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210  302218  302224  302228  302234  302236  302240  302246  302248  302254  302260  302264  302266  302270  302276  302278  302284  302288  302290  302294  302296  302300  302302  302304  302305  302306  302308  302309  302310  302312  302314  302318  302320  302324  302326  302330  302336  302338  302344  302348  302350  302354  302360  302366  302368  302374  302378  302380  302386  302390  302396  302404  447090 

1.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 清除武人专权和割嚣势力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第一,收精兵。通过“杯酒释兵权”,夺回大将掌握的兵权。又将禁军分别划归互不统属的几个机构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第二,文官掌握地方行政权。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第二,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

宋初通过上述各种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然而.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2)削弱宰相权力  

宋初还削弱或剥夺了宰相的权力。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财政则归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三司的长官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宰相仅有行政权。这样.就把过去“事无不统”的相权一分为三。

  2北宋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1)“三冗”与积贫积弱的局面  [选修1]北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赍的所谓“三冗”问题

   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是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冗官”的弊端。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敷量.军费开支庞大,造成“冗兵”问题;

   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策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国家财政八不敷出,导致积贫局面。

   北宋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领兵作战的将领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2).庆历新政”  [选修1]宋仁宗庆历三年(1(143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废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3王安石变法

  (1)王安百早年的经历和变法思想 

 [选修1]王安石(10--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令江西临川)人。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愿.不做庸碌无为的书生,而要学以致用.为时代和社会填负起自己的责任。

   王安石担任地方官多年,在地方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劝督乡民“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又将县府粮仓的存粮借贷给贫苦农民,秋收后还粮时,加少量利息。他对朝延得失和民间疾苦都比较了解,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以后主持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安石把自己的一系列改革意见写成一篇长迭万言的《言事书》,进献给在位已30多年的仁宗皇帝,但并未被仁宗接受。直到宋神宗继位后.才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革新。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在改革过程中.王安石遭到了反时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2)王安石的理财措

  [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在经济和理财方面.有以下主要措施。

   青苗法。在夏秋两收前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拿出钱或粮食,在夏秋两收前以低息贷借给农民,收成之后,连本带息归还钱粮,这个利息率要比当时高利贷的利息率低。

   募役法.也叫免役法。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

   农田水利法。修复和新建水利工程.将许多荒地辟成良田。

   此外还有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改革措施。

   农田水利法颁行后。各地共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受益的农田达36万多顷。青苗法和市易法都以政府借贷的方式收取一定利息.免役法使民户以钱代役。这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王安石特别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他推行的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王安石整顿军队的措施  [选修1]为了改变宋军战斗力弱的局面,王安石推行了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几项旨在强兵的改革措施,

   保甲法规定农户十家为一保.保丁习学武艺.接受训练.,轮流派遣保丁巡逻维护地方治安。

   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使“将不得专其兵”,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王安石推行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住,每将置正将一人,挑选武艺较高、作战经验较丰富的武官担任.专掌训练。

   (4)王安石培育人才和改革科举的措[选修1]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

   其中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不考士子对经文的死记硬背。而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经义。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考时、务、策三道,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在学校教育方面,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官。新法还设立了律学和医学,健全了武学,培养能适应改革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5)王安石变法的结局  [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富国之法”意在抑制兼并。针对的是社套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因此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

 新法固然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加重了贫苦百姓的负担。以青苗法为倒。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青苗法就变质为官府辗转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

   1085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等逐步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

           四   两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试题详情

4.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1) 诗歌创作的繁荣  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也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李白(70l一762)放荡不羁,蔑视权贵.以非凡的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杜甫(712一770}是一位忧围忧民的诗人.他长期生话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体昧着家破家亡的痛苦。

   白居易(772-846)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2)传奇小说传奇是唐人小说的通称,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绘画和书法艺术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圈》。

  隋唐一统,书法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三   北宋的政治和改革

试题详情

3.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印刷术是造纸术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发明。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

试题详情

2.唐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

   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二市,市内规划整齐,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称为“行”。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过的交通要地兴起了一座座繁盛的城镇。

试题详情

1.唐代农业的发展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能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唐朝出现了筒车。

试题详情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 佛道兴起和儒学危机

  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懦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

   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2) 农学的新成就 

 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3)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王羲之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

   魏晋时期的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其绘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他的绘画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代表作有《女史箴图》等。

             第三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丁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1)李世民夺取皇位  [选修4]李世民(599-649),唐高祖李渊次子,从小就蛛习骑

