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492  302500  302506  302510  302516  302518  302522  302528  302530  302536  302542  302546  302548  302552  302558  302560  302566  302570  302572  302576  302578  302582  302584  302586  302587  302588  302590  302591  302592  302594  302596  302600  302602  302606  302608  302612  302618  302620  302626  302630  302632  302636  302642  302648  302650  302656  302660  302662  302668  302672  302678  302686  447090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竖直向下即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沿重锤线向下。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能将“竖直向下”理解为“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垂直于地面向下”或“指向地心的方向”。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试题详情

1.重力的产生

   静止释放的物体竖直下落。抛出的物体会落回地面,水会从高处流向低处,这众多的事例说明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也叫重量,常用符号G表示。

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其本质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②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不论是否与地面接触,都受重力作用。重力与运动状态和接触面情况均无关。

试题详情

(1)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分类

①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等。

②效果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2)按作用方式可分为接触力(如支持力、压力等)和场力(如重力等)。

(3)按研究对象可分为内力和外力。

(4)按力的关系可分为:共点力、共面力、平行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5)注意:正确区分性质力和效果力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如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性质不同的力,可以叫同一个名称,如重力、弹力都可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都可叫动力,其作用效果可以相同。同一个力,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如用绳子拉小车前进,绳子对小车施以拉力,又叫弹力、动力等。

试题详情

  与力的图示相比,只要求在图中准确画出力的方向,表达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力即可,不要求准确画出力的大小。

试题详情

3.注意:①箭尾通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②若在同一个图上作出不同的力的图示,一定要用同一个标度。③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是为了分析受力而作,侧重于画准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上没有标度,线段的长度只定性表示力的大小。

试题详情

2.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①选定标度:画出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并把该线段所表示的力的大小写在该线段的上方。所选标度要适当(力的图示上刻度不能过少,也不能多而密,要便于作图计算),一般标度的大小应是所图示的力的1/n,n为除“1”以外的正整数。

②画一个方块或一个点表示受力物体,并确定力的作用点。

③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线段(根据所选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垂直于力线段的小短线)。

④在表示力的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的旁边标出表示这个力的字母或数值。

试题详情

1.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这是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试题详情

23、就目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健康水平下降、正常的课外活动被挤掉的现象,请描绘出一个具体的镜头画面(不少于50字),为中央电视台制作一个“广而告之”,结尾时屏幕上显示的字句是:“孩子应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描写的画面和这一结尾内容吻合。

试题详情

22、有些成语,在意思上相似或迥然不同,但在结构上却互相对偶,成为十分有趣的四字对。例如: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请写出能与下面成语形成对偶的成语。

心里有鬼 点石成金 小心翼翼

① ② ③

({ ) ({ ) ({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