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6164  296172  296178  296182  296188  296190  296194  296200  296202  296208  296214  296218  296220  296224  296230  296232  296238  296242  296244  296248  296250  296254  296256  296258  296259  296260  296262  296263  296264  296266  296268  296272  296274  296278  296280  296284  296290  296292  296298  296302  296304  296308  296314  296320  296322  296328  296332  296334  296340  296344  296350  296358  447090 

2.下面是在盘山公路下坡处的一块行车指示牌,用语不够得体。请根据特定场合的用语要求,不改变原意,给予修改。

原文:前面下坡,坡陡弯急,为了你和你的家人,请减速慢行。

改文:                                      

[点拨]此题是对特定语境中语言得体知识点的考查,而且有较强的实用性。初看觉得原文并无多大不妥,但细加深究,会发现用语不符合“盘山公路下坡处”这一特定语境的要求,在下坡处行车注意力需高度集中,作为行车指示牌应高度简洁,否则有可能起负面作用,另外指示牌还应该传递出一种此处危险、需提高警惕的意味,这可以通过使用感叹号来实现。综合上述分析,较合理的用语为“陡坡,慢行!”或“下坡急弯,慢行!”

试题详情

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一个人之所以⑴会变坏的原因⑵,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⑶,更重要的⑷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⑸,受了坏人的影响⑹,才逐渐变坏的⑺;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⑻,能抵制多方面的⑼各种⑽坏的⑾影响,那么⑿,他还会变坏吗?

删除部分:_____、_____、_____。

[点拨]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要正确解题,就必须对试题的信息进行筛选、去除冗余的信息。此题中⑴“之所以……”,⑵“……的原因”都是表示原因的,语意重复(也有句式杂糅的错误),二者去其一即可。⑹处与⑶处明显重复,而⑶⑷处“除了……外,更重要的……”有强调后者的作用。如果删除⑶⑷会“影响原意”,所以不能删除⑶,只能删除⑹。⑼⑽都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重复,二者去其一即可。另外,⑺处也可删除,但它不如其他三处严重,所以不属于“必须删除的”。本题属于改错型的题,鉴别重复赘余是关键,可用“分析语境,试删通读”(找出“共同的背景知识”,初步确定重复赘余的内容;将重复赘余的语句删去,然后串通文句检查文句是否明了通顺)的办法鉴别。答案:⑴或(⑵)、⑹、⑼或(⑽)。

试题详情

本栏目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以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用时应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有所探究,发现规律,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对本知识点的学习。要让学生自己思考,等暴露出知识和能力上的问题时,教师再相机加以点拨,在点拨中可适当渗透相关知识和解题要点,但不要求在此即作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这一点可放在“知识归纳与拓展”里)。另外还可视学生理解和接受程度适当补充问题加以拓展。

试题详情

(一)简明、得体

      教学建议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这一知识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得不是很频繁,从近十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涉及“简明”的考查具体分别为1998年(第32题)、2000年(第25题)、2003年(第6题),分值为2分至3分,复现率为37%。涉及“得体”的考查则分别在1993年、1994年、1995年出现过,1996年以后再没有考查。对于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花较短的时间掌握其基本内容和规则,然后根据“问题磁场”“案例探究”所提供的试题和点拨进行全面理解,最后通过“知识归纳与拓展”“备考创新训练”达到理性认识的程度。

本知识点复习的目标是:

试题详情

(二)高考仿句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1.特点

仿例造句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这类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它是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题,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2.解题思路

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2)句式上,要与例句相同,如例句是比喻句,仿句也要是比喻句。(3)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如例句是主谓宾语结构,仿句也要采用主谓宾语结构。

试题详情

(一)通过以上介绍,可知考题类型上基本是“选用句式”、“仿写句式”、“变换句式”三类,其中近几年重点在“仿写句式”。而且本能力点的考题也已由单纯的句式考查演化为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常与修辞、语言连贯等相结合。

由于本能力点句式类型多,内容复杂,考查方式灵活,要能使学生更好地解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教学时必需介绍句型基本知识,而且要加强解题方法指导。

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方式。汉语的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也不完全相同。根据表达需要,恰当地“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可以增强语言表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说服力。

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最富表现力气句式的过程。选用句式的基本原则是:①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使语意连贯。②体现语意重点,使之适合语境中语意重点的需要。③保持感情、语气的一致,使之与语境的感情、语气协调一致起来。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解答仿用句式题,关键的是把握语境,理解模仿对象的结构和含义,使答案做到“形神兼备”。从形式的角度看主要是注意句子形式上的特点,主要有:①句子的语气,②句子的基本结构,③句与句之间的关系,④肯定句或否定句的形式,⑤关联词语,⑥句子的语体色彩。从内容的角度来说,要分清的是议论性句子的仿写还是描写性句子的仿写。如果是议论性句子的仿写,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②注意把握材料的共性,③注重内容的合理性。如果是描写性句子的仿写,则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语言表达与修辞的结合,②强调辞格的规范,③注意内容的合理性。

变换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变换句式时,必须遵循三条原则:①变换句式只能改变语句形式,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②变换后的表达效果应该比原句好。③要按题目要求变换成限定的句式。

试题详情

本栏目按选择题、简答题分类编排,从内容来说则按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变换句式三部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归类编排的,其中仿用句式为重点。力求覆盖全面而又重点突出。使用时最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同时教师在讲解分析时,要按类来分析,归纳和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务必通过训练和教师的指点,使学生形成语境意识、依据词语原义引申推断意识和各类题的基本思路意识。

试题详情

(七)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变换

相对来说,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它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简单,少用关联词,它的修辞作用中活泼、自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书面句式,它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

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组成,书面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词语组成。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也可以进行变换,例如:把新闻稿改写为广播稿。

句式变换、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1.因为变换句式是在同义句中间进行的,所以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管题目本身是否有明文要求。为此,同考点(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增删换调),但变动不要太多。

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应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相对应,各动句与被动句相对应,句式变换时要按照相对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不能混淆句式分类的界限,避免张冠李戴。

3.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讲句式的选择是为了收到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及修辞问题,一般说,修辞活动心须在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变换句式时,要注意通顺和合理,伤心顾此失彼。

备考创新训练使用指导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