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已知 ,则 等于( ) A. B. C. D.
5. 的值为( ) A.-2 B.-1 C.2 D.0
4.若 ,且 ,则 的值是( ) A. B. C. D.
3.已知 ,则 等于( ) A. B. C. D.
2.已知 是第三象限角,且 ,则 等于( ) A. B. C. D.
(五)板书设计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1.复述二倍角公式 2.由 , 推出半角公式 |
1.课本例 2.例1 3.例2 4.例3 |
练习(投影) 总结提炼 |
典型例题
例1.求 的值. 分析:逆用二倍角公式,或构造对偶式列方程求解. 解:解法一: , ∴ . 解法二: 原式 . 解法三:令 , . 则 . ∵ ,∴ . 从而有 . 小结:对于本题,如若简单地从形式上看,为利用二倍角正弦公式而同乘同除式子 ;或原式 后,简单地应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都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陷入思维的简单循环之中.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较为陌生的问题时,应认真分析问题的特征,积极地进行联想化归,切实做到缜密稳妥地设计解题思路. (1)有些数学问题,可根据其本身特点,相应地构设与其相同“匹配”的另一整体,然后由其“相依而伴”的关系进行求解.如解法三,这种解题方法称为积式配对. (2)角度成等比(公比为2)的同名弦函数的乘积通常可按解法一、二来求解.
例2.设 , ,求 的值. 分析:观察问题的角度状况,从已知条件和被求式的角度差异来看,一方面应将条件中的角度变换为 、 ,另一方面应将被求式中的角度 、 变换为 、 .要实现上述想法只需将两已知条件相乘,将被求式利用升幂公式即可办到.解:两已知条件相乘,可得 , 化简为 , ∴ . 小结: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从变换已知条件和被求式的角度入手,进行双向变换实现角度的统一,然后利用代入法将已知条件代入被求式,从而达到求值的目的,这就是解答本题的脉络.
例3.已知 , .求 的值. 分析:若对结论“切化弦”后再化简不难发现,只需求出 和 的值即可,注意到 ,就可以发现求解的途径了. 解:∵ ,∴ . 又∵ ,∴ , ∴ , . 又∵ , ∴原式 . 小结:(1)本题也可以由 得 ,再将要求解的三角式化为用 表示的形式. (2)本题解法中巧妙地利用了“角的变换” ,使求解过程不致于繁杂. (3)若不注意 的范围,就会导致由 求出 而不知取舍.
例4.设 , , .求证: . 分析:条件恒等式的证明,要注意观察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看角,看函数的名称、次数.对于本题,从角的差异入手,将角变形为 , ,从已知条件变形入手,可证得结论. 证明:由 ,得, 整理,得 . 为 , ,将上式两边同除以 ,得 . 小结:证明条件恒等式,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推出法与代入法,无论使用哪一种思路都要盯住目标,据果变形.若用推出法,则应盯住欲证等式的左、右两边,根据它们的状况(一般要看角、函数名称、次数),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对条件等式进行变形,直到目标.若用代入法,就要盯住作为目标的被证等式的一边,根据它对欲证等式的另一边及条件进行变形,先创造机会,然后代入条件,最终推出目标.
例5.如图,在某点 处测得建筑物 的顶端 的仰角为 ,沿 方向前进30米至点 处测得顶端 的仰角为 ,再继续前进 米至 点,测得顶端仰角为 ,求 的大小和建筑物 的高.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观察给出各数据间的关系,将题目数学化,抽象为纯数学问题. 解:由已知, 米, 米 在 △ 中, , 在 △ 中, ∴ ,同理可得: 于是: 即 而 ∴ , ∴ 米 于是: ,建筑物高为15米. 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函数在测量方面的应用问题,在解决过程中运用了几何知识和方程的思想,但三角式的化简起到了关键作用.
扩展资料
有趣的米勒问题
米勒(Johannes Miiller),德国数学家,曾在莱比锡、维也纳学习天文学和三角学,1468年至1471年在维也纳大学任教授,1471年定居纽伦堡,从事天文学研究,米勒对三角学做出了贡献.大约在1461至1464年间,他写成《论三角》书,书中给出了有关球面三角学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计算了三角函数表,相当精确.他的这些工作使三角学脱离文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另外,米勒在研究几何时采用了代数方法,这在当时是别具一格的. 1471年,米勒向诺德尔(Christian Roder)教授提出以下十分有趣的问题: 在地球表面的什么部位,一根垂直的悬杆呈现最长?(即在什么部位,可见角为最大?) 在米勒的家乡哥尼斯堡,这个问题称为雷奇奥莫塔努斯(Reqiomontanus)的极大值问题.该问题本身并不难,然而作为载入世界数学史上的第一个极值问题而引人注目. 下面这个简明解法是罗斯(Ad·Lorsch)给出的. 如图1,设 为杆的上端点, 为杆的下端点. 垂直于地平面,垂足记为 ,于是线段长 , 均为已知,以 为中心在地球表面上画的圆上的所有对 的视角都相等.因此,我们只需过 任作一条垂直于 的直线 并在这条水平地沿着地球表面的线上找出这样的点 ,使得在这点的可见角 最大. △ 的外接圆 必与 相切干 点.事实上,若 不与圆 相切,则除 点儿圆 与 还有另一个公共点 ,而对于线段 的中点 而言, 是圆 的圆内角,这时, ,这就与 是最大可见角矛盾. 设过 的圆 与直线 相切于点 ,则 取得最大值.这是因为对 上异于 的任一点 而言, 是圆 的圆外角,所以 .
