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7094  297102  297108  297112  297118  297120  297124  297130  297132  297138  297144  297148  297150  297154  297160  297162  297168  297172  297174  297178  297180  297184  297186  297188  297189  297190  297192  297193  297194  297196  297198  297202  297204  297208  297210  297214  297220  297222  297228  297232  297234  297238  297244  297250  297252  297258  297262  297264  297270  297274  297280  297288  447090 

4.双曲线的左支上一点P,⊙O'为ΔPF1F2的内切圆,则圆心O'的横坐标为(B).

A、a      B、-a    C、    D、

试题详情

3. F1F2为椭圆两个焦点,Q为椭圆上任一点,以任一焦点作∠F1Q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则P点轨迹为(A).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试题详情

2. 双曲线的虚轴长为4,离心率F1F2分别是它的左,右焦点,若过F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AB两点,且|AB|是|AF2|与|BF2|的等差中项,则|AB|为(A).

A、    B、   C、   D、8

试题详情

1. 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F1(1,0),F2(3,0),则其离心率为( C )

A.               B.               C.               D.

试题详情

6.如图,F为双曲线C的右焦点。P为双曲线C右支上一点,且位于x轴上方,M为左准线上一点,为坐标原点。已知四边形OFPM为平行四边形,|PF|=l|OF|。

(Ⅰ)写出双曲线C的离心率el的关系式;

(Ⅱ)当l=1时,经过焦点F且平行于OP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点,若|AB|=12,求此时的双曲线方程。

[专家解答]

∵四边形,∴

作双曲线的右准线交PM于H,则

(Ⅱ)当时,,双曲线为四边形是菱形,所以直线OP的斜率为,则直线AB的方程为,代入到双曲线方程得:

,由得:,解得,则,所以为所求。

★★★高考要考什么

[考点透视]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的几何性质,椭圆的参数方程。

[热点透析]

主要题型:

(1)定义及简单几何性质的灵活运用;

(2)求曲线方程(含指定圆锥曲线方程及轨迹方程)。

题型一般为二小一大,小题基础灵活,解答题一般在中等难度以上,一般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突破重难点

[范例1]过椭圆左焦点F,倾斜角为60°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FA|=2|FB|,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B )

(A)    (B)      (C)    (D)

解:设点A、B到椭圆左准线的距离分别为d1d2,|FA|=r1,|FB|=r2

=e,即d1=,同理d2=,两式相减得.

因为直线AB的倾斜角为60°, \ 2|d1-d2|=|AB|=3r2e=

[点晴]本题的关键在于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将60°倾斜角、|FA|=2|FB|这两个条件与椭圆的离心率建立联系。

[文]若F1F2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点P在双曲线的左支上,点M在双曲线的右准线上,且满足: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3

解:由知四边形F1OMP是平行四边形,又

OP平分∠F1OM,即F1OMP是菱形,设|OF1|=c,则|PF1|=c.

又|PF2|-|PF1|=2a,   ∴|PF2|=2a+c

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知,且e>1,∴e=2,故选C.

[范例2]定长为3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在y=x2上移动,AB中点为M,求点Mx轴的最短距离。

分析:(1)可直接利用抛物线设点,如设A(x1x12),B(x2x22),又设AB中点为M(x0,y0)用弦长公式及中点公式得出y0关于x0的函数表达式,用函数思想求出最短距离。

(2)Mx轴的距离是一种“点线距离”,可先考虑M到准线的距离,想到用定义。




 
解法一:设A(x1x12),B(x2x22),AB中点M(x0y0)

由①得(x1-x2)2[1+(x1+x2)2]=9, 即[(x1+x2)2-4x1x2]·[1+(x1+x2)2]=9  ④

由②、③得2x1x2=(2x0)2-2y0=4x02-2y0  代入④得[(2x0)2-(8x02-4y0)]·[1+(2x0)2]=9

当4x02+1=3  即 时,此时

法2:如图

, 即

, 当AB经过焦点F时取得最小值。

∴M到x轴的最短距离为

[点晴]解法一是列出方程组,利用整体消元思想消x1x2,从而形成y0关于x0的函数,这是一种“设而不求”的方法。而解法二充分利用了抛物线的定义,巧妙地将中点Mx轴的距离转化为它到准线的距离,再利用梯形的中位线,转化为AB到准线的距离和,结合定义与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三角形“压扁”时,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属性,简捷地求解出结果的,但此解法中有缺点,即没有验证AB是否能经过焦点F,而且点M的坐标也不能直接得出。请思考:当|AB|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不能用解法二?

[文](北京卷)椭圆的两个焦点F1F2,点P在椭圆C上,且PF1PF2,| PF1|=,| PF2|=.

(I)求椭圆C的方程;

(II)若直线l过圆x2+y2+4x-2y=0的圆心M交椭圆于AB两点,且AB关于点M对称,求直线l的方程。

解法一:(Ⅰ)因为点P在椭圆C上,所以,a=3.

在Rt△PF1F2中,故椭圆的半焦距c=,

从而b2=a2c2=4,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Ⅱ)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 

 由圆的方程为(x+2)2+(y-1)2=5,所以圆心M的坐标为(-2,1).  从而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1, 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

 (4+9k2)x2+(36k2+18k)x+36k2+36k-27=0.

