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檄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柬越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地位相对削弱。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球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俄罗斯积极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同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和平与动荡并存
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活动不断威胁着世界和平,美国不断捕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1992年,前南斯拉夫的渡黑共和同宣布独立,引发波黑内战。1998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的科索沃地区因民族矛盾爆发战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南联盟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两极格局瓦解
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向政治改革。
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改革的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苏联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政局逐渐失控,民族纷争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争斗,一些加盟共和国先后脱离苏联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与此同时,东欧发生剧变。
在苏联的影响下.从1989年开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90年,德国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实现了统一。
1991年发生“8-19事件”。同年底,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至此,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撅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1.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
1/3。这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1894 1971)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
(2)赫鲁晓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农业改革的措施有: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1906-1982)上台后,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农业领域,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这种修补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4)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开始执政并着手进行改革。
他的改革首先集中在经济领域。改革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国家名义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标.代之以各种严格的间接控制。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然而,将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经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乏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
国家干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此外,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调整和改革,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同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为了走出困境,这些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这些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其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人阶层受惠多。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威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
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空前膨胀起来。美国不仅在工业生产领域占压倒优势,而且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所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 6%。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也确立了统治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膨胀使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重建战后世界秩序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最终通过了以美国的方案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2)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货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这样,美元就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从而确立丁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了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3)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之一。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协定的主要目的是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它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走向联合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形成严重威胁。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它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联合起来,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独立发展。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久,这六个国家叉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欧共体成立之后,西欧国家在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在政治上,它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世界多极化因素加强。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各国开始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日本则追随美国。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也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冷战”爆发后,美国转而扶植日本,不但减免战争赔偿,还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日本则利用美国在朝鲜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重视科技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采取了制定经济计划等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但它们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因此它们强烈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会议认为,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两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苏从盟友到对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胜利宣告结束。战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被打败,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苏联则把确保东两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美苏两国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围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更积极地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美苏从战时的同盟逐渐发展为战后的对手。
(2)“冷战”的开始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不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以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在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3)两极格局的形成
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二战”结束后,战败国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美国力图分裂德国,把联邦德国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苏联采取对抗措施,于1948年封锁西柏林,柏林城被柏林墙分为东两两部分,直到德国重新统一。
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4)“冷战”格局中的“热战”“冷战”
期间,爆发了美苏发动或参与的局部“热战”,使得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干涉,并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中同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交战各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结束。美国还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主义者于1945年9月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击殖民者.法国侵略者被迫撤出。18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越南军民坚持抵抗,美军最终被迫于1973年全部撤出了越南。
2.罗斯福新政
(1) 新政的主要措施
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为此政府和国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
第一,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改革税制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第二,调整工业生产。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法案中规定了公平竞争的法则,要求各工业、各行业制定法规,内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等;凡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标准的企业可使用“蓝鹰”标志,以资鼓励。
第三,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
第四,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2)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的中下层民众也从新政中获得了一定的好处。
第二,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后来,新政式的调整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第三,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第五单元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人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尤为突出。1920年到1929年,美同工业生产增长了55%,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繁荣的背后却是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手里。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第二,股票投机过度。当时很多人梦想通过股票买卖一夜暴富,于是把本来可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钱疯狂地投进了股市,使得股票价格暴涨,严重背离实际价格。
第三,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但拥有绝大部分社会财富的富人,人数少,消费能力极其有限;而作为消费主力军的普通大众,收入低,消费能力严重不足,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远远赶不上生产水平。资本家被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到20年代末,产品严重过剩,生产难以维持。
(2)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般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那天,证券交易所挤满了水泄不通的人群,一股不可抑制的抛售风暴席卷了整个股市,股票狂跌,交易所内一片乌烟瘴气。股价暴跌后的四年内,美国经济一片萧条;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量农产品倒人大海,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了。
(3) 经济危机的特点
从美国开始爆发的这场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持续时问长达四年,后果空前严重。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颓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正业生产缩减了36%,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
(4) 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这场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它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人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人别国市场。在世界已经连成一个整体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第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5)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危机爆发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胡佛总统反对由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去处理,危机就会很快过去。结果危机不断恶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