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0348  300356  300362  300366  300372  300374  300378  300384  300386  300392  300398  300402  300404  300408  300414  300416  300422  300426  300428  300432  300434  300438  300440  300442  300443  300444  300446  300447  300448  300450  300452  300456  300458  300462  300464  300468  300474  300476  300482  300486  300488  300492  300498  300504  300506  300512  300516  300518  300524  300528  300534  300542  447090 

1.(09江苏省口岸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A         B        C        D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溶解性AgCl>AgBr>Ag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试题详情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馏、分馏、萃取、分液、渗析、升华等方法。

(2)常用的化学方法

   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溶液作为吸收剂。如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常用装置是洗气瓶或干燥管(U形管)。

   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量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除去。如硝酸钾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钡,可用适量的硫酸钾除去。

   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如KCl中混有的少量K2CO3,可加适量盐酸除去。

   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以正盐、酸式盐间的转化最为常见。如:NaHCO3Na2CO3

   溶解法--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性物质常见。如Mg(OH)2中混有Al(OH)3,可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然后洗涤Mg(OH)2即可。

(3)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综合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物质加以分离或提纯。如分离

混合物:

试题详情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一方面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溶解热效应等)直接检验,另一方面是根据物质化学性质,使被检验物质与加入的试剂作用,产生某种特殊现象(如:生成气体、沉淀,产生特殊颜色等),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存在。

(1)离子的检验。检验的原理是依据离子的特征反应现象如呈现特殊颜色变化、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等。十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是:K+、Na+用焰色反应;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检验;Fe3+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Al3+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用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检验;用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和稀硝酸(或稀盐酸)检验。

(2)气体的检验。检验的根据是由气体的特征性质(化学和物理的)所表现的现象。但是注意:有些现象是某几种气体所共有的,如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少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的燃烧,其火焰都呈淡蓝色,当它们混有一定量空气时,点燃都会爆鸣;溴蒸气、氯气、二氧化氮都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等等。因此遇到这些情况,不要过早下结论,而要综合考虑性质和现象。

(3)有机物的检验。常用的试剂有:

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均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溴水:烯烃、炔烃、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均可使溴水褪色(加成或氧化反应)。

③银氨溶液:凡含有-CHO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④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常温下,多羟基的物质如甘油、乙二醇、葡萄糖都能溶解新制的Cu(OH)2?得绛蓝色溶液,羧酸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得蓝色溶液。含-CHO的物质与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 Cu2O沉淀生成?。

⑤FeCl3溶液:与苯酚反应形成紫色溶液。

试题详情

(1)固态物质的检验

(2)无色溶液的检验

(3)气态物质的检验

   由于气体贮存困难,使用时易扩散,故检验中要尽可能使用物理性质加以检验,即使使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用试纸。可按下列顺序检验:

试题详情

5.(安徽怀远二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21)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Ba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现取3份100mL该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1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1.12L(已折算成标准
状况下的体积)
3
加足量BaC1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 27g,第二次
称量读数为2.33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1对C1-是否存在的判断是         (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确定”);根据实验1-3判断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试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可不填满):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3)试确定K+是否存在?         ,判断的理由是           

[解析](1)因溶液中可能含有的干扰,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由实验3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则由此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Mg2+、Ba2+;(2)由实验3可知,BaSO4的质量为2.33g,则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浓度是0.1mol·L1;BaCO3的质量为6.27g-2.33g=3.94g, 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浓度是0.2mol·L1;(3)由实验2、3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经计算,NH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和0.01mol,根据电荷守恒,得K+一定存在。

[答案](1)不能确定;Ba2+、Mg2+;(2)

阴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0.1

0.2

(3)存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离子是NH4+。经计算,NH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和0.01mol,根据电荷守恒,得K+一定存在。

试题详情

4. (海南省陵水县2007-20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欲使NaCl、NH4Cl和SiO2的混合物分开,其必要的操作为

A.升华、溶解、过滤、蒸发       B.溶解、过滤、蒸发、分液

C.加热、溶解、过滤、结晶       D.溶解、过滤、分馏、结晶

[解析]利用NaCl、NH4Cl和SiO2的化学性质,先加热使NH4Cl分解再化合,然后加水溶解,过滤出SiO2,最蒸发结晶滤液得到NaCl。

[答案]C

试题详情

3. (福建安溪八中2009届高三7月份质量检测试题)现有如下5种无色溶液:NaAlO2、KOH、NaCl、MgCl2、稀氨水,若要将其一一鉴别开来,至少需要用多少种试剂

A.1种      B.2种      C.3种      D.不用试剂

[解析]依据题目中的5种溶液,首先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稀氨水,然后取剩余的四种溶液少许,分别向其中滴加氨水,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MgCl2溶液,最后取剩余的三种溶液少许,分别向其中滴加AlCl3溶液,一开始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AlO2,一开始无沉淀随着AlCl3溶液滴加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KOH,一直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因此要将其一一鉴别开来,至少需要用1种试剂即可。

[答案]A

试题详情

2.(福建省南安华侨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硫氰化钾、乙酸、氢氧化钾四种溶液可用FeCl3溶液一次鉴别

B.CH3CH2OH、CH2=CHCOOH、CH3CHO、CH3COOH四种溶液可用新制Cu(OH)2一次鉴别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D.KCl溶液中混有少量KI,可通入足量Cl2后,再用乙醇进行萃取、分液

[解析]A项中苯酚遇FeCl3溶液呈紫色,硫氰化钾遇FeCl3溶液呈血红色,乙酸遇FeCl3溶液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钾遇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故可用FeCl3溶液将四种溶液一次鉴别出;B项中CH2=CHCOOH和CH3COOH均使新制Cu(OH)2溶解,二者不易鉴开;C项中除去Mg2+又混入Na+;D项中乙醇不能作萃取剂,因其与水任意比互溶。

[答案]A

试题详情

1.(福建安溪八中2009届高三7月份质量检测试题)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题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解析]从题目所给的图示步骤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①步分离五种离子中的一种离子,只能是Ag+结合生成AgCl沉淀。第②步产生的沉淀和剩余的溶液分别分离出两种离子,应用NH3·H2O沉淀出Fe3+和Al3+,然后用强碱NaOH溶液将Fe(OH)3和Al(OH)3分离。第④步用将Ba2+和K+分离,故答案为D

[答案]D

试题详情

10. 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2+、Fe3+、Cu2+、Hg2+四种离子。甲、乙、丙三位学生分别

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方案(见下图)

 

(1)甲、乙、丙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得到纯净的金属铜?甲  ,乙  ,丙  (填“能”或“不能”)。

(2)在能制得纯净的铜的方案中,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    。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                         

[解析]结合污水中Mg2+、Fe3+、Cu2+、Hg2+四种离子的性质,甲方案中滤渣中有Mg(OH)2、Cu(OH)2、Fe(OH)3及Hg(OH)2,加热得氧化物为CuO、MgO、Fe2O3及HgO,通入H2加热后Cu中含有Fe及MgO。乙方案中加过量的铁粉后滤渣中含有铜粉、铁粉及单质汞,最后Cu中含有Fe。方案丙中加过量的铁粉后滤渣中含有铜粉、铁粉及单质汞,再滴加稀盐酸除去铁粉,后滤渣只有铜粉及汞,通入H2并加热知得到纯净的铜粉,加热时汞也挥发成汞蒸气,对环境造成污染,为防止污染,将汞蒸气冷凝回流,回收变废为宝。

[答案](1)不能;不能;能。(2)丙方案的第③步;增加冷凝回流装置。

[专题综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