射。逢隋末乱世,李洲于太原起兵,在反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屡立功勋.高祖给予特别表彰.加号“天策上将”。

   功高权重的李世民实力日增,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威胁。四弟齐王李元吉倾向大哥一边。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一举袭杀建成、元吉。把称“玄武门之变”。李渊不得已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很快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2)唐太宗的统治思想和统治作风[选修4]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努力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

   他在知人善任与兼听纳谏等方面体现出的开明,促成了贞观年间的政治清明和社会发展。

  他求贤若渴.不拘一格.不计旧嫌,广招人才,并能从谏如流。魏征本是李建成心腹,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不计私怨.委以重任。魏征常以隋亡为鉴.尖锐批评太宗的缺失。

   唐太宗表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他为“天可汗”。

   (3)唐太宗时期的制度建设  [选修4]唐太宗重视击制建设,修订《唐律》。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对处死刑极为慎重,减去大量的死刑条款。

   唐太宗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重视与国计民生策论有关的进士科.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唐太宗在经济政策上延续唐初实行的均田制,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措施,使唐初的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4) 贞观后期的问题  [选修4]随着升平日久.到贞观后期.太宗欲望有所膨胀,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649年,唐太宗因服丹药毒性发作而死.时年51岁。

  3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中叶遭遇了“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他们在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拥兵自重,独霸一方。

试题详情

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南北朝时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铁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把钢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试题详情

1.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北方  

[选修1]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大兴安岭北段。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嘎仙洞一带是鲜卑拓跋部的发源地。汉魏以来,鲜卑拓跋部避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年鲜卑拓跋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所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硅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北魏建立以后,鲜卑人受汉族影响.学习农耕,逐步定居下来。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 改革的背景  

 [选修1]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各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卓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

(3)前期的改革措施 

 [选修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住时年仅5岁.一切军国大政皆由他的祖母冯太后主持。冯太后是汉人。北魏早期的改革,虽以孝文帝名义进行.但实际的决策者却是冯太后。改革措施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均田制。孝文帝改革首先从解决土地问题开始。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自十六国以来.由于连年战乱.北方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这就为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准备了条件。

   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选修1]北魏政府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使克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三长制。北魏初期,在地方上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控制人口.逃避赋役。

   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北魏废除了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鳊户.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第三,整顿史治。北魏前期.官吏没有俸禄,各级官员贫污的现象相当严重。为杜绝官吏贪污,孝文帝制定了俸禄制度.规定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各级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凡贪污帛满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北魏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4) 迁都洛阳   [选修1]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进改革。他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平城迁都到洛阳。

  平城地处塞北,气候寒冷干燥,农业生产条件非常差.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得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这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了威胁。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从平城出发,终于到达洛阳。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5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选修1]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立刻着手改革鲜卑族旧有的风俗习惯。

第一,易服装是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孝文帝下令。无论何人一律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第二,孝文帝还下令改鲜卑姓为汉姓。为了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合作,孝文帝亲自主持“定姓族”的工作,既肯定了汉族士族的法律地位.又为鲜卑贵族确认了士族的身份。

   第三,孝文帝还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一孝文帝本人带头选汉族女子进宫.同时.他又为六个弟弟娶汉族女子为妻。在孝文帝提倡下,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的现象十分普遍。通过联姻,把鲜卑贵族和汉族上层的利益与命运连在一起.借以巩固北魏的统治。

   第四,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禁止人们说鲜卓语。他知道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改口比较困难,同意暂缓;但30岁以下在朝做官的,则强夸改说汉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

   第五,孝文帝宣布凡属鲜卑族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6)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商业得到了较大的定展。洛阳既是北方政治中心。又是贸易中心。西域、中亚、新罗、倭国的商人也经常到北魏来进行贸易。

  北方手工业也有所发展,绢布产量增加。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试题详情

3.两汉时期的文化

  (1)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酌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它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

(2)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懦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董仲舒(前179一前l04).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武帝时.举贤良对策.他上《天人三策》。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后辞官在家讲学著书。其著作有《春秋繁露》等。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董仲舒的学说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同时,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同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 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这种纸原料易得,乱麻、树皮等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4)数学成就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医学成就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r“望、闻、问、切”四渗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6)汉赋的创作  汉朝政治统一,形成宏大的文化气度。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赋应运而生。赋是吸收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司马相如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试题详情

2.两汉的社会经济

  (1) 农业生产的发展

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西汉时还发展起来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西汉时陆续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实行盐铁官营等,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