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6155  296163  296169  296173  296179  296181  296185  296191  296193  296199  296205  296209  296211  296215  296221  296223  296229  296233  296235  296239  296241  296245  296247  296249  296250  296251  296253  296254  296255  296257  296259  296263  296265  296269  296271  296275  296281  296283  296289  296293  296295  296299  296305  296311  296313  296319  296323  296325  296331  296335  296341  296349  447090 

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曹雪芹晚年在西山白家幢完成了《石头记》的写作,但始终无力付梓印刷。

B.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是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臂,手指就会被染做蓝色。

C.“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在北固山上,极目江天,喟然长叹。

D.“心在天上,身老沧州”,濛濛细雨中,陆游骑着瘦削的毛驴,辞别剑阁,踏上了东归路。

解析:A项中“始终”表从开始到最后,但语境中无此时间过程。“付梓”即印刷之意,与语句中“印刷”重复。答案A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在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上,做了不少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B.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精神。

C.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D.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解析:A项“在……上”中间不能插入动宾短语,且与“条件”语义也不搭配。B项中语序不当,应先“理解”后“贯彻”。D项句子要强调的是许多乐迷的承受力不高,应改为“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的票价”。

 答案C

试题详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B.科技界的同志对这一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职业培训中心举办的机电、缝纫、烹饪三个短训班,开设了汽车与摩托车维修、服装裁剪、中西式菜肴制作等课程,深受学员欢迎。

D.这套网上航班查询系统和民航总局计算机订座系统相连,具有及时、准确、信息全面等特点。

解析:A项中应将“耕种的”中的“的”去掉。B项中“表示”与“兴趣”搭配不当。C应将“开设了”中的“了”改为“的”。

答案 D

试题详情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只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同企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结合起来,知识就不愁有用武之地。

C.摩托罗拉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D.联合国曾将90年代定为减少自然灾害10年,以期通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痛苦。

[解析]A项词序不当,应为“令现代人无法拒绝”。B项语意与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应当是“知识就不愁没有用武之地”。C项“研制开发”与后面三个短语搭配不当。

[答案] D

试题详情

   本栏目所选的例子涵盖了高考中涉及的两种考查形式(选择题、主观题),六种语病类型,侧重于对近几年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训练,意在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诊治”病句的能力。训练时,要注意归纳总结,以加深理性认识,做到融会贯通。

试题详情

7.不合逻辑

   所有的病句都同意义有关,因而所有的病句都涉及逻辑问题。

   ㈠用错概念

   例1:写文章时,有些句子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好,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

   例2:《东方红》这部史诗里有不少民歌,它大胆吸收了民间音调中健康、明朗、清新的因素。

   例1用错了概念,应当将“句子”改用“事物”这个概念。例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范围太小,可改为概念外延大一些的“音乐”或“曲调”。

   ㈡大小概念并列

   例3:他们演出了文艺节目,打猴儿鼓、耍狮子、打篮球、表演武术等。

   “文艺节目”包含了“打猴儿鼓、耍狮子”,可以改为“他们演出了打猴儿鼓、耍狮子等文艺节目,进行了打篮球、武术表演等活动”。

   ㈢自相矛盾 

   例4: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例5:在宣传工作中,我亲眼看到劳动人民过去所受的痛苦。  

   例4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改为“多少人死难,他是幸免的一个”。例5亲眼看到”应改为“体会到”。

   ㈣一面与两面不协调

  例6:“党员的反映情况真实与否,是一个党员对群众负责的标志之一。”“真实与否”有“真实和不真实”两面意思,后头的话只有一面意思,这就造成了不协调,反映情况真实,是党员对群众负责的标志,不真实又怎能成为标志呢?可在“党员”后面加上“是否”二字或去掉“与否”。

   例7:“我们能不能记住抗日战争中日军的暴行,关系到我们不忘国耻,努力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能不能”,包含“能”与“不能”两面意思,后头都只有一面意思。应删去“能不能”或在“不忘国耻”前加上“能否”二字。

