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712  302720  302726  302730  302736  302738  302742  302748  302750  302756  302762  302766  302768  302772  302778  302780  302786  302790  302792  302796  302798  302802  302804  302806  302807  302808  302810  302811  302812  302814  302816  302820  302822  302826  302828  302832  302838  302840  302846  302850  302852  302856  302862  302868  302870  302876  302880  302882  302888  302892  302898  302906  447090 
   下图是“某地区某日平均气温分布和M地全年降水和昼夜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可用于判断M地位于北半球或是南半球的主要信息有              (   )

    ①山地走向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纬度分布        ④降水量季节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该地区可能                                                    (   )

    A.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            B.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C.农业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少

 

试题详情

   读图,甲、乙两地如图所示,完成9-10题。

9.已知,某日甲地比乙地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

    A.日出早28分钟  B.日出早60分钟

    C.日落晚28分钟  D.日落晚4分钟

10.已知,某日甲地比乙地白昼短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

    A.日出早4分钟   B.日出晚60分钟

    C.日落早4分钟   D.日落晚28分钟

 

试题详情

   读右图,完成7-8题。

7.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正确完成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象的是(   )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8.此图可以说明: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读“等值线分布图”(已知a<b<c<d),完成4-6题。

4.若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则沿PQ线所作的剖面图应为                    (   )

   

5.结合上题结论分析,关于①②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都可能为c                  B.①②都可能为b

    C.①为b,②为c                  D.若①为c,则②为d

6.若图中等值线为高空等压线,则                                     (   )

    A.①②的气压值一定相等            B.甲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②的中心一定为下沉气流          D.乙地一定吹偏东风

 

试题详情

读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完成1-3题。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北半球,这两地是(   )

    A.甲地和乙地     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丁地和甲地

2.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3.若甲地位于西五区的中央经线上,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丙地日落时,可能甲地的地方时是                          (   )

    A.14时40分      B.14时20分      C.2时40分      D.16时40分

 

试题详情

31.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辽太祖接受汉人谋士韩延徽的意见,对待逃避战火北投契丹的汉人“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辽太祖“问诸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于是“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                  

      -整理自《辽史》

材料二:翦伯赞有诗曰: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 (贞观四年)颉利之亡,其下……来降者尚十余万,诏议所宜。咸言:“……请悉籍降俘,内兖(山东南部)、豫闲处,使习耕织,百万之虏,可化为齐人,是中国有加户,而漠北遂空也。” 中书令温彦博曰:“如汉建武时,置降匈奴留五原塞,全其部落,以为扞蔽,不革其俗,因而抚之,实空虚之地,且示无所猜。若内兖豫,则乖本性,非函育之道。”……帝主彦博语。

--《新唐书·突厥传》

请回答:

(1)少数民族的贡献丰富了中华文明,请用秦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各一例,说明这一结论。(4分)

(2)材料一反映了契丹(辽)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3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官分南北”现象得以出现的原因。(2分)

(3)请在上述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任选其一,说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对(你所选择的)材料中的观点做一简要点评。(4分) 

试题详情

30.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是 

                                     ( )www.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试题详情

29.“文革”期间,邓小平被下放到南昌市郊的一个拖拉机厂接受劳动改造。在白天  上班与饭后散步的过程中,走出了两条小路,后被称为“邓小平小道”。在这两条“小道”上,邓小平既思索着中国的过去,也思索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路在何方?后来,他采取的为中国结束过去,开创未来的具有决定意义措施是

                                     (  )

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恢复高考制度  C.经济体制改革  D.创办经济特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