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有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两个时期的6块装片,编成1-6号,已
知l、3号为同种细胞,某同学观察结果如下表,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的
装片是
编号 |
1与5 |
2 |
3与6 |
4 |
观察结果 |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发乱排列 |
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 |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
A.1、2 B.2、4 C.4、5 D.5、2
3.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大肠杆菌因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进行有氧呼吸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不断合成蛋白质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U
C.人体内的酶都是蛋白质,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D.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能够把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1.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用花生子叶切片鉴定脂肪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A.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都更加明显 D.都不需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35.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l]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上面分布有__________________,在
活细胞中呈____________色。
(2)图中I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Ⅱ为____________阶段。
(3)图中[2]在光下被分解为[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后者用于II阶
段的反应。(本小题答图中标号及其物质名称)
(4)图中由C5与[ ]____________结合形成[ ]____________,再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最终合成[ ]____________等有机物。(本小题答图中标号及其物质名称)
第II卷能力测试题(共50分)
34.下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4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据图回答:
(1)图中G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C是_________。
(2)图中的H主要为_________ (物质名称)。
(3)图中E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动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
(4)图中的F是_________,每克该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为38.91kJ。
(5)仅由G、H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_________。
33.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_________、_________、制片等四步。观察洋葱
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_________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_________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B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__期;C细胞处于分裂的_________期。
(4)该图中的一些细胞可以转变成伸长区、根冠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_。
(5)把洋葱根尖细胞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种技术叫做__________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
32.根据下面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回答问题(题
中[ ]填写图内指示结构的数字)
(1)图示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______________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此细胞具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结构。
(2)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3)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
(4)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的
是[ ]______________。
(5)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并转运出去
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
(6)结构[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它与
[ ]__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31.右图为某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该细胞为_______类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C.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D.细胞内脂褐素占有的面积增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