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6997  297005  297011  297015  297021  297023  297027  297033  297035  297041  297047  297051  297053  297057  297063  297065  297071  297075  297077  297081  297083  297087  297089  297091  297092  297093  297095  297096  297097  297099  297101  297105  297107  297111  297113  297117  297123  297125  297131  297135  297137  297141  297147  297153  297155  297161  297165  297167  297173  297177  297183  297191  447090 

(2009·浙江宁波5月)右图为“人与环境关系图”,读图,完成8-9题。

8.以下所列项目与图中a、b、c、d箭头表示意义组合正确的是            ( )

①铁矿石、水产品 ②煤渣、污水 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④植树造林、治理污染

A.a① b② c③ d④

B.a① b② c④ d③

C.a② b① c③ d④

D.a② b① c④ d③

[解析] a表示人类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能源,b表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d表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c表示地理环境对人类产生的反馈作用。结合题项分类即可。

[答案] A

9.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c箭头代表含义的是                         ( )

A.东南沿海的台风

B.黄土高原一些地区常见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

C.北京城区和近郊区出现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D.贵阳地区的“冬无三日晴”

[解析] c箭头表示反馈作用,C项是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答案] C

试题详情

(2009·辽宁鞍山5月)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5-7题。

5.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解析] 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扰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

[答案] C

6.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解析] 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 B

7.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解析]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完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而A、B、C三项尽管也符合保护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生产原则,但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答案] D

试题详情

(2010·河北保定2月)2008年11月4日,伦敦推出“首都种植”计划,在伦敦划出2012块土地种植作物,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献礼。此计划既能让伦敦更绿、更美,又能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减少运输成本和吸收二氧化碳,对社区和环境来说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完成3-4题。

3.“首都种植”计划所种植的作物最有可能是                        ( )

A.柑橘     B.水稻  C.小麦  D.蔬菜

[解析] 在市区发展农业应该选择市场需求较大的蔬菜进行种植。

[答案] D

4.伦敦与北京的相同之处是                                      ( )

①气候类型相同 ②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都很大 ③周围卫星城较多 ④自然带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都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为均匀,其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故①②错误,④正确。两城市都是所在国家的首都,周围地区所建卫星城较多,故③正确。

[答案] B

试题详情

(2009·江苏扬州5月)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用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解析] 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渡利用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资源短缺。

[答案] A

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解析] 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人口素质较低,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答案] C

试题详情

18.(2009·广州)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京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市处于良好状态,而黑、新、青、藏、川、黔、晋等地处于较差状态。空间分布上,总体上由沿海向内陆,越来越差。第(2)题,M地区主要指京津、沪宁杭、株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而环境问题又主要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可以很容易判断M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第(3)题,N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导致地表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

[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

试题详情

(2010·江苏扬州2月)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17.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 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答案] 16.D 17.B

试题详情

(2010·江苏徐州2月)读下面“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a、b、c、d曲线表示的因素是                              ( )

A.a-原料         B.b-土地

C.c-劳动力                  D.d-技术

15.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解析] 第14题,a-土地,b-劳动力,c-原料,d-技术。第15题,工业生产对土地的数量、质量、类型要求少,重视土地的区位条件。

[答案] 14.D 15.D

试题详情

(2009·苏州3月)安徽省某镇是“蓝白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大量污水不进沼气池而排入河流,日久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藻类物质大量繁殖,鱼类缺氧死亡

B.污水有毒,鱼类中毒死亡

C.污水较脏,鱼类得病死亡

D.污水成分复杂,鱼类一时难以适应而死亡

[解析] 藻类大量繁殖,有机物分解耗氧,鱼类缺氧窒息而死。

[答案] A

13.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 )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虽然不利于蔬菜有机物的积累,但能提高蔬菜产量

B.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蔬菜产量

C.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D.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解析] 二氧化碳与农药使用无关,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答案] C

试题详情

(2008·南昌4月)下图中某河流的渔业资源变化是由①线污水排放量,②线人口,③线河水流量三个因素及变化趋势共同决定的,下图是该河某河段的这三个因素趋势图,④线是该河段渔业资源变化。读后回答第10-11题。

10.在(5)时间段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人口和污水排放量在这个时间段对渔业资源基本上没有影响

B.如果人口和污水排放量严格控制在某个水平,则渔业资源仅由河水流量决定

C.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关键

D.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

[解析] 注意(5)时间段内,污水排放量和人口数量都很稳定,没有数量上的变化;同时渔业资源变化与河水流量变化高度一致,说明在人口与污水排放量一定时,渔业资源仅由河水流量决定;但不能就此认为人口和污水排放量不对渔业资源产生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是一个定值,没有波动。

[答案] B

11.如果用渔业资源变化代表该河段生态变化,(2)和(3)时间段内,河流生态状况与污水排放量成正相关,关于其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因为生态变化本身就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里凑巧是正相关

B.因为人口控制在一定数量

C.因为河流在一定河水流量值上具有较高的自净能力

D.因为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所以污染物的排放量是较为固定的

[解析] 首先要注意,前提是河流生态状况与污水排放量成正相关,问题是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不是分析有否污染物及污染物的多少,所以首先排除BD两项。按正常情况分析,污水排放量越多,河流的生态状况应该越差,但题意是呈正相关;这只能是污水排放物对河水水质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四个选项中唯有C项能反映这种抑制作用,即污水中的污染物因河水自净而减少;故选C。

[答案] 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