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国的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是因为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完全相同的事物是没有的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7.有人曾用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如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此时”三字就很能体现广东文化的包容性与共时性。上述材料表明
A.每个民族部以自已的文化
B.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C.文化有地域之别,无先进与落后之分
D.人人都有自已的文化生活
6.张明在《地球村》专题小报中插入了一些用白描手法描绘的示意图,为提高小报的版面利用率,图片的环绕方式应该选择
A.浮于文字上方 B.衬于文字下方 C.四周型 D.上下型
5.历届奥运主题歌曲,均以鲜明的艺术风格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使得奥林匹克精神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曲是
A.马上芭蕾 B.生命之杯 C.手拉手 D.运动员进行曲
4.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处理好我和你的关系就必须
A.尊重文化多样性 B.重视文化继承性
C.理解文化发展性 D.懂得文化先进性
3.丹友首都哥本哈根滨海公园的雕塑作品《美人鱼》(见右图),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和平友谊的愿望。设计这类环境雕塑作品时,作者一般会从以下哪些因素着眼进行创作
①作品的呈现方式是否圆雕形式
②作品的主题内容是否与环境适合
③作品的体量大小是否与环境协调
④作品的主体形象是否是人物造型
⑤作品的艺术风格是否与环境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2.下列图片最能体现人类社会向往和平、友谊的是
1.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所用的演唱形式是
A. 以独唱经主,加入了对唱 B. 以对唱以主,加入了合唱
C. 不独唱以主,加入了合唱 D. 以对唱以主,加入了重唱
5]乱红:落花。
此词写暮春闺怨,一起一结颇受推赏。“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
此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归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
[作品]:木兰花
[作者]: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作品]:踏莎行
[作者]: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作品]:浣溪沙
[作者]: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幺摧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简析]
堤上,游人如织,笑语喧阗;湖上,画船轻漾,春水连天。好一幅踏青赏春的图画! 然而,这图画的点晴之处,却不在堤上、湖上、而在湖岸边、院墙内、高楼下。那绿杨丛中荡起的秋千架儿、那随着秋千飞舞而生的盈盈笑声,才是青春少女的欢畅、才是春天气息荡漾的所在;唯因它曾经深锢墙内,故如今鼓荡而出,便分外使人感染至深。船中的太守,此时也顾不得有谁在窃笑了,他情不自禁在皤然白发上插入一朵鲜花、添上一段春色。让丝竹繁奏、将酒杯频传,他要与民同乐,同庆春的莅临。忘却贬官颍州的烦恼吧,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号:"醉翁"。
[作品]:洒泉子
[作者]: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作品]:鹊桥仙
[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作品]:踏莎行
[作者]: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简析]
楼台的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在朦朦月色中隐没。北望桃源乐土,也失去了踪影。此刻,因受党争牵连而流放的秦少游,正被幽闭在郴州的一所旅舍内,漠漠春寒,惹人愁闷。斜阳下,杜鹃声声,"不如归去"的啼,凄历辛酸,令人倍增伤感。秦观南迁已过三年,北归无望,尽管驿站传来封封家书,但只是徙增离恨而已。"梅花"、"尺素"堆积案头,仿佛是堆砌成重重叠叠的乡愁离恨"独怜京国人南去,不似湘江水北流",他想起了两句唐诗,那迢迢不尽的郴江,原本绕着郴山,却为何偏偏向北流入潇湘?----而我为何不能呢?
