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东部某镇的学生,利用假期对本镇的主导产业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主导产业出现了以下变化过程:木材公司→菌类养殖公司→建筑采砂公司。回答5-6题。
5.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主导产业出现的变化过程反映了 ( )
A.当地环保建设初见成效
B.人口增长过快
C.当地环境破坏严重
D.产业多元性,经济发展迅速
6.该同学为该镇提出了可行性措施的建议,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
①开山发展采石业 ②封山育林 ③以采石业为龙头,发展水泥等建材业 ④产业多元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5.C 6.D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据此回答3-4题。
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雨林地区生物循环旺盛的表现是 ( )
A.光合作用强烈 B.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
C.养分保存在土壤中吸收慢 D.植物会很快变成枯枝落叶
答案 3.A 4.B
(原创题)2008年6月16日是第1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防治土地退化以促进可持续农业”。据联合国最新统计显示,地球表面1/3面临荒漠化威胁,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1-2题。
1.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来看,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 ( )
A.生态效益为核心 B.消除贫困为核心
C.社会效益为核心 D.经济效益为核心
答案 B
2.下列不属于防治荒漠化内容的是 ( )
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退化
C.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的地段
D.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答案 C
18.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 、 、 。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 (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
(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3)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植被破坏)
(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2008·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5-16题。
15.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答案 A
16.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D
(原创题)2008年10月9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在土地制度、城乡两元经济结构体制上寻求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是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上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
A.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 B.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
C.滥占耕地现象已不存在 D.城市用地紧张,房价难抑
答案 A
14.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保持18亿亩的耕地底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 )
①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 ②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④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10-12题。
|
甲 |
乙 |
丙 |
丁 |
粤 |
☆☆ |
|
☆☆ |
☆☆☆☆ |
川 |
☆☆☆ |
|
☆ |
☆☆☆ |
新 |
☆ |
☆☆ |
☆☆☆☆ |
|
晋 |
☆☆☆☆ |
☆☆☆ |
☆ |
☆ |
10.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寒潮 酸雨 B.酸雨 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 寒潮
答案 C
11.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 )
A.纬度位置 森林覆盖率高 B.纬度位置 地形
C.降水量 地形 D.纬度位置 土壤
答案 B
12.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改进种植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答案 B
(2009·海南三亚模拟)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7-9题。
7.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8.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9.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答案 7.C 8.D 9.C
下图为“某地某日大气热量收支状况和太阳高度变化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北京时间和太阳高度,热量值从外圆到圆心由小到大。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湿地萎缩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危害
答案 C
5.为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应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 )
A.RS B.WPS C.GIS D.GPS
答案 A
6.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
A.东北河流进入夏汛
B.华北地区冬小麦进入返青季节
C.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D.天山雪线高度达到最高值
答案 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