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
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 则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O2外还有酒精
B.b条件下,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需氧呼吸多
C.c条件下,产生的CO2大部分来自细胞溶胶
|
CO2 释放量 |
O2 吸收量 |
a |
10 |
0 |
b |
8 |
3 |
c |
6 |
4 |
d |
7 |
7 |
D.d条件下,葡萄糖被分解的最彻底
2.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O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1.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13.示例:(1)潇洒是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恬淡,潇洒是李白散发弄扁舟的逍遥,潇洒是文天祥威武不能屈的气节。(2)潇洒是李白裘马换美酒的狂放,潇洒是苏东坡一樽酹江月的旷达,潇洒是谭嗣同横刀向天笑的壮烈。(3)潇洒是苏轼左牵黄右擎苍的豪迈,潇洒是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飘逸(浪漫),潇洒是李清照生当做人杰的豪情。(4)潇洒是范仲淹宠辱皆忘的胸襟,潇洒是王维寄情山水的清雅,潇洒是曹操横槊赋诗的气概。(5)潇洒是周瑜火烧赤壁的从容,潇洒是岳飞仰天长啸的激越,潇洒是毛泽东中流击水的豪迈。
12.清明节: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 纷纷清明时节雨,点点滴滴落心头。/ 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古传。/ 龙舟竞发千帆舞,汩罗江畔吊屈平。(内容2分,表达2分)
11.答案举例:
①读陆游、辛弃疾,你懂得了什么是心忧天下:读岳飞、文天祥,你懂,得了什么是热爱民族。
②读岑参、王昌龄,你懂得了什么是边寒风光;读苏轼、辛弃疾,你懂得了什么是不羁豪情.
③读柳永、李清照,你懂得了什么是婉约缠绵;读李白、苏轼,你懂得了什么是豪放旷达。
10.示例:(1)运用比拟,赋予墙壁以人的思想,把 “我”(墙壁)和“你”(过路者)相提并论,拉近了与被劝者的距离,二者现在“休戚与共”了。 “形象”一词,颇耐玩味。
寓贬于褒,不说“乱画乱踩”等贬义的字眼,而用成语“举手投足”含蓄地称代。反话正说,刚话柔说,既有一定的讥刺作用,更有期待的韵味,也体现出俏皮幽默的语言风格。
(2)运用对偶。 “司机”对“亲人”; “酒”对“泪”;数量词也相对,“一杯”对“两行”。结构整齐,意思凝练,且节律匀称,读来顺口,易懂易记。
运用夸张。仅喝一杯酒,就导致了两行泪,不但不会让人觉得不合情理,反而表现出了艺术和感情上的真实,这可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经验教训!
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内容由读者自己补充,尽在不言中,给人敲响警钟,对比鲜明。
(3)运用拟人。赋予鸟以人的性格,把它与人并举,在某种意义上是平等的。
运用对比。第一句“人类不知道”与“鸟知道”对比,意在说明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第二句“你知道,我知道”与“鸟不知道”鲜明对比,揭露出了人类的残忍,说明了鸟类的无辜与所遭遇的灾难。
说理浅入深出,由趣到理、由轻松到肃穆。第一句以十分轻松的口吻入题,以“鸟和蛋谁先谁后”像在开玩笑,让人发笑。到第二句,笔锋突转,突如其来的180度大逆转狠狠地刺痛了我们的神经,叫人心头一震,看了想哭。
(修辞及解说2分,表达效果分析4分。分析合理即可)
9.示例:天上的云是画家,她一来,就展现多彩风景…… 天上的星是闪亮的灯,她一出现,就带给人希望…… 园中的花是美丽的梦,她一绽放,就带给人遐想……
8.譬如凝望初春杨柳那光秃的枝条时,偶然发现一片泛着浅黄色的嫩叶
譬如在温天黄沙中跋涉时,骤然看见一颗昂扬挺立的仙人掌
譬如在青草丛中漫步时,悠然闻到一股悠然恬淡的花香
7.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去欣赏;教师讲课,言简意赅,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