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下表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部分)在今天各省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
|
河北 |
山东 |
河南 |
江苏 |
浙江 |
唐朝 |
15 |
8 |
23 |
6 |
0 |
北宋 |
1 |
10 |
18 |
5 |
4 |
元朝 |
6 |
0 |
1 |
0 |
1 |
明朝 |
3 |
4 |
3 |
18 |
20 |
清朝 |
4 |
6 |
0 |
27 |
20 |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B.北方文化走向没落
C.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南移的基本原因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南方文化教育发展
2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21.就传统社会而言,中国社会的阶级(等级)区别,不及欧洲和日本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经济的繁荣 B. 学校教育的发达 C. 科举制度的实施 D. 民族融合的成功
20.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A.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B.“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D.富商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相聚而居
19.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18.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②文化生活开始出现平民化趋势
③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朝廷官僚 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7.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16.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
A.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中原文化停滞不前
B.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为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C.唐朝开创了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
D.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各项制度
15.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14.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