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1239  301247  301253  301257  301263  301265  301269  301275  301277  301283  301289  301293  301295  301299  301305  301307  301313  301317  301319  301323  301325  301329  301331  301333  301334  301335  301337  301338  301339  301341  301343  301347  301349  301353  301355  301359  301365  301367  301373  301377  301379  301383  301389  301395  301397  301403  301407  301409  301415  301419  301425  301433  447090 

6.若 ,则 等于(    )

 A. B.

 C. D.

试题详情

5.下列各结论正确的是(    )

 A.若 ,则

 B. ,则

 C.若 ,则

 D.若 ,则 (其中 )

试题详情

4.已知不等边△ 中, ,② ,③ ,④ 中可能成立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试题详情

3.已知 ,则角 等于(    )

 A. B. C. D.

试题详情

2.已知 是三角形的内角,且 ,则角 等于(    )

 A. B. C.  D.

试题详情

1.若 ,则角 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课题
例1
例2
反正切
概念
演练反馈
总结提炼

典型例题

 例1.已知 ,若(1) ;(2) .求角

 分析:由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在开区间 内,符合条件 的角只有一个,而在 内,符号条件 的角就有两个.

 解 (1)由正切函数在开区间 上是增函数可知;符合条件 的角只有一个,即

 (2)∵ ,所以 是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又∵ ,由正切函数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知,符合 的角有两个.

 ∵ ,且

 ∴ ,或

 小结:在某范围内解的个数判断,根据函数性质、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判断所在象限,然后推广到整个范围.

 例2.用反三角函数表示下列各式中的

 (1) ( );

 (2) ( );

 (3) ( );

 (4) ( ).

 分析: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应先观察题中的角是否在定义中规定的基本范围内,如在,则直接写出;如不在,则应运用诱导公式把角化入基本范围内.

 解:(1)∵ ,∴

 (2)∵ ,∴

 由 ,即

 ∴ ,即 

 (3)∵ ,∴

 又

 ∴ ,即

 (4)∵ ,∴

 小结:利用反三角函数符号表示角要注意所能表示的范围:

 

 

 

 例3.已知

 (1) ,求

 (2) ,求 的取值集合;

 (3) 时,求 的取值集合.

 分析:当 时,满足 ,利用诱导公式可知满足 有两个值 ,利用终边相同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可求出 上的所有 的集合.

 解:(1)由 上是增函数及 知,符合条件的角有且只有一个,利用反正弦概念得:

 (2)当 时,由诱导公式 .于是所求的 的集合是

 (3)当 时,根据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可知当 时, .因此所求的 的集合是

 小结:(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一般思路是先求出的给三角函数值的绝对值对应的锐角 ,然后利用诱导公式求出 内的特解 ,最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写出 上的通解.

 (2)本例是从不同的范围,阐述了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方法,有很强的代表性,要认真领会,学会应用,若把正弦切成余弦、正切,也要会求.

 例4.在一个正方形内作一个内接正方形,使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比为3:2,求内接正方形一边与原正方形一边之间所成的角.

 分析:关键是设法将两正方形边之比表为其夹角 的函数,列出方程求解.

 解:如图1,设正方形 的内接正方形为 .则

 

  

 依题意有 

 化简得:

 即  

 ∵ 为锐角,∴ ,即

 小结:将题目转化为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问题,在求解过程中尽量转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以便利用所学知识求解.

扩展资料

驾驭着波峰的数学

 如果你是冲浪运动员,你知道有时难以预料何时浪会升起。有时浪在岸边完整地出现,但是当你进入水中时,它已经消失了,因此你就得等待完整波的到来,有时似乎要好几小时。在另外一些时候,完整波一个接一个地来到,可有许多个供你选择。不用说,波理论和波活动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许多因素影响着和创造着海浪。风、地震、船的尾波,当然还有月亮和太阳所产生的引起潮汐的万有引力,都扰动着海洋。海浪在水面上行动。当有多重的扰动或因素互相作用时,这些波动形式多少有点随机性。19世纪初,对海浪的数学开展了很多研究。在海上和在受控制的实验室中所作的观测,帮助科学家们获得了有趣的结论。1802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弗朗兹·格特纳开始提出最早的波理论。在他的观测中,他记录着波中水粒是如何作圆周运动的。位于波峰(最高点)的水的运动方向与波相同,位于波谷(最低点)的水的运动方向则相反。在水面上,每一水粒都沿着圆形轨道运动,然后回到原位。圆的直径被发现等于波的高度。水的整个深度中水粒都在生成圆。但水粒愈深,它的圆愈小。事实上,人们发现在相当于波长(两个相邻峰之间的水平距离)的1/9的深度,圆形轨道的直径大约是水面上水粒的圆形轨道的直径的一半。

 因为波浪与这些作圆周运动的水粒有关,并且因为正弦曲线和摆线也与转动着的圆有关,这些数学曲线和它们的方程被用来描述海洋波浪就不奇怪了。但是人们发现,波浪既不是严格的正弦曲线,也不是任何别的纯粹的数学曲线。水的深度、风的强度和潮汐只是在描述波浪时必须考察的变量中的几个而已。今天研究波浪时,用到了概率、统计学和复杂性这些数学工具。人们考察了大量小波,并从所收集到的数据提出预测。

