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请回答下列关于果蝇性状遗传的问题:
Ⅰ.(4分)果蝇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巳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l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l︰l。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中,显性性状分别为 。
(2)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占其后代的比例为 。
(3)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Ⅱ.(6分)假说一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请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说: ,
。
(2)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直刚毛, 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此时最合理的假说是 。
52、(4分)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中4条曲线(a、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22%。请据图回答:
(1)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
(2)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
。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通风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51、(10分)某洗衣粉的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实验:
质检局做该实验的目的是 ,
可通过观察 予以确认。
(2)某中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表中的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实验结果以曲线图A、B的形式表示了出来。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 ,溶化洗衣粉的水温度应低于 。
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降为零,用语言描述0℃-45℃时酶催化效率变化趋势 。
③请在B图中画出从75℃至45℃的催化效率变化曲线。
这样画的理由是 。
④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不同温度下
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的高低。
(3)该加酶洗衣粉用后要彻底洗手,其主要原因是 。
(4)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替代含磷洗衣粉的意义主要在于 。
50、有人设想,在已知信使RNA翻译的起始位点处,用插入核糖核苷酸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也能解决密码子中碱基数目的问题。你认为当插入几个核糖核苷酸时,对合成的蛋白质功能影响最小(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49、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48.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47、实验室内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乙细胞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于茎
46、草履虫体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
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染色体和线粒体
C.染色体和核糖体 D.染色体和高尔基体
45、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