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184  302192  302198  302202  302208  302210  302214  302220  302222  302228  302234  302238  302240  302244  302250  302252  302258  302262  302264  302268  302270  302274  302276  302278  302279  302280  302282  302283  302284  302286  302288  302292  302294  302298  302300  302304  302310  302312  302318  302322  302324  302328  302334  302340  302342  302348  302352  302354  302360  302364  302370  302378  447090 

21.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化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试题详情

20.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9.“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

C.甲午中日战争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

试题详情

18.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取代了“臣民”, 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D.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

试题详情

17.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个实业,1916年前后该实业的状况不包括

A.他创办的企业很红火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扩大国内市场

C.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严重的经济侵略使之破产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发展

试题详情

16.陈独秀在《偶像破坏论》中说到:“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是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这里的思想解放是指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试题详情

15.清末自强运动时,恭亲王有一段话,颇能反映其主张与做法,兹录於下:“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讲究以彻其原,法既明而用将在我。一则权宜之策,一则久远之谋。”请问恭亲王的“法”及“久远之谋”各指何而言?

A.法指轮船、枪炮,久远之谋指建立造船厂与兵工厂

B.法指典章、规则,久远之谋指建立国会,实施宪政

C.法指国际公法,久远之谋指设立总理事务衙门,推展外交

D.法指知识、学问,久远之谋指设立学校,学习西学

试题详情

14.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   

B.形成了第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C.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试题详情

13.右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试题详情

12.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