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1140  301148  301154  301158  301164  301166  301170  301176  301178  301184  301190  301194  301196  301200  301206  301208  301214  301218  301220  301224  301226  301230  301232  301234  301235  301236  301238  301239  301240  301242  301244  301248  301250  301254  301256  301260  301266  301268  301274  301278  301280  301284  301290  301296  301298  301304  301308  301310  301316  301320  301326  301334  447090 

16.图3是北半球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箭头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小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5、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主要是由(  )造成的。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准静止锋

试题详情

14.从春分到夏至期间,下列现象会在厦门(北纬24°26′46″)出现的是(   )

A、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C、正午物体影子先朝向东北之后朝向西南  D、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长

试题详情

1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试题详情

12、读图2,①--④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城郊之间、海陆之间热力环流的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图④

试题详情

11、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与下列因素呈正相关的是(  )

A.大气厚度   B.地理纬度   C.云层厚度  D.太阳高度角

试题详情

10.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

A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日出时刻相同   D太阳高度角相同

试题详情

9.已知甲地(30°N,50°E)和乙地(30°S,50°W),且甲地昼长13小时30分。据此判断乙地的夜长是(   )

 A.4小时    B.5小时30分    C.13小时30分    D.10小时30分

试题详情

读图1,分析判断7-8题

7、从地面向下经过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时(   )

A.横波与纵波波速都增大

B.横波消失,纵波减慢

C.深度约1000米

D.横波减慢,纵波消失

8、读图判断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外核

试题详情

6、北京时间就是(   )

①东八区区时  ②东经116度的地方时  ③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④北京的地方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