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1187  301195  301201  301205  301211  301213  301217  301223  301225  301231  301237  301241  301243  301247  301253  301255  301261  301265  301267  301271  301273  301277  301279  301281  301282  301283  301285  301286  301287  301289  301291  301295  301297  301301  301303  301307  301313  301315  301321  301325  301327  301331  301337  301343  301345  301351  301355  301357  301363  301367  301373  301381  447090 

12.(08广东卷)(11分)辨析: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就是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政治参与。

试题详情

11.从2007年开始,我国农村小学和初中将免除学杂费,困难学生将获得免费教科书。

请从政治生活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保证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试题详情

10.(07海南)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在于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③参与行为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性规范

④参与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6-10       

试题详情

9.近年来,从“审计”风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社会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审计中存在重大问题的党政干部和政府官员,都将被依法追究责任。这表明我国坚持了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②依法治国的原则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把反腐败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8.台湾一科技有限公司在东南大学一场招聘会上,宣称台湾为“本国”,遭到学生抗议,一位同学指出其错误后,该企业负责人依然不改,在场的300余名大学生集体愤然退场。大学生的上述表现 

①自觉履行了公民对国家的义务。   ②坚持与分裂国家主权的言行作斗争

③不利于团结台湾人民,维护国家统一 ④说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试题详情

7.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规定:权利人享有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这说明: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同等的

C.公民要树立权利和义务意识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国家保护

试题详情

6.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要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这表明

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居于主人翁地位D.国家工作人员既要享有权利,又要履行义务

试题详情

5.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向全省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公民对现行地方性法规有什么意见,有哪些问题需要立法解决的,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此大规模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在浙江省尚属首次。这说明

A.人民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B.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C.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我国公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试题详情

4.有人说:“政治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A.错误,政治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B.错误,这样必然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

C.错误,这是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表现  D.正确,因为公民有自己的自由

试题详情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说明 

A. 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不能放弃的   D. 我国全民民主的国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