因为AB关于点M对称.  所以 

解得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  即8x-9y+25=0.  (经检验,符合题意)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已知圆的方程为(x+2)2+(y-1)2=5,所以圆心M的坐标为(-2,1).

  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由题意x1x2

                                ①

                                ②

由①-②得      ③

因为AB关于点M对称,所以x1+ x2=-4, y1+ y2=2,

代入③得,即直线l的斜率为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x+2),即8x-9y+25=0.

(经检验,所求直线方程符合题意.)

[范例3]如图1,已知ABC是长轴为4的椭圆上三点,点A是长轴的一个顶点,BC过椭圆中心O,且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椭圆方程;

(2)如果椭圆上两点PQ使直线CPCQx轴围

成底边在x轴上的等腰三角形,是否总存在实数l

使?请给出证明。

解:(1)以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

图直角坐标系,则A(2,0),椭圆方程可设为

O为椭圆中心,由对称性知|OC|=|OB|

,所以ACBC

,所以|OC||AC|

所以△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点C坐标为(1,1)。将(1,1)代入椭圆方程得,则椭圆方程为

(2)由直线CPCQx轴围成底边在x轴上的等腰三角形,设直线CP的斜率为k,则直线CQ的斜率为k,直线CP的方程为y=k(x-1),直线CQ的方程为y=-k(x-1)。由椭圆方程与直线CP的方程联立,消去y

 (1+3k2)x2-6k(k-1)x+3k2-6k-1=0①

因为C(1,1)在椭圆上,所以x=1是方程①的一个根,于是

  同理

这样,, 又B(-1,-1),所以

kAB=kPQ。所以PQAB,存在实数l使

[点晴]利用斜率互为相反数关系,整体替换,可简化解题过程。

[文](06上海春)学校科技小组在计算机上模拟航天器变轨返回试验. 设计方案如图:航天器运行(按顺时针方向)的轨迹方程为,变轨(即航天器运行轨迹由椭圆变为抛物线)后返回的轨迹是以轴为对称轴、 为顶点的抛物线的实线部分,降落点为. 观测点同时跟踪航天器.

(1)求航天器变轨后的运行轨迹所在的曲线方程;

(2)试问:当航天器在轴上方时,观测点测得离航天器的距离分别为多少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

解:(1)设曲线方程为,  由题意可知,.  . 

  曲线方程为.

(2)设变轨点为,根据题意可知

(不合题意,舍去).

  .

  得 (不合题意,舍去). 

点的坐标为.

答:当观测点测得距离分别为时,应向航天器发出指令.

[范例4]过抛物线x2=4y上不同两点AB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相交于P点,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2)已知点F(0,1),是否存在实数l使得?若存在,求出l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法(一):(1)设

得:  

 

直线PA的方程是   ① 

同理,直线PB的方程是:         ②

由①②得:  ∴点P的轨迹方程是

(2)由(1)得:

,所以

故存在l=1使得

解法(二):(1)∵直线PAPB与抛物线相切,且

∴直线PAPB的斜率均存在且不为0,且

PA的直线方程是

得:

即直线PA的方程是:

同理可得直线PB的方程是:

得:

故点P的轨迹方程是

(2)由(1)得:

 

故存在l=1使得

[点晴]抛物线的切线方程成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考查亮点。解法一、解法二是解决抛物线切线问题的常用方法,应熟练掌握。

[文]已知△ABC的两顶点AB分别是双曲线2x2-2y2=1的左、右焦点, 且sinCsinAsinB的等差中项.

(Ⅰ)求顶点C的轨迹T的方程; 

(Ⅱ)设P(-2,0), 过点作直线l交轨迹TMN两点,问∠MPN的大小是否为定值?证明你的结论. 

解:(Ⅰ) 由条件知A (-1 , 0 ) , B (1 , 0 ),且sinA + sinB = 2sinC

∴|BC| + |AC| = 2|AB| = 4

∴点C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长轴长2a = 4的椭圆(不包括x轴上两点).

∴点C的轨迹T的方程是=1 (x≠±2) 

(Ⅱ) 当lx轴时,直线l的方程为x =,代入=1解得MN的坐标为(),而|PE| =,∴∠MPN = 90°,

猜测∠MPN= 90°为定值. 

x = my
3x2 + 4y2 = 12
 
证明:设直线l的方程为my = x +

由                ,得 (3m2 + 4) y2 my= 0

y1 + y2 =,y1 y2 = 

= (x1 + 2 , y1)·(x2 +2 , y2 ) = (x1 + 2 ) (x2 +2) + y1 y2

= (my1 +) (my2 +) + y1 y2 = (m2 +1) y1 y2 +m (y1 + y2) +

=(m2 +1)+m+= 0

∴∠MPN = 90°,为定值. 

★★★自我提升

试题详情

5.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2,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试题详情

4.抛物线y=4x2上的一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的纵坐标是( B)

  ( A )       ( B )        ( C )       ( D ) 0

试题详情

3.如果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一条渐近线方程为,那么它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  C  )

A.     B.    C.       D.

试题详情

2.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A)       (B)      (C)       (D)

试题详情

1.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C )

(A)2       (B)6      (C)4     (D)1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