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430  302438  302444  302448  302454  302456  302460  302466  302468  302474  302480  302484  302486  302490  302496  302498  302504  302508  302510  302514  302516  302520  302522  302524  302525  302526  302528  302529  302530  302532  302534  302538  302540  302544  302546  302550  302556  302558  302564  302568  302570  302574  302580  302586  302588  302594  302598  302600  302606  302610  302616  302624  447090 

39.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的污染系数描述正确的是             

A.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 

B.平均风速与污染系数成正比

C.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风向频率必定越大    

  D.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

试题详情

38.云南省长期向外输出粗铜,近些年加强了精炼(电解)铜的发展,实现了有色金属冶炼的产业升级。云南省实现有色金属冶炼产业升级,充分利用了本省什么优势?

A.丰富的劳动力 B.技术水平高   C.市场大  D.水能丰富

目前我国一般用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来定量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下图为我国M城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据图回答39、40题。

M市多年污染系数分布图          M市多年风向频率图

试题详情

37.铜矿的品位一般都比较低(多数在1%左右),故粗铜的冶炼厂的布局应靠近

A.铜矿产地      B.能源基地   C.消费市场   D.廉价劳动力

试题详情

右下图为“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完成34-36小题。

34.与B附近河段相比,A附近河段的水质较好的原因可能是A附近河段

A.支流少,汇入的污染物少            B.灌溉面积大,净化能力强

C.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D.流速快,稀释作用强

35.A附近河段

     A.流域内森林广布                     B.含沙量大        

C.流经一、二阶梯交界处               D.有凌汛现象

36.图示区域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

    A.煤炭        B.石油        C.水能        D.太阳能

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读下图回答37、38题。

试题详情

读甲、乙两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31-33题。

31.甲、乙两图中的M和N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水源和地形      B.热量和光照  

C.水源和热量     D.光照和地形

32.M地和N地按照积温多少分别属于     

A.都是中温带          B.都是暖温带  

C.M地为暖温带,N地中温带      D.N地为暖温带,M地中温带

33.造成甲、乙两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B.甲地深居大陆内部,乙地受夏季风的影响

C.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位于背风坡

D.都受西风带影响

试题详情

30.若X、Y、Z为我国三个面积相当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中同级别地级市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试题详情

29.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假定布局合理),那么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高级住宅区   D.Y是工业区

试题详情

28.人口年龄构成的较大波动,给社会经济会带来哪些问题

A.就业压力增大  

B.社会治安混乱

C.经济相应调整的代价增大 

D.人地矛盾尖锐

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回答29、30题:

试题详情

27.A处外凸的原因是

A.育龄妇女受教育水平水提高

B.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C.自然灾害  

D.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改善

试题详情

26.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台风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我国1982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分析回答27、28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