[作品]:满庭芳
[作者]:秦观 词
琴操(歌女) 唱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
暂停征辔,聊共引离觞。
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
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低墙。
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狂。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
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简析]
元丰二年,暮冬。会稽山上,微云轻抹;越州城外,衰草连天。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秦少游正与一位歌妓举杯话别。数月前,蓬莱阁内一见钟情的往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眼前是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客心凄楚,更难舍惺惺相惜的知音。此情此景,令人销魂。万种离情,这会儿都付与赠别的香囊,轻分的罗带。半生来,功名不就,空赢得薄情郎的恶名。此一去,何时重逢?禁不住泪沾城不见,灯火黄昏。
[作品]:桂枝香
[作者]: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①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继。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③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④。
[简析]
①星河:星河即银河。
②门外楼头:用杜牧“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意。
③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④后庭遗曲:陈后主游宴后庭,其曲有《玉树后庭花》。
词人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 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 篇佳作,历久长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而王安石的这一阕 《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作品]:采桑子
[作者]:晏几道
春风不负年年信,
长趁花期。
小锦堂西,
红杏初开第一枝。
碧箫度曲留人醉,
昨夜归迟。
短恨凭谁,
莺语殷勤月落时。
[作品]:临江仙
[作者]: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
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
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
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
飞雨落花中
[简析]
难忘过去两次相逢。一次是初见,时节当是清朝前后,少女踏青时爱斗草游戏。她在阶前和别的姑娘斗草,裙子上沾满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那活泼的情态给小晏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次在七夕,女子于是夜须穿针乞巧拜新月。小晏和她在穿针楼上重逢,且看她靓妆照人,眉际沁出翠黛,粉脸生出娇红,一羞字可见两个已生情意,却道得空灵。不料华年似水,伊人亦如行云,不知去向了。
[作品]:蝶恋花
[作者]: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暮秋怀人之情。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下片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
[作品]:浣溪沙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作品]:江城子
[作者]: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作品]:春宵
[作者]: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作品]:花影
[作者]: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注释]:
花影重叠映于瑶台之上,以比小人之高位,虽有直臣攻之而不去。神宗崩,小人贬谪;宣仁崩,而小人又受重用。
[作品]:和子由渑池怀旧
[作者]: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
“雪泥鸿爪”这个有名的比喻就出于本诗。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的苏轼,妙手偶得般创造出的这一艺术形象,总令人嗟叹生命的短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者,百代之过客。”(李白语),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
[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这是作者在僧人画家惠崇的《春江晚景》图上题的一首诗。
[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第二句描写雨天的山色。
[作品]: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此诗写秋末的景色,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一反悲秋之调。
[作品]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作者]苏 轼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
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释]:
引典。《楚辞-招魂》上说,上帝可怜屈原的灵魂脱离了他的躯壳,叫巫阳(古代女巫名)把他招回。作者被贬海南遇赦,心情愉快,以此自比。
[作品]江城子 密州出猎
[作者]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恶星天狼!
[作品]卜算子
[作者]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注释]:
冷的,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作品]定风波
[作者]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水龙吟
[作者]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从教坠:任杨花坠落。②有思:即有情。③缀:连接。
小雨初晴的欣喜,使院庭的晚照也这般红丽!倒影芙蓉池的楼台,摇漾着动人的金碧,春晚的风,吹动飘拂的柳,含怎样依依的情!池面的嫩荷,不正如伊人饰戴的细巧青细?然而,时光毕竟已流过七载,故园依旧,良月好侣却已零散!过片的赞美由此化为惋叹,朱颜已老的词人,已再无心情赏景主。于是斜阳渐隐,金翠的楼台上,只剩下这位落拓归客的身影,坐对着暮霭四起的黄昏……
[作品]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③李白 《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 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 长圆。”⑥婵娟:美丽的月光。[简析]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南 宋
[作者]:陈亮
[作品]:念奴娇 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
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
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
连冈三面,
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
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
登高怀远,
也学英雄涕。
凭却江山管不到,
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
不须反顾,
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
势成宁问强对?
