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与个人相比较,社会更为根本,起决定作用。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易错点36 我国的权力机关都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易错分析] 1.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一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历史时期的思想成果有具体的继承关系,这种继承是批判的、有选择的继承。
易错点34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易错分析 价值观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指导我们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评价,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同时指导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易错点35 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和索取的统一
[易错分析] 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的贡献。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2.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一般来说,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但有时又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其社会意识水平不一定高。
1.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一是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如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存在;二是社会意识超前于社会存在。
3.从认识的发展来看,认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真理、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但是,任何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和科学理论具有相对性,且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易错点33 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同步变化
[易错分析]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它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从认识的目的来看,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不能指导人们实践的科学理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们既反对一切脱离实际的抽象的空洞的理论,又反对拒绝正确理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2.联系。①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认识的最终目的的必要准备,而实现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的必然归宿;②两者都必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③两者都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易错点32 认识一经形成就能离开实践而独立存在
[易错分析] 1.从认识产生的过程来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就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3.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不在于变化的原因,而在于变化的状态。事物在一定的外部矛盾的作用下,其内部矛盾双方互相斗争。当内部矛盾双方只发生力量增减,不发生地位变化时,事物呈现量变状态;当内部矛盾双方地位互相转化时,旧的统一体破裂,新的统一体诞生,事物呈现质变的状态。
易错点31 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科学知识
[易错分析] 1.区别。①含义不同。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②过程不同。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即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③意义不同。只有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人们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只有实现认识的最终目的,才能发挥认识的指导作用,发挥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效地改造世界,使认识本身得到检验和发展。
2.质变与发展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因此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的质变。质变有两种趋向: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向好的方向变化的质变;一种是下降的、倒退的,向坏的方向变化的质变。而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因此,事物的质变不一定都是事物的发展。
1.区别。
第一,含义不同。
第二,哲学范畴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辩证唯物论的范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第三,原理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实事求是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第四,侧重点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侧重于强调物质的第一性,要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实事求是侧重于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侧重于强调在认识、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殊性,不能“一刀切”。 2.联系。
第一,三者都是科学的方法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都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达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三者都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而客观实际总是在变化发展的,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规律是事物运动中的规律,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就是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弄清规律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把握具体的客观实际,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易错点30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易错分析] 1.量变的最终结果是质变,但不是必然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量的积累,而且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同时,还要坚持适度原则。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