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D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连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解析]④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分子;磷酸基与脱氧核糖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⑨处氢键的形成不需连接酶催化,只需相关原子达到一定距离即可形成。
5、下列对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分子
B.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细胞质中有ATP的分布,细胞核中无ATP的分布
D.正常细胞中的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解析]ATP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分布在需要能量的部位。在细胞核中进行DNA的复制、转录等均需要能量,故细胞核中有ATP的分布。
4、德国科学家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遗传物质是RNA的艾滋病病毒(HIV)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RNA叙述错误的是( C )
A. 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者是RNA
B. RN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遗传功能、催化功能等
C. HIV是通过自身RNA的自我复制在体外完成增殖
D. RNA分子中含有核糖,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
[解析]所有病毒都不能在体外完成增殖,只有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且HIV是逆转录病毒。
3.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组分,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D )
A.②① B.①③ C.④① D.①②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出:①是氨基酸的R基,R基上可含有S元素,如半胱氨酸;②是磷酸基团,是DNA中含有磷酸的部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应该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
2.原核生物细胞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存在的结构或物质是( B )
①核膜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ATP合成酶
⑤细胞膜 ⑥RNA聚合酶 ⑦DNA解旋酶
A.①②④⑤⑦ B.②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⑥⑦
[解析]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所以不能选①③。
1.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质B表示磷脂
B.E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C.抗体的分泌体现了E的流动性
D.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解析]图中E表示生物膜,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B错误。
14.①A为碳 B为氢 C为氧 D为钠 ②CH3COONa·3H2O
13.NH4++HCO3-+2OH-=NH3↑+CO32-+2H2O :
12.⑴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或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逐渐减小) ⑵ 2.0<χ<2.4 弱 ⑶ 得电子 ⑷ 共价键
11.⑴ ①④ ⑵ ①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一个电子很困难 ②a Na2O和Na2O2 ③ⅢA或第三主族 ④m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