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单克隆抗体是指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1984年以来,科学家针对如右图所示的单克隆抗体来自_________________,应用于人体,会作为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_,加速排斥反应,以及完整的抗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过大,难以穿透肿瘤组织,达不到有效治疗的浓度等问题,制备出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单克隆抗体。
(3)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_________(器官)______________
中采集。从下表看,用于筛选杂交瘤细胞的是特定________的____________培养基。
(4)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培养基特殊成分 |
主要作用 |
次黄嘌呤 |
骨髓瘤细胞不能利用 |
氨基蝶嘌呤 |
阻断DNA合成 |
胸腺嘧啶核苷 |
脾细胞用于合成DNA |
①体外培养法,可获得10μg/mL的抗体;②动物体内诱生法可获得5~20mg/mL的抗体。你选择的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
2.(06佛山一模)两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结合”首次在神舟八号飞船上举行了,“新人”之一是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新人在“产房”__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160min后,中国首批“太空娃娃”终于顺利诞生。“太空娃娃”诞生和地面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能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若用于SARS的预防上,则宜采用_______细胞。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疗癌症使用的生物导弹是_______。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形成的。这种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_______________(有丝/减数)分裂方式大量繁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淋巴细胞相比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要观察融合后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可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___处理。
(5)融合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特性,即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右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是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__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_____________。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应给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类物质。
(2)B过程是一个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进行需要灭活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诱导。
(3)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
17.(多选)1975年米尔斯坦和柯勒成功地获得了单克隆抗体。下列细胞中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有关的是( )
A.效应B细胞 B.T淋巴细胞
C.骨髓瘤细胞 D.杂交瘤细胞
16.(多选)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一般不需要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诱导
B.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C.体外培养时,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D.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越性明显
15.(2005年,广东)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1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①B淋巴细胞 ②小鼠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13.下列哪_项属于克隆 ( )
A.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12.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 )
A.动物细胞融合 B.单克隆抗体 C.胚胎移植 D.动物细胞培养
11.“生物导弹”是指 ( )
A.单克隆抗体 B.杂交瘤细胞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D.在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