[注释]
词人用战略家的眼光指点江山,审视历史,破长江乃天限南北的旧说,发京口可争雄中原的宏论,嗟六朝只经营门户之私计,笑庸人空仿效英雄之挥涕,进而大声疾呼,鼓吹北伐。全篇高屋建瓴,势不可当,颇有战国纵横家之气。
[作品]:一剪梅
[作者]: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是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
飘泊已久的游子,乘一叶小舟,路过太湖旁的吴江县。春寒料峭,岸边楼上的酒旗对他频频招手,故故撩拨。吴地方音软媚,边渡桥的名字也香艳。一阵风、一阵雨的恼人天气,添了游子的春愁。客袍早就脏了,到家就可以洗。到得家时,先什么也不干,且把银字的笙调试起来,把心字的香点起来,陪娘子好好坐坐,可屈指一算,到家该交夏令,樱桃颜色变红了,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了,让人思之欣慨交心。
[作品]:虞美人
[作者]: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
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作者]:林升
[作品]: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作者]:陆游
[作品]:卜算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不粘不脱”,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词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陆游爱梅,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对梅花一放翁”。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上片感遇。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此词或许是他晚年所作。
[作者]:陆游
[作品]: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作者]:唐琬(陆游前妻)
[作品]:钗头凤(和词)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注释]:问世间情为何物!
[作者]:陆游
[作品]: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释]:
蜀道天险,剑门关隘,历来都是名流雅士,骚人墨客,忍不住要赋诗一首的地方,但难得有陆游这般的洒脱,堪称神来之笔!虽只四句,但剑门之美,羁旅之情,战士之心,诗人之思,跃然纸上。古往今来,堪称绝唱。
[作者]:陆游
[作品]: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释]: “尘暗”句:传说苏秦十次游说秦王无成,回家时“黑貂之裘弊”(《战国策·秦策》)。这里暗此词抒发国仇未报、壮志未酬的深切悲愤。
词上片在时空的交错中,腾挪自如地比照了当年的情豪气雄和今日的落魄潦倒。下片则句式尽变,表现了长短句的某些优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个四言对句,用八个字浑无著力痕迹地概括了理想与现实,报国立功的热望和投闲置散的冷遇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从而揭示了作者悲愤的根由和实质。
[作者]:苏 轼 [作品]: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歇雨”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作者]:民歌
[作品]:月子弯弯照九州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个飘零在外头?
[注释]:
注意意象(月亮)和对比手法对表达诗歌情感的作用。
[作者]:南宋蜀妓
[作品]:鹊桥仙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
动便春愁满纸。
多应念得脱空经,
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
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闲,
又那得功夫咒你。
[作者]:无门和尚
[作品]: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注释]:
可由上两词对比文人词与民间词区别。
[作者]:丑奴儿
[作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作者]:辛弃疾
[作品]: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这里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
[作者]:辛弃疾
[作品]: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
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
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
①锦:锦衣。 ②金胡禄(LU4)箭袋。 ③金仆姑:箭名
“壮岁旌旗拥万夫”一句是说自己壮年时曾统领过万人的军队抗击金兵。“锦突骑渡江初”一句是说穿着锦衣的精锐骑兵开始渡江南下。“燕兵夜捉金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这两句是写与金兵进行激烈战斗的情景。.“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是说岁月无情青春难再。词上阕回忆自己年轻时奋勇抗金杀敌的情景。下阕抒发自己年老力衰、壮志未酬的感慨。
[作者]:辛弃疾
[作品]: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注释]
此词上片伤春,痛风雨之无情;下片咏怀,哀时忆之可悯,虽目曰“闲愁”,而寄托遥深,身世之感与爱国忧时之心,悠悠不尽,蕴积其中,不能漠然无视。借“长门事”谈到蛾眉见妒的遭遇。 屈原《离骚》始以美人香草之辞比喻君臣遇合。辛词字面上伤春宫怨,骨子里忧国忧时。摧刚为柔,沉郁顿挫。迴肠荡气,低徊无已。夏承焘先生曾以“肝肠似火,色笑如花”八字赞誉此词,推为词中极品。
[作者]:辛弃疾
[作品]: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注释] ①调名出自东汉《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又名《横 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②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③元夕赏灯,灯如火树银花。花千树、星如雨:都指彩灯。④玉壶喻月。鱼、龙:指鲤鱼灯、龙灯等各种彩灯形状。⑤蛾儿、 雪柳都是妇女头饰。雪柳饰以金钱、称“捻金雪柳”。⑥蓦然:突然。阑珊: 灯火零落稀少。
