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图1-23所示,悬挂在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
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
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到达悬
点O的正下方并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A处于受力
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若两次实验
中B的电量分别为q1和q2,分别为30°和45°,
则q2/q1为( )
A.2
B.3
C.2
D.3
2.如图1-23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轻质圆环上,圆环套子在粗糙水平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使物体处于图中实线位置,然后改变F的大小使其缓慢下降到图中虚线位置,圆环仍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拉力F、环与杆的摩擦力Ff和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情况是:( )
A.F逐渐增大,Ff保持不变, FN逐渐增大
B.F逐渐增大,Ff逐渐增大, FN保持不变
C.F逐渐减小,Ff逐渐增大, FN逐渐减小
D.F逐渐减小,Ff逐渐减小, FN保持不变
1. 如图1-21所示长木板L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木块放在木板上,开始木板成水平位置.当木板向下转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摩擦力 的大小随θ角变化最有可能的是图1-22中 ( )
3.计算题。要计算题中可能会求物体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速度。如06年重庆卷第24题、05年上海卷的第22题、05年天津卷的第23题。另外“弹簧模型”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它可以把胡克定律与牛顿定律、动量能量相结合,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如05年全国卷Ⅰ的第24题题、06年天津卷的第23题、08年宁夏卷第30题、08年重庆卷第23题等。这种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一般难度系数约0.6。
2.实验题。本专题实验可以考查“探究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等。如05年全国卷Ⅰ的第22题、05年江苏卷的第11题等。一般分值6-8分,难度系数约0.65。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发展趋势来看,09年高考中本专题可能会以下列题型出现:
1.选择题。它可能把胡克定律、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作用(包括电场力、磁场力等)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知识有机整合成一道选择题。如06年北京卷第19题、06年江苏卷第9题、07年广东卷的第5题、07年江苏卷第6题、07年山东卷第10题、06上海卷的第12题、08年全国卷II第16题、08年海南卷第3题和第9题、08年江苏卷第3题、08年山东卷第16题、08年天津卷第19题、08年江苏卷第3题、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第2题和第6题、08年上海卷第7题等。这种题一般分值4分左右,难度系数约0.7。
5.动态平衡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解析法和图解法是解动态平衡的问题常用的两种方法。运用图解法处理问题,显得直观、简捷。用相似三角形法是解平衡问题时常遇到的一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寻找力三角形和结构三角形相似。
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
若研究对象由多个物体组成,首先考虑运用整体法,这样受力情况比较简单。如果还要求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再用隔离法。所以整体法和隔离法常常交替使用。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当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时,一般用力的合成:即将其中任意两个力合成,让三个力构成一个三角形;当物体受力的个数较多时,一般用正交分解法。
2.摩擦力、滑动摩擦定律
要计算一个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必须首先判断出该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是属于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一般可先假设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静止,由物体的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为了使物体能相对静止所需的摩擦力的大小,如果该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则能相对静止,否则就相对滑动。静摩擦的计算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滑动摩擦力的计算直接利用滑动摩擦定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