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力的作用效果
2.单位
1.定义
2.活动步骤
步 骤 |
学生活动 |
教师指导 |
目的 |
1 |
到图书馆、上网查阅有关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方面的书籍 |
介绍相关网站和书籍 |
1.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 2.培养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对科学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物理中去 |
2 |
到图书馆、上网查阅有关力的分类方面的书籍 |
介绍相关网站和书籍 |
|
3 |
看不同性质的力分别属于哪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
和学生共同探讨各种不同性质的力属于哪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
|
4 |
写出调查报告,并对调查报告进行交流 |
教师指出学生的调查报告中的优缺点,鼓励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不一定要求有什么结论 |
[本节框架]
板书设计:
§ 3.1 重 力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是是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对于通常大小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非常微弱,常被忽略不计。
电磁相互作用包括静止电荷之间以及运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和磁是密切相关的,在一个参考系中观察到的磁力可以和另一个参考系中的电力联系起来,电力和磁力可统一为电磁相互作用。
引力和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这两种力是长程力,从理论上说,它们的作用范围是无限的。但是,电磁力要比引力强得多。宏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除引力外,所有接触力都是大量原子、分子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都是短程力。短程力的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尺度内。强作用力只在10-15m范围内有显著作用,弱作用力的作用范围不超过10-16m。这两种力只有在原子核内部和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中才显示出来,在宏观世界里不能觉察它们的存在。核子(质子、中子)、电子和中微子等参与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介子和重子(包括质子、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这种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核物理学家们把它称为核相互作用。
|
作用对象 |
特点 |
作用范围 |
举例 |
万有引力 |
一切物体之间 |
随距离增大而减弱 |
长程力 |
重力 |
电磁相互作用 |
电荷间 磁体间 |
随距离增大而减弱,比万有引力要强 |
长程力 |
弹力 摩擦力 分子力 |
强相互作用 |
原子核内的质子与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间 |
距离增大时,急剧减小 |
短程力 |
核力 |
弱相互作用 |
基本粒子之间 |
距离增大时,急剧减小,但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
短程力 |
基本粒子间的力 |
[小结]
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它的理解仍然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在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问题上,并且两个力地位是相同的.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该放在重心的研究上,知道不同情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与探究]
1.活动主题:力的分类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说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课本只是粗略地提了一下,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而自然界力的种类很多,这些种类又都属于哪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呢?通过查阅资料,更深层次地了解有关这一类问题.
3.对于薄板状物体,可以用悬挂法找出其重心位置,其依据的原理是二力平衡条件。
2.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的分布都有关系,跟物体的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可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引入重心的概念,就把实际作用于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等效地代替了,于是原来的整个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代替,从而使研究问题大为简便。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叫等效方法。等效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思维方法,它是在保证效果不变的前提下用一种简化的形式来替代原来的形式以使研究问题方便些。注意:重心并不是重力的实际作用点,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更不能认为地球只吸引物体的这一点。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3.重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共同决定
①在同一地点,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不过这种差异很小,一般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其重力大小恒定不变。
②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是G=mg.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单位用kg;g是一个与地理位置有关的量,反映地球对物体作用力的强弱。(g值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通常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附近),取g=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③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其依据的原理是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或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特别注意:拉力或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是有条件(平衡)的;且不能认为拉力或压力就是重力,因力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不同。
④重力的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学过“万有引力”就明白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