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742  302750  302756  302760  302766  302768  302772  302778  302780  302786  302792  302796  302798  302802  302808  302810  302816  302820  302822  302826  302828  302832  302834  302836  302837  302838  302840  302841  302842  302844  302846  302850  302852  302856  302858  302862  302868  302870  302876  302880  302882  302886  302892  302898  302900  302906  302910  302912  302918  302922  302928  302936  447090 

13.北京松下照明光源有限公司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出高质量的绿色节能照明产品,这将导致(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B.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减少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减少

试题详情

12.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炫耀性、奢侈性和过度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也随之产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 )

①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③倡导节约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要满足居民消费产品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生产经营者( )

A.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B.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C.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D.不断创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试题详情

10.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B.商品价格全面持续下跌

C.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D.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为乐观

试题详情

9.随着我国物价水平的持续回落,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大幅增长。据统计,我国居民的8大项消费支出中,有7项消费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依次为:教育娱乐文化活动、居住、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衣着、食品消费支出。这表明

①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②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③居民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④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8.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购买力低下。全国13.2亿人口,7.3亿在农村,但他们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因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上述材料说明( )

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B.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消费水平

C.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D.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试题详情

7.实现“住有所居”,并非是让每个人都拥有产权住房,而是要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居住权益。受传统文化和相关制度等的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多数希望通过购房解决住房问题,这样不仅使许多人沦为“房奴”,同时也助推了房价上涨,进而影响经济健康发展。材料启示我们解决“住有所居”,可通过( )实现

A.钱货两清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帐篷替代

试题详情

6.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是那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企业能够经得起商品降价的冲击。这主要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企业( )

A.其产品的价值量比同类产品低    B.其产品的质量比同类产品高

C.其产品的供给小于需求       D.其个别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

试题详情

5.四川崇州一农业基地采用果树下的牧草养鸡,鸡粪养蚯蚓,蚯蚓再给鸡吃的循环经济模式。这些“虫草鸡”和“虫草鸡蛋”,香味更浓,口感细腻无腥味,虽然价格比普通鸡和鸡蛋贵很多,但仍然有很多人愿意买。这表明( )

A.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B.商品的需求量是由商品的价格决定的

C.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试题详情

4.据农业部监测,截至2009年8月份第2周(采集日为8月12日),猪肉价格已经连续9周回升,累计涨幅为15.8%。针对物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应该( )

①尊重价值规律,充分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 ②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 ③强化宏观调控措施,稳定物价 ④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价格优势扩 大市场占有率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