㈤否定不当

   例8:“在登山之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防止不发生事故”成了希望发生事故,可见多用了“不”。

例9:“我们在数学竞赛中获集体第一名,这怎么能不使我们这个班四十八位同学不高兴呢?”两个否定词“不”,又加上反问,有了三次否定,意思是否定的,就是“不高兴”,恰好与原意相反,两个“不”应删去一个。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试题详情

6.表意不明

    指句子里使用了内涵不明确的词语,使语意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最常见的有指代不明、数目不确切、范围不确定等。

   例1:“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了一支烟。”句中的两个“他”分别指代谁,不清楚,可以用人名来替换。

例2:“吴长富今年22岁,是应届毕业生。”究竟是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生不清楚,应指明。

例3:“他抡起石头般大小的拳头。”“石头般大小”不明确。

试题详情

5.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有两种情况:一是两式杂糅,一是前后牵连,两式杂糅就是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有时不注意,把两种不同的句式生拼硬凑在一起,造成句子结构混乱的语病。前后牵连是有一种情况,须两层意思来表达,本来应该先说完第一层再说第二层,但是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头一句的后半段又作为第二句的开头,不停顿地说下去,硬把两句结在一起,从而造成语病。

   第一种:句式杂揉

   例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这句话既想用“曾被…… 束缚的”这种格式,又想用“在…… 束缚下” 这种格式,结果两种格式杂糅在一起。可以去掉其中的一种,改为: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或改为:多年来在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例2:“小说《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合写的。”这句话既想说作者是谁,又想说小说是谁写的,因此可改为:小说《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扬益言。或改为:小说《红岩》是罗广斌、杨益言合写的。

例3:“一个人学习进步的快慢,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或说“一个人学习进步的快慢,关键在于内因”;或说“一个人学习进步的快慢,内因起决定作用”,二者杂糅在一起说就不妥了。

   第二种:前后牵连

   例4:“她个子不高,剪着短发,虽然不到四十岁,但已是鬓染银丝记载着生活对她的磨砺。”“鬓染银丝” 是前一句的结尾,又是后一句开头,牵连在一起,造成语病,修改这类病句的基本方法是把它拆为两句,即在“鬓染银丝”后加句号,在“记载”前加“这银丝”之类的词语,作为该句的主语。

   例5:“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前一句的结尾,又是后一句开头,牵连在一起,造成语病,修改这类病句可以在 “感觉”后加一个逗号,再加上“这种感觉”四个字。

试题详情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指在一个句子中,组成这个句子的某些成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当而造成的一种语病现象,包括句子词序不当、句子成分次序不当、分句之间语序不当等。(多个词语间的次序排列问题,放在“连贯”专题讲)

   例1:“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句中“两千多年前”不能修饰“新出土”,而应放在“文物”之前,修饰“文物”。

   例2:“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句中定语抢了状语位置,“广泛”是修饰“议论”,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广泛的议论”。

   例3:“我把外头空地上的一块一块的砖码了起来。”句中“一块一块”应修饰限制动词“码”,表示码的方式,作状语,放在“码”字前。

例4:“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看到长远目标,看不到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句中“如果”要放在“我们”的后面。

例5:“黎明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学校很突出,而且在班级也是拔尖的。”这句话的毛病是,递进关系复句的两个分句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黎明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级是拔尖的,而且在学校也很突出。”

试题详情

3.重复累赘

由于多加了某个成分而使意思不清楚的毛病叫做成分多余(赘余)。如:

   ①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

  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②现在渔民选出了自己的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和生产管理。

   ③参加修建拦河大坝的劳动大军,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

   例①后一个“我们”多余,应该删去;例②有“负责掌握”累赘,删去一个;例③“进行施工”,动宾搭配得很好,再加上“任务”就多余了。

   ④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⑤听了小宋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李芳。

   ⑥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出来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⑦他小学毕业,就回乡参加生产,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例④删掉“无声的”;例⑤“心里”和“由衷”重复,删去一个;例⑥ “出来”多余,应删去。例⑦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去掉“所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