此诗不是自伤幽独,而是显示了一种高洁的品性。在人们趋奉竞进之际,耐得冷落,耐得清淡,耐得寂寞。这是辛弃疾屡遭排斥后,借灯夕所见以自述怀抱,托意甚高。进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退则斯人独处,自甘淡泊,安于寂寞,这两者同是志士的操守的襟抱。前者是英雄本色,后者也是英雄本色。
[作者]:辛弃疾
[作品]: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作者路过皂口,见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下片即景抒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作者]:辛弃疾
[作品]:破阵子
[内容]: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
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由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整句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作者]:杨万里
[作品]: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杨万里
[作品]: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作者]:叶绍翁
[作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头两句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作者]:皇甫松
[作品]:梦江南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简析]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写的是梦境中的江南故乡。词勾画了一幅江南夜雨图,图中有江南水乡的夜船,蓬背的雨声, 窗外的笛声以及驿桥边依依话别的浓情。因此,这个思乡之梦更使人留恋难忘。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北伐,大破金兵于偃城。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他对部下说:“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头”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它和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近人考证出此词为明人所作而托名于岳飞。但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
[作者]:曾几
[作品]: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诗反映黄梅雨时节,天气乍阴乍睛现象。
[作者]:张元干
[作品]:贺新郎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孤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难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
神州:这里专指被金兵占领的中原。怅秋风三句-只恨在萧瑟的秋风中,处处兵营都发出悲哀的号角声,那汴京的宫殿都荒芜了。离黍:长满了庄稼。底事底事:何事?;昆仑:昆仑山,喻北宋王朝;砥柱:砥柱山,在黄河中。九地:遍地;黄流:黄河水,这里指金兵;乱注:到处流。孤兔-指金兵。天意从来高难问-皇帝高高在上,他的意图没人了解。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何况人们很快忘记了亡国之恨。更-再。南浦-送别的码头。耿-明亮。斜河-银河斜转(夜深了)。断云微度-一朵朵浮云缓慢飘过去。万里江山知何处-江山阻隔,相距万里,知道你在哪里呢?回首-回忆。对床夜语-对躺在床上谈话到深夜。雁不到二句-(你去的地方)大雁也飞不到,写好的信交给谁?目尽青天一句-远望天空,想到古今世态的变化。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我们谈的都是国家大事)怎么能象孩子那样只顾说个人恩怨呢?大白-酒杯。金缕-此词别名。
[作者]:赵师秀
[作品]: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传来阵阵蛙鸣,诗人约一位朋友来做客,可等到夜半也没有来,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这是赵师秀约客未既的一番心境写照。语意亲近而情思遥远,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落寞心情。
[作者]:志南和尚
[作品]: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者]:朱熹
[作品]: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元好问(金)
[作品]:诗论绝句三十首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注释]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祖出北朝魏代鲜卑贵族拓跋氏,为唐诗人元结后裔。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但长期的怀才不遇和面对黑暗的现实,使他逐渐清醒,出仕和归隐的内心矛盾开始加剧。其词则被誉为金朝一代之冠,以苏、辛为典范,博采众长,兼有婉约、豪放等诸种风格。此诗选自其文艺评论的代表作《论诗绝句三十首》,强调诗歌的内容,同时重视艺术成就和诗人的品德,看是否能从大处着眼而不流于褊急,认为好诗应该真淳自然,推崇雄健豪迈的风格,反对绮靡纤丽的诗风,对后世影响颇大,尤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句脍炙人口。
[作者]:元好问(金)
[作品]:摸鱼儿
[内容]: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释]
根据元好问对这首词所作的小序:“乙丑岁赴试并州(按缪钺教授考定,当时元好问十六岁间),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作无宫商,今改订之”,因此应是元好问后来以赴试当时旧作修改的,至于订定年份则不可考。
[作者]:元好问(金)
[作品]:摸鱼儿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注释]
元词尤以两首《摸鱼儿》最富艺术魅力,“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和“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等皆是哀婉动人的佳句。
4]章台:汉长安街名。后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