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的污染系数描述正确的是
A.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
B.平均风速与污染系数成正比
C.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风向频率必定越大
D.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
38.云南省长期向外输出粗铜,近些年加强了精炼(电解)铜的发展,实现了有色金属冶炼的产业升级。云南省实现有色金属冶炼产业升级,充分利用了本省什么优势?
A.丰富的劳动力 B.技术水平高 C.市场大 D.水能丰富
目前我国一般用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来定量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下图为我国M城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据图回答39、40题。
M市多年污染系数分布图 M市多年风向频率图
37.铜矿的品位一般都比较低(多数在1%左右),故粗铜的冶炼厂的布局应靠近
A.铜矿产地 B.能源基地 C.消费市场 D.廉价劳动力
右下图为“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完成34-36小题。
34.与B附近河段相比,A附近河段的水质较好的原因可能是A附近河段
A.支流少,汇入的污染物少 B.灌溉面积大,净化能力强
C.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D.流速快,稀释作用强
35.A附近河段
A.流域内森林广布 B.含沙量大
C.流经一、二阶梯交界处 D.有凌汛现象
36.图示区域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
A.煤炭 B.石油 C.水能 D.太阳能
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读下图回答37、38题。
读甲、乙两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31-33题。
31.甲、乙两图中的M和N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水源和地形 B.热量和光照
C.水源和热量 D.光照和地形
32.M地和N地按照积温多少分别属于
A.都是中温带 B.都是暖温带
C.M地为暖温带,N地中温带 D.N地为暖温带,M地中温带
33.造成甲、乙两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B.甲地深居大陆内部,乙地受夏季风的影响
C.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位于背风坡
D.都受西风带影响
30.若X、Y、Z为我国三个面积相当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中同级别地级市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29.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假定布局合理),那么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高级住宅区 D.Y是工业区
28.人口年龄构成的较大波动,给社会经济会带来哪些问题
A.就业压力增大
B.社会治安混乱
C.经济相应调整的代价增大
D.人地矛盾尖锐
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回答29、30题:
27.A处外凸的原因是
A.育龄妇女受教育水平水提高
B.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C.自然灾害
D.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改善
26.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台风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我国1982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分析回答27、28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