点的位置可以这样来确定,根据切割线定理, ,即有 . 从而,我们得出结论:以是杆与地面垂直的垂足为圆心,以是杆两端到地面距离的乘积的算术根为半径,在地球表面上画圆,该圆周上的点对悬杆的视角为最大. 1986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理科第五大题其实就是“米勒问题”: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 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 , .试在 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 ,使 取得最大值. 下面,我们运用高中数学知识结出这道高考题的一种简洁解法. 解 如图3,设点 的坐标为 ,点 的坐标为 , , 的坐标为 , ,并记 , , ,则 ,且 .
所以 . 因此,当 ,即 时, 取得最大值 . 因为在 内 是增函数,所以当 时, 取得最大值 .故所求的 点坐标为 . 更一般的“米勒问题”(解略)是: 在已知直线 的同侧有 , 两点,试在 上求一点 ,使 最大. 将此问题特殊化,便可得到1984年西安市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 在直线 上求点 (如图3),使 对线段 有最大视角,证明你的结论.
(原载《数学通讯》2000年第22期,宋庆文)
习题精选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请同学看教材第3页上的一段文字,它叙述的是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图1,是一块以点 为圆心的半圆形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画出一个内接矩形 辟为绿地,使其一边 落在半圆的直径上,另两点 、 落在半圆的圆周上.已知半圆的半径为 ,如何选择关于点 对称的点 、 的位置,可以使矩形 的面积最大?”根据教材提示应用所学的倍角公式,同学们能尝试解答它吗? 2.探索研究 分析:要使矩形 的面积最大,就必须想办法把面积表示出来,不妨利用我们所学的三角知识,从角的方面进行考虑,设 ,则 , ,所以 可以用 表示. 解:设 则 ∵ ∴ 当 时, 即 , 这时 , 答:点 、 分别位于点 的左、右方 处时 取得最大值 . 变式:把一段半径为 的圆木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料,怎样锯法才能使横截面的面积最大? 生:根据上题的结果可知这时圆内接矩形为内接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以上是倍角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请同学们观察以下例题,并分析、思考后能否得出证明. 3.例题分析 [例1]求证: (1) ;(2) ; (3) . 思考,讨论. 我们知道公式 中 是任意的,所以我们可以用 来替换 ,这样就得到 即 上面三式左边都是平方形式,当 的值已知, 角的终边所在象限已知时,就可以将右边开方,从而求得: 以上两式相除又得: 这三个式子称之为半角公式,“±”号的取舍得由 终边所在象限确定.
[例2]求证: . 分析:从例1引出例2, ,右边是同一个三角函数,并且还要附上正负号,而所要证明的式子右边有两个三角函数,不带正负号.故我们不能利用上法,得另想办法. 师:(边叙述边板书) ∴ 上式不含根号也不必考虑“±”号选取,通常用于化简或证明三角恒等式,同样可作半角公式运用.
[例3]已知: ,求 , , . 解: 说明:①例1中(1)、(2)两式使用频率极高,正、逆使用都非常普遍.习惯从左到右,常称“扩角降幂公式”,从右到左常谓“缩角升幂公式”, ②半角公式是二倍角公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倍半关系是相对的. 练习(投影) 1.已知: ( ), 求:(1) ;(2) . 2.若 ,求: 的值. 3.求: 的值.
参考答案: 解:1.∵ 两边平方得 ∴ 又∵ ∴ ∴ ∴ 2.∵ ∴ 原式 (3) 另解:设 ……………………① ……………………② ①+②得 …………………………③ ①-②得 ……④ ③+④得 ∴ 4.总结提炼 (1)本节课我们由倍角公式出发解决了实际应用问题,得出结论“在一个圆的所有内接矩形中,以内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另外由倍角公式解答了例1、例2,从而推导出半角公式,公式“±”号的选取决定于 终边所在的象限,例2的应用也很广泛,大家可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使用较为方便的形式. (2)从半角公式可以看出,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都可以用单角的余弦来表示. (3)若给出的 是象限角,则可根据下表决定符号.
的终边 |
一 |
二 |
三 |
四 |
|
的终边 |
一或三 |
一或三 |
二或四 |
二或四 |
|
若给出的 是区间角,则先求 所在区间再确定符号. 若没有给出确定符号的条件,则应在根号前保留“±”号.
(二)教学目标 1.应用倍角公式解决本章开头的一个应用问题. 2.活用倍角公式,推求半角公式.
(一)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
(四)板书设计
二倍角公式 应注意几个问题: |
例1 例2 例3 例4 |
演练反馈 总结提炼 |
教学设计示例(二)
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二课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