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它们是第____________象限的角,其中最小的正角是___________,最大负角是___________.
33.I(8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右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答下问题。
(1)由右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
膜 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下丘脑分泌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精神因素使T细胞活性下降,为什么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
(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通过 (填三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通过哪种途径实现的? 。
(4)若抗体结合到自身红细胞上,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并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
II(4分)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在第0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人体。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2)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狗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要防止该病毒使人体致病,方法①较好,原因是 。为防患于未然,应对所有健康的狗注射相应抗原(或疫苗),为什么? 。
(3)在注射抗原后,体内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数量变化与曲线
相似
34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病症检索表
病 症
缺
乏
元
素 |
A1 老叶表现病症 B1 病症常遍布整株,其基部叶片干焦和死亡 C1 植株浅绿,基部叶片黄色,干燥时呈褐色,茎短而细--------- --------- --------- 氮 C2 植株深绿,常呈红或紫色,干燥时叶片暗绿,茎短而细-------- --------- --------- 磷 B2 病症常限于局部,基部叶片不干焦但杂色或缺绿,叶缘杯状卷起或卷皱 C3 叶杂色或缺绿,有时呈红色,有坏死斑点,茎细 -------- --------- ---------------- 镁 C4 叶杂色或缺绿,在叶脉间或叶间和叶缘有坏死斑点,小,茎细 --------------- 钾 C5 坏死斑点大而普遍出现于叶脉间,最后出现于叶脉,叶厚,茎短--------------- 锌 A2 嫩叶表现病症 B3 顶芽死亡,嫩叶变形或坏死 C6 嫩叶初呈钩状,后从叶间和叶缘向内死亡--------------------------------------------- 钙 C7 嫩叶基部浅绿,从叶基起枯死,叶捻曲 --------------------------------------------- 硼 B4 顶芽仍活但缺绿或萎蔫,无坏死斑点 C8 嫩叶萎蔫,无失绿,茎尖弱 ------------------------------------------------------------ 铜 C9 嫩叶不萎蔫,有失绿 D1 坏死斑点小,叶脉仍绿------------------------------------------------------------------- 锰 D2 无坏死斑点 E1 叶脉仍绿 ----------------------------------------------------------------------------- 铁 E2 叶脉失绿 ----------------------------------------------------------------------------- 硫 |
(1)上述11种矿质元素中,属于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属于植物可以再利用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请写出植物缺钾的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字母写出检索缺铁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中的磷元素以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到绿色植物细胞内。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方面,磷元素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土壤中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请用正常生长的黄瓜幼苗做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缺磷导致叶片暗绿是否是因为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届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32.(11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神经纤维被切断、损伤、麻醉或低温处理而破坏,就会发生传导阻滞或丧失传导功能,由此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图中的A和B相当于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和B之间接触的部位叫___________,
(3)A和B的遗传物质相同,释放的物质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应器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分解,细胞恢复舒张。去甲肾上腺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些神经元含有NO合成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O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理作用,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那么NO相当于一种______________。如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31.(8分)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I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②号试管? 。
请说明理由: 。
(2)①号试管的现象是 ,其作用是 。
(3)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
30.下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是因为先有a的出现才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系统
B.图中m、p所示结构上都有[H]和ATP的生成和水的分解
C.图中g是小泡,它的活动充分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9.下图表示生理过程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图2中氧气浓度为b点对应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C.图3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pH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的影响
D.图4中a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曲线表示恒温动物
28.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前者随后者变化情况与图中走势不符的是
A.抗利尿激素--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Ⅳ浓度
C.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D.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27.导致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甲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① 注射H1N1甲型猪流感病毒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该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 在人体内阻止该流感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传播
③ 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作用
④ 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消化
⑤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H1N1甲型猪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⑥ 接触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所以要注意勤洗手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日前,英国和瑞士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过敏反应的元凶是基因缺陷。在正常人体内能够产生一种“调节性T细胞”,控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但在有过敏史的人体内,这种细胞却无法正常生成。研究者通过分析调节性T细胞生成机制及其相关基因,发现一种基因(GATA-3)能够抑制另一种基因(FOXP3)发挥作用,阻碍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从而使免疫系统对外界异物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过敏。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可能是由遗传和外界环境两方面因素引起的
B.向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导入健康的基因,有可能成为治愈某些过敏症的方法
C.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可与过敏原结合,对组织细胞有破坏作用
D.人体过敏反应中释放的组织胺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等反应,这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
25.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就属于特异性免疫
B.效应B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受体
C.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都形成效应细胞,分泌抗体
D.能与靶细胞结合的是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都是它分泌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