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02837  302845  302851  302855  302861  302863  302867  302873  302875  302881  302887  302891  302893  302897  302903  302905  302911  302915  302917  302921  302923  302927  302929  302931  302932  302933  302935  302936  302937  302939  302941  302945  302947  302951  302953  302957  302963  302965  302971  302975  302977  302981  302987  302993  302995  303001  303005  303007  303013  303017  303023  303031  447090 

18.(8分)痛风是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NaUr)晶体,有关平衡如下:

① HUr(尿酸,aq) Ur(尿酸根,aq)+H+(aq)  (37℃时,Ka =4.0×10-6)

②NaUr(s) Ur(aq)+Na+(aq)

(1)37℃时,1.0L水中可溶解8.0×10-3mol尿酸钠,此温度下尿酸钠的Ksp为     

(2)关节炎发作大都在脚趾和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温度降低时,反应②的Ksp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生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37℃时,某病人尿液中尿酸分子和尿酸根离子的总浓度为2.0×10-3mol/L,其中尿酸分子的浓度为5.0×10-4mol/L,该病人尿液的c(H+)为         

试题详情

17.(6分) 通过下列两步实验测定草酸晶体(H 2C2O4·xH2O)中结晶水x的值: (1)称取2.52 g草酸晶体,配制成100 .00 mL溶液。

(2)取25.00 mL所配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后,用浓度为0.100 mol·L-1 KMnO4溶液进行滴定。

 其反应原理是: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2)中,KMnO4应装在     滴定管中(填“酸式”、“碱式”),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若滴定终点时,共用去KMnO4溶液20.00 mL,则x =       (用含有m、V的代数式表示)。

试题详情

16.(10分)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① 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

② 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1)Z2Y的电子式是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C(I)的电极名称是       (填写正极或负极);

其电极反应式是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试题详情

15.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  △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可自由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P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A和2mol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P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K会向右移动

C.保持温度和K位置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中C的体积分数小于甲中C的体积分数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5分)

试题详情

14.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

试题详情

13.已知:25°C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C时,在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增大

B.25°C时,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相比,前者的

C.25°C时,固体在20mL 0.01 mol·氨水中的比在20mL0.01mol·溶液中的

D.25°C时,在的悬浊液加入NaF溶液后,不可能转化成为

试题详情

12.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某I2、KI混合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 △H>0

B.若温度为,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 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状态B与状态C相比,状态C的c(I2)大

试题详情

11.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

TaS2 (s)+2I2 (g)  TaI4 (g)+S2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保持不变   

B. 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

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 和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

试题详情

1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B;△H = Q kJ/mol 的反应时间与生成物AB的质量分数(AB%)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其他条件不变),c则为在时刻开始缩小容器容积(温度维持300℃)的情况,则

  A.AB可能为气体  B.A2与B2都为气体  C.Q >0    D.Q <0

试题详情

9.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增大增大    B. 实验②和③的相等

   C. 增大增大        D. 增大增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