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172  302180  302186  302190  302196  302198  302202  302208  302210  302216  302222  302226  302228  302232  302238  302240  302246  302250  302252  302256  302258  302262  302264  302266  302267  302268  302270  302271  302272  302274  302276  302280  302282  302286  302288  302292  302298  302300  302306  302310  302312  302316  302322  302328  302330  302336  302340  302342  302348  302352  302358  302366  447090 

1、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试题详情

2、沉淀的转化

试题详情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1)原理

Q = Ksp时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溶液是饱和溶液。

Q>Ksp溶液中将析出沉淀,直到溶液中的Q = Ksp为止。

Q<Ksp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将足量的难溶电解质固体放入此溶液中,固体将溶解,直到溶液中Q = Ksp时,溶液达到饱和。

(2)应用实例:例、已知BaSO4与BaCO3都难溶于水,且Ksp相差很小,利用X射线进行消化系统透视时,却用BaSO4而不用BaCO3作造影剂,原因何在?

试题详情

4、溶度积性质:

(1)溶度积(Ksp )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

(2)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类型(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

试题详情

4、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溶度积)

(1)、定义: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其平衡常数为离子浓度系数次方 的乘积,为一定值,这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Ksp表示.

(2)、表达式:

例如:  PbI2(s)  Pb2+  +  2I-

25℃  Ksp  =  [Pb2+][I-]2 = 7.1×10-9 mol3·L-3

(3)拓展 AmBn(S) mAn++nBm-

 Ksp====[An+]m·[Bm-]n

(4)单位:(mol.L-1)(m+n)

试题详情

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1)逆:沉淀生成过程与沉淀溶解过程是可逆的。

(2)等: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速率与沉淀生成速率相等

(3)定: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溶质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4)动:动态平衡,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仍在进行,其速率相等。

(5)变:沉淀溶解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当条件改变,会建立新的平衡。

试题详情

2、定义: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试题详情

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试题详情

   首先运用实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然后采用类比思想,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及溶度积常数的概念及意义,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教材中对于该节难点---沉淀的转化,采取的是验证式的呈现方式,若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来讲,会使得学生的体验不深,主动性不够;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先用实验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思维上的强烈冲突,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对比探究实验,在老师引导补充下,最终分析归纳出沉淀转化的基本原理,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了解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