*  *  *  *  *  *

 海洋波浪的另外一些有趣的数学特性是:

 (1)波长与周期有关。

 (2)波高与周期和波长都无关(有一些例外,但周期和波长的影响很小)。

 (3)当峰角超过120°时,波会破裂。波破裂时,它的大部分能量都消耗掉了。

 (4)确定波何时将会破裂的另一方法是把波高与波长比较。当这比率大于1/7时,波将破裂。

 波高 从峰到谷的垂直距离

 波长 相邻两峰间的水平距离

 

 波周期 波峰行经一个波长所需时间(以秒为单位)

 正弦曲线是一种周期性(有规则地重复它的形状)的三角函数曲线。

 摆线是指一个圆在一直线上平稳地滚动时圆上一定点的轨迹。

扩展资料

用几何画板巧作一段正切曲线

 首先启用几何画板软件(如果您电脑上没有安装该软件,可以到网上免费下载,但4.0版的不免费),该画法分六步:

 第一步:在图表菜单中选择建立直角坐标系命令,在图表菜单中选绘制点选项,绘制出点 .( ,4.0以上版可以直接绘制点 )同时选点 轴(按住shift、下同),在作图菜单中选择平行线选项,做过 点平行于 轴的直线 ,同理可做出过 点的且平行于 轴的直线

 第二步:选择点 、点 ,在作图菜单中选择“以圆心和圆周上的点画圆”选项,做出以 为圆心,以线段 为半径的圆,过 点作出平行于 轴的直线 ,选择圆和 ,在作图菜单中选择“交点”选项,作出 与圆的交点 、隐藏 和圆,选择点 ,在作图菜单中选择“过三点的弧”选项,做出过 三点的弧,连接点 、点 、做出完整的半圆。

 第三步:选择“点”工具,在半圆上做出一个点 ,按照 的顺序依次选择三个点,在“度量”菜单中选择“角度”选项,度量出 的大小,在“显示”菜单中选择“参数选择”选项,在对话框中把“角度”改为“弧度”,选择 的度量值,在“图表”菜单中选择“绘制度量值”选项,出现绘制度量值对话框,单击“确定”,屏幕上出现一条垂直于 轴的虚线

 第四步:作出线段 ,在“作图”菜单中,做出过点 的线段 的垂线 ,过 的垂直平分线 ,作出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 ,隐藏直线 和线段 ,作出线段 ,过点工作直线 的垂线 ,作出 的交点 ,隐藏垂线 ,过点 作线段 ,选择 点,打开“显示”菜单选择“追踪点”选项,当点 在半圆上运动时,点 的轨迹就是正切图像。

 第五步:选择 点和半圆,打开“编辑”菜单,选择“操作类按钮”选项,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动画”选项,在“匹配路径”对话框中,根据情况选择您所需要的动画,双击“动画”图标,点 就自动地绕着半圆运动,此时点 的轨迹就是正切 的一段图像

 第六步:同时选择点 和点 ,打开“作图”菜单,选择“轨迹”选项,正切和图像就出现了,选择正切图像,在“编辑”对话框中选择“操作类按钮”中的隐藏就可以根据您的需要显示或隐藏正切图像。

探究活动

 在实际使用计算机投影仪时,常常把投影仪的支架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支架的末端P里投影中心O的距离为85.5英寸,俯角是 ,支架PE长18英寸,投影屏幕CD高(上沿与下沿的距离)6英尺,投影屏幕的厚度可以省略.(1英尺等于12英寸)

 (1)画出相关点与线的示意图,分别求出屏幕上沿和下沿D离天花板的距离.(精确到0.01英寸)

 (2)求支架末端P分别与屏幕上沿和下沿连线的夹角

 (3)若(2)中的 ,投影到屏幕上图形或文字会感到失真,如果把上沿C固定,将投影屏幕拉离墙面,那么当下沿 与支架的末端P距离多少英寸时,可使

 解:(1)示意图如图所示,设支架的末端为点P,支架在天花板上固定为点E,天花板和投影屏幕所在的墙的交点为点A,屏幕上沿、下沿、中心分别为C、D、O,过P作AD的垂线,垂足为点B,由题意,得

 AB-EP=18,PO=85.5,CD=12×6=72,

 CO=DO=36,∠BPO=

 在 中,

 所以BC=BO-CO=42.75-36=6.75

 AC=AB+BC=24.75,

 AD=AC+CD=96.75

 所以屏幕上沿和下沿离天花板的距离分别为24.75英寸和96.75英寸.

 (2)在 中,

 在 中,

 在 中,

 所以 ,即

 (3)设 ,在 中,

 

 解得 (不符合实际意义,舍去).

 所以下沿与支架的末端距离101.77英寸时,可使

习题精选

试题详情

4.总结提炼

 (1)由反正切定义知:   

 (2)已知: ,用 表示


范围
位置及大小








试题详情

3.演练反馈(投影)

 (1)满足 的集合是(   )

 A. B.

 C. D.

 (2)已知 是第二象限角,是 ,则

 (3)已知 ,且 为第三象限角, 为第四象限角,求

参考答案:

(1)D (2)

(3)

 ∵ 为第三象限角, 为第四象限角.

 ∴

试题详情

2.求 的值.

 解:∵ 表示 中的角

 ∴令 ,则

   ,则

 ∴

 又∵ 均为锐角

 ∴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