儿”,否则就大词小用。“忍痛割爱”意为将原本是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用于对待商店里的东西不妥。“置之度外”指把它放在考虑的范围之外,即不放在心上,一般指对个人利益有影响的事,而且感情色彩也不符合语境,此处可改为“置